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城市 > 甘肅 > 正文

    楊麗萍舞蹈劇場《十面埋伏》首次亮相蘭州

    千人同悲:虞兮虞兮奈若何

    萬把剪刀寒光閃爍,剪影中的琵琶樂師手指翻飛,古曲《十面埋伏》傾瀉而出,一段公元前202年楚漢相爭垓下決戰的歷史往事,被舞者們搬上舞臺重新演繹……6月24日、25日晚,甘肅大劇院觀眾爆棚,楊麗萍舞蹈劇場《十面埋伏》讓現場觀眾眼界大開,沉浸在楊麗萍精心設計的“埋伏”中如醉如癡。

    楚漢相爭的故事,是流傳千年家喻戶曉的故事。《十面埋伏》嘗試打破傳統舞劇的敘事方式,作品并未著力于講述故事,而是將兩千年前的一組人物從故事中提煉出來,放在更廣闊的時空概念里,運用舞蹈和綜合舞臺手段,刻畫每一個角色在特定時間、空間、處境下的內心沖突與糾葛。隨著演出大幕開啟,一群黑衣人橫穿過剪刀叢林,金屬的撞擊聲頃刻間縈繞在整個劇場中,危機四伏的氛圍讓人不寒而栗!舞臺上,裘繼戎飾演的蕭何以傳統京劇扮相、著一襲白衣飄然而至,而戴著夸張面具的劉邦,穿著武生大靠的項羽,分別現身以一道白光分割為“楚河漢界”的舞臺兩側,柔若無骨的虞姬一襲紅妝,雖然由男舞者胡沈員反串,但表演陰柔到位、妖嬈十足,虞姬與項羽的一段雙人舞更是極盡纏綿,虞姬用霸王的血引成一條紅綢纏繞在脖頸,在紅綢的纏繞中悲慘倒地的絕妙構思,不禁令人叫絕!而琵琶、京胡、司鼓等樂器的現場伴奏,都令整場演出韻味十足。

    《十面埋伏》在植根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帶有強烈的實驗色彩,整場演出以中國舞蹈為主調,融合行為、裝置藝術、民樂及傳統戲劇等綜合藝術語言創造了“舞蹈劇場”,這不僅是楊麗萍在舞臺藝術創作上的又一次全新的嘗試,也是將傳統經典藝術融入當代文化語境的一次大膽實踐。此次專程來蘭為演出助陣的楊麗萍告訴記者,“《十面埋伏》完全不同于我以往表達美與自然的作品,我希望借助兩千多年前的人物和故事,來詮釋人性深處的欲望與恐懼、黑暗與光明。”據悉,首次來蘭的《十面埋伏》此次共有三場演出,今晚還將在甘肅大劇院進行最后一場演出。 文/圖蘭州晨報首席記者平麗艷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