<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人物 > 傳奇 > 正文

    鴻雁高飛戈壁灘

    鴻雁高飛戈壁灘

    ——記奮戰在中國中鐵京新高速公路總包部第七項目90后員工

    記者 ???通訊員 董志振、何碧濤)“鴻雁,天空上,對對排成行,江水長,秋草黃,草原上琴聲憂傷。”只有到過戈壁灘,親身感受過黃沙漫天、風似刀鋒,才懂得內地的安逸;只有見過京新人戰天斗地、頑強拼搏的施工場景,才知道在內地施工的幸福;只有和京新線上的年輕90后們接觸過,才知道原來還有這樣一群“另類的90后”,他們樸實無華,他們默默奉獻,他們讓寒風吹皺的皮膚,他們挺立戈壁上瘦削的身影,還有他們純真的笑臉……讓人不由得心生敬意,難以忘懷 。

    當別人還在酣睡的時候,他們已經起床扛著測量儀器走向工地打樁放線;當別人戴著耳機傾聽悠揚音樂的時候,他們扔在嘈雜的施工現場來回穿梭;當同齡人深夜在網吧打游戲或者酒吧KTV放歌縱酒的時候,他們還在電腦前搜資料、學規范……他們就是中國中鐵七局三公司京新高速總包部第七項目部這群另類的90后們。

    測量主管李元成,91年出生,平時性格靦腆,工作中卻剛毅果敢,面對困難從不低頭,樸實的像戈壁中一塊的石頭,正等人發現他不為人知的光彩。他每天抗著20公斤重的GPS全站儀,在線路兩側路肩每隔十米定點放樣一次,來回一路小跑,背著雙肩包蹲下、起立、小跑,這樣的動作他每天要重復一千多次。項目施工管線分左右兩幅,單幅長40.7公里,主要以水穩及瀝青路面施工為主。目前水穩攤鋪每天推進超過3公里,瀝青施工每日超過1.5公里,為保障每天都有工作面,李元成日均放線超十公里。一天沙塵黃色預警,他還是習慣性的背起雙肩包,提著GPS準備出發,在工程部門口被他的好搭檔張運杰攔住了:“這么大的風沙,能見度這么差,去了怎么放線?哥,你太猛了,今天能不能歇歇呀,都連續多少天了,休息一下吧”。他看了看門外,又看了看遠處:“能見度在50米左右,不影響,關鍵是今天不測明天就沒有工作面了,咱們的進度排的那么緊,要爭做京新高速臨白段全線第一,咱們這一休息,耽誤了工期咋整呀?”“我看天氣預報了,這風估計明天也停不了,說不定還會起沙塵暴,那就干不成了”。小張又說:“可是萬一風停了呢?到時候沒有工作面怎么辦?還是快走吧,不要找借口了。”說完就出了門,張運杰只好還是跟他去了。那天的風越刮越起勁,李元成不得不縮短了放線距離,比平時多干了兩個多小時的工作時間后終于完成了任務,等回到駐地他也變身成了一尊“兵馬俑”,除了防風鏡后面的眼睛周圍,渾身上下全是土。但大家都沒有笑,而是向他豎起了大拇指。他除了有吃苦耐勞的品質外,更可贊的是他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和向更高水平攀登的決心。徒弟張運杰說:師傅對測量精度要求極高,總對我說“差之毫厘謬以千里”。畢業三年,李元成從新手上路到現在成為精通CAD、Excel、徠卡數據處理、坐標計算等軟件的測量高手,用實際行動驗證了“一分辛苦一分才”的道理。

    安質部長殷歡,每天在施工現場四處巡查,對于安全隱患及時排查,對于質量瑕疵全力整治,堪稱“安全巡警”。殷歡平時話不多,處理問題喜歡用整改通知書和罰款單說話,對于施工現場的不文明施工行為及破壞環境的行為他深惡痛絕。他經常說:“安全第一,質量為本,說到底,還是得按規矩來,按規定動作來,安全質量問題解決了,再科學安排施工進度,整個項目自然就高效推進上去了,決不能為了圖一時方便,不分輕重,違反操作規程,造成安全質量隱患”。由于他經常給各施工單位開罰單,下整改通知書,一開始很多人都對他不滿,但他依然如舊,堅持原則。在他的把關下,項目實現安全質量“零事故”,保證了項目順利穩步推進。他的“嚴厲”也贏得了大家的理解和尊重。

    物機部的王立去年是工程部的測量員,2015年1月份,項目剛進場,需要對整個管線進行復測,測量員緊缺,那時候天寒地凍,氣溫在-30攝氏度左右,寒氣穿透衣服,直刺骨髓,在這種情況下,他和李元成,魏澤輝,馬亮四人在一個月內完成了全線八十多公里的復測任務,手腳、臉、,耳朵都被凍傷。那時候,項目部暫時設在額濟納旗,后勤補給困難,他們吃了整整一個多月的泡面。后來,因為工作需要,他調到物機部工作,面對每天龐雜的物資材料,他分門別類,細心打理,有條不紊的完成領導交付的各項工作,同時虛心向前輩請教學習,很快熟悉了業務,和其他同事一起確保了項目部物料的及時供應。

    工經部楊珂,92年出生,參加工作兩年時間,現在已經是工經系統的骨干,主要負責工作驗工計價、計劃、變更設計、紅線成本預算、合同管理、二次經營以及項目精細化管理工作。一絲不茍、嚴肅認真的工作作風得到了領導們的一致肯定。艱苦的環境錘煉出了他不畏困難、勇挑重擔的勇氣和責任感。2015年4月,接股份公司京新高速總包部通知,要建立臨白項目部零號臺賬,該工作任務量大,程序繁瑣,需反復核算、歸納和整理。他在總包部每天工作將近14小時,確保編碼一一對應,沒有差錯。因為一個編碼錯誤就意味著全部推倒重來。在總包部集中辦公近一個月,他第一個完成京新高速零號臺賬的建立,得到了總包部的工經系統的好評。2015年10月下旬,全線停工進入冬休,項目部大部分人員已經撤場,11月23號,本來在家休假的楊珂,接到項目領導的電話要他去總包部集中辦公,主要工作是關于項目水電調差。接到通知后,他沒有抱怨、立即買了返回項目的機票,因為他知道水電補差是項目唯一一項重大變更索賠,關系到項目利潤,不能有差池,到達項目的當天晚上,他沒有提前休息,而是立即投入到工作中去,一干就是凌晨兩點。接下來的日子里,經常都是這種工作狀態,一個月時間里,他牽頭組織工區人員完成了水電調差方案、工程量審核,零號臺賬建立等主要工作,最后被總包部評為“優秀集中辦公人員”。

    項目部有很多這樣優秀的年輕人,他們就像一群大雁展翅飛過戈壁,戰勝戈壁的風沙,向他們的目標飛去,他們又像沙漠中的駱駝刺,扎根一線,不畏風霜,努力學習,不斷成長。戈壁的風沙目睹了他們樂觀自信、積極進取的激情,大漠的夕陽見證了他們勇于創新的勇氣和毅力,艱苦的環境培養了他們敢于任事,勇挑重擔的責任感,他們正乘風疾行,快速成長,在人生的舞臺上邁著激昂的舞步,留下屬于自己的那份精彩。“鴻雁,向南方,飛過蘆葦蕩,天蒼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鄉……”

     

    專欄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相關閱讀
    關鍵詞: 明星 娛樂 互聯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