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伏羲 > 正文

    伏羲廟標識發布,設計理念你知道嗎?

    為提升公祭大典活動的影響力,經甘肅省公祭伏羲大典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研究,今年面向社會公開征集了伏羲廟標識,共收到社會各界人士設計的標識34種。今天伏羲廟標識在蘭州發布,來看看它的設計理念!

    伏羲是中華民族共同敬仰的人文始祖,他一畫開天,肇啟文明,開啟了中華文明的先河。天水是羲皇故里,世界華人尋根祭祖圣地。天水伏羲廟是一座專門祭祀伏羲氏的宗廟建筑群,現存建筑始建于明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總占地面積30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1191平方米。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是目前我國保存最為完整、建筑年代最早的祭祀伏羲氏的廟宇,被人們尊稱為“中華第一廟”。為了擴大宣傳,進一步規范祭祀活動,提升公祭伏羲大典的影響力,今年經甘肅省公祭伏羲大典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研究,面向社會公開征集了天水伏羲廟標識。

    該標識的設計主要以伏羲氏的偉大功績和伏羲文化的內涵為依托設計而成。

    標識整體以虛實結合的圓形為基調,運用藝術設計的語言,將伏羲始畫八卦、創立龍圖騰、乾坤定位、辨析陰陽以及天人合一的和合思想有機的融為一體,直觀而不失美感。

    半開半合的圓形,中間以反“S”形的龍圖案隱含太極圖。伏羲是龍祖,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崇拜,也是中華民族共同的心理認同和精神象征。天水又是龍城,整體構圖以龍為骨架,表達了中華兒女對人祖伏羲的敬仰之情。龍圖形又以柔性曲線的形式表達,改變了以往龍的形象,顯得寧靜祥和。龍與太極相互呼應,融合為一體,顯現了中華文化團結、和諧的思想,同時也代表了伏羲創畫八卦由陰陽兩儀的生成過程。

    外圍紋樣以抽象概括的設計手法,運用繩紋、彩陶紋飾和水波紋等,同時在頂部和底部隱含了乾坤兩卦,寓意天水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龍生水澤、水生萬物的事物變化規律。選用伏羲“乾”、“坤”兩卦,是伏羲八卦中最具代表性的兩個卦象。“乾”代表著天,乾者“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寓意剛強勇毅,一往直前,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文化之本。坤代表著地,坤者“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坤有柔順伸展,是生成萬物的根源。外半圓中繩紋、彩陶紋飾是對伏羲“結網罟以教佃漁”和“造書契”等人類文明貢獻的贊美。

    整體色彩采用“陶色”作為創作色調。制陶最早起源于中國,天水又是中國最早發現彩陶的地方,這種色彩具有古樸、典雅、厚重之感。

    標識下面的文字“伏羲廟”,由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著名書法家、社會活動家楚圖南題寫。該匾現懸于伏羲廟儀門,其書線條厚實凝重,結構古拙沉穩,宗法顏真卿、何紹基,有金石之氣,可起到錦上添花作用。

    整個圖案將龍生水澤、太極、伏羲八卦和“伏羲廟”三字巧妙地結合起來,上下融為一體,具有唯一性和可識別性。

    伏羲是中華民族共同敬仰的人文始祖,是龍圖騰的締造者,天水是龍城,因此,以龍圖案為主要元素,將所有設計理念融匯于其中,充分詮釋了天水——中華文明的起源之地和世界華人尋根祭祖圣地的內在特質。該標識既是天水伏羲廟的標識,也是伏羲文化的標識。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