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三里屯數十家咖啡廳、酒吧的衛生間貼上了“性別友善廁所”的標識。
這個新東東引來不少好奇的目光——這廁所有什么特別?是給跨性別人群貼標簽,還是男女廁所從此可以無障礙通行了?對此,有網友積極并耐心做出了解釋。如果是為了解決男女公用廁所比例不均衡的,這個以“仨小人擠一塊兒”為LOGO的新廁所倒真是個好東東。然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一位工作人員對媒體證實,此標識的意義并非現有的男女獨立廁所變成男女共用廁所,或是修建新廁所,而是倡導創造更多“性別友善的空間”。
“性別友善空間”……法晚小編讀書少,一時真沒聽懂。仔細看了報道才知道,原來修建這一廁所的起源在于,讓跨性別者即有性別認知障礙人群有廁所可上。
這樣的事其實在國外并不稀奇。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新校除男廁所和女廁所外,新修建了“無性廁所”。舊金山大學10萬名學生中,有10-12%的人是同性戀者或變性人,學校管理層日前已把部分男廁所改為中性廁所,而在2007年使用的兩個新學生宿舍樓內,有3種廁所:男廁、女廁、中性廁所。(法晚微信ID:fzwb_52165216)
現在咱們中國也有了類似的廁所,有的網友表示支持。
甚至有網友認為這根本沒啥奇怪的,因為“俺們大農村的廁所都是不分性別噠!”不過,這里畢竟不是加州是北京,不少網友對新生事物“性別友善廁所”表示質疑,“既然設施細節與普通廁所相差無幾,打出這樣標識無異于給‘跨性別’人群”貼標簽,從而加劇身份歧視?!币灿邢喈斠徊糠值木W友們擔心現實生活中和異性或者跨性別者同用公廁,可能會引起尷尬不安、隱私泄露隱患、侵犯兒童和女性犯罪率上升等問題。
“性別友善廁所”是否真的需要?
我們暫且將聯合國這位朋友的說法放在一邊,換個角度來看一下,所謂的“性別友善廁所”是否真的需要?
不知您有沒有過這種經歷,和閨蜜逛街逛到一半去個衛生間,突然發現進來了一個三四歲的小男孩!這時你心里是不是有兩個小人兒打架?——他再小也是男的啊,怎么能進女廁?!可是他身邊只有媽媽,不帶進女廁,又不放心讓小小的他獨自去男廁,那怎么辦呢?
去年8月,網友陳先生就曾在網上發帖子,講述了類似的經歷。他的3歲女兒小便難忍,陳先生本來想帶她進男廁所,但看見有兩名男士,女兒又已經具備性別意識,最后選擇進了女廁所,結果招來其他女士的指責。
該帖一發出立即被置頂,引爆網友討論,短短幾天內近2萬人關注。對于陳先生的做法,網友們各持己見。
再比如,你或許有過這樣的經歷:一場電影散場,終于可以去廁所了,結果男朋友已經解決完出來了,而你還在排隊。。。。
如果這些時候有個“中性衛生間”,是不是問題都解決了?
“中性衛生間”最早出現在泰國,本來是專門供有變性傾向的男性使用,逐漸男女都能使用,殘疾人、老幼可以在異性家屬陪同下進入的衛生間。也正因為這種衛生間有這樣的作用,所以,在國外,一般用“男女中間加個輪椅”作為標識。
這種衛生間來到中國,最早也不是出現在北京三里屯。之前重慶、上海等多地都出現了“無性別”廁所,大部分對空間、無障礙設施進行了增設,除了提高公廁使用率,減少女性排隊上廁所的作用之外,無性別公廁對于帶兒子的媽媽、帶女兒的爸爸,以及一些老人和殘疾人的異性家屬來說,確實解決了實際問題。
什么是社會釋放的“善意”?
對特殊人群釋放善意,是社會進步的體現,而所謂的“友善”應該以滿足確實有需求的人群為出發點,而不是先劃定一個人群,隨即假設這個人群有需求,再把被假設的需求放大。
從這個角度來說,網友對“性別友善廁所”的擔心不無道理:跨性別群體本來就不愿被當作異類,而一旦他們在眾目睽睽之下踏入以“友善”為標志的廁所,反倒會使得他們在公共場合中宣示自己的與眾不同。那么,對于這樣的“善意”,他們愿意接受嗎?而且,跨性別者的生理性別、心理性別、性取向等等都該如何證明和核實?這是不是會帶來不安全因素?
小編覺得,所謂“社會的善意”應該是這樣的——當你在商場里看到一個帶著年幼兒子的媽媽輕松地走出“性別友善廁所”,雖然你當下并不需要這種廁所,但完全可以感知這對母子獲得的方便,就好像我們看到母嬰室、無障礙設施的感覺一樣。當這樣的“善意”在我們的生活中長久存在,我們就會對其習以為然,對有這種需要的人,也不會再戴上有色的眼鏡。(法晚微信ID:fzwb_52165216)
所謂“性別友善廁所”的善意也應該被更多人捕捉到,它應該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揮更多任用,而明明可以為更多群體帶來方便的空間,卻鎖定單個群體,不但局限了善意,也明顯不利于它的推廣。
事實上,我們的社會早已有了接納“性別友善”的胸襟。前文提到的重慶等地的“無性別公廁”與“性別友善廁所”功能、設施類似。在重慶出現這種廁所時,就有媒體的網絡調查顯示,七成的網友表示愿意接受,因為這種廁所不但可以充分利用資源,還可以令有需要的人群得到照顧。
還有近三成網友想得比較細致,他們表示“總覺得有點尷尬”,比如有些女性會擔心有男性在里面抽煙或者不注意衛生。相比之下,這就是容易解決的小問題了。
最后再多說一句,摘掉所謂“性別友善廁所”的標簽后,我們就會發現,其實這真算不上是個新東西,正如很多網友所說,在火車、飛機和一些餐館,廁所本來就是不分性別的?!肮珟母铩笔羌檬?,它的目的就在于要讓人們能更方便,如果一個好的創意僅僅因為宣傳的效果而淡化了實用性、強化了尷尬感,那反倒不方便了。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