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項目帶動戰略 促進經濟轉型發展
——全省項目觀摩活動之天水篇
記者 嚴存義 牛彥君
夏日的秦州大地,花紅柳綠,景色宜人。在這片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土地上,一批批重大項目正如火如荼地開展,有力地促進了全市經濟轉型發展。
據介紹,今年天水市共確定市列重大建設項目200個,總投資3082.79億元,年度計劃投資404.54億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資181.74億元。1至5月,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82億元,同比增長10.63%。
6月16日至17日,省政協主席馮健身率團對天水市重點項目進行觀摩后強調,要立足當前發展實際,緊盯“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進一步解放思想,拓展思路,大手筆謀劃大項目,以大項目的落地實施促進天水經濟社會大發展。
產業富民同奔小康
在清水縣,總投資達10.4億元的優質核桃產業化項目引起觀摩團成員的關注。這個項目依托清水縣40多萬畝核桃種植基地,建成7條核桃深加工生產線,著力打造“龍頭企業+農戶”的全產業鏈發展新模式,在延長產業鏈條、促進產業扶貧、增加群眾收入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今年以來,天水市堅持把精準脫貧作為“一號工程”,培育發展果品、蔬菜、畜牧、勞務四大百億元主導產業和中藥材、馬鈴薯、花卉等特色優勢產業,推進產業富民。目前以天水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為引領的10個現代農業示范區初具規模,建成了花牛蘋果、麥積葡萄、秦安蜜桃、秦州大櫻桃等種植基地,果品年產值達到80億元;加快建設武山蔬菜科技示范園區、甘谷現代農業示范園、秦安隴豐生態循環示范園等項目,蔬菜年產值達到58億元;實施了清水宇新牧業等項目,畜牧業年產值達到65億元;建成了張家川清真餐飲服務業培育提升等項目,勞務年收入邁上百億元臺階,達到112億元。實施了清水縣紅堡曹劉村易地搬遷等項目,建成安置點275個,共搬遷群眾11萬人。
同時,天水積極發展商貿物流服務業,天水商貿城、甘谷浙江商貿城二期、武山中乾物流園等項目加快實施。甘谷、秦安兩縣列入電子商務“千縣萬村計劃”試點。截至5月底,全市電商銷售額達到8億元,同比增長25%。
創新驅動轉型升級
走進偌大的武山縣工業創業園區,一座座現代化的廠房整齊排列。這個總投資近30億元、規劃面積達2700畝的園區項目,是以農業深加工、電子商務、眾創眾籌、商貿物流為主的綜合型工業園區。目前上海鶯倫電動車、德邦物流等8家企業已投產運營,華億鋼構等5個項目即將投產,中乾物流等4個項目正在加緊建設。
以創新驅動,促轉型升級。天水市全面推進工業“提質擴量”工程,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建設機械制造、電工電器、電子信息、醫藥食品、建筑建材、能源化工等年銷售收入上百億元的六大產業集群,打造5戶年收入上50億元的領軍企業,10戶年收入上10億元的骨干企業,100戶年收入上億元的成長企業。
同時,天水加快國家級經濟開發區擴區增容步伐,華天科技、長城電工、星火機床和孵化創業園相繼建成,天水卷煙廠易地技改、電工產品綜合檢測基地、高壓電工觸頭、集成電路高密度封裝等工業項目順利實施。建成國家和省級企業技術中心44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家,有8戶企業已列入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骨干企業。天水市已躋身“2015年度全國十大質量魅力城市”,成為全省首次獲此殊榮的城市。
文旅融合打造品牌
在天水市,有兩個重點優質項目引起觀摩團成員的極大興趣。一個是秦州區西十里片區綜合開發項目,總投資達276億元。另一個是總投資達189億元的翠湖生態綜合治理項目,該項目的實施將使天水生態環境更加優美。
天水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依托豐厚的文化資源優勢,天水市以“一長廊引領、三園區支撐、十大工程跟進”,推動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發展。開通天水至蘭州麥積山號、至敦煌伏羲號、至西安天水號等旅游專列,著力打造“世界華人尋根祭祖圣地、絲綢之路歷史文化名城、中國休閑旅游生態家園”三大品牌。啟動實施了中華伏羲文化城、大地灣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麥積山大景區、天水華昌歡樂城、張家川回鄉風情園、甘谷大像山公園、數字麥積山及游客中心、娘娘壩風情小鎮等文化旅游項目。通過文化旅游項目的深度融合建設,全力打造旅游品牌,不斷提升天水的對外影響力和知名度。
重視民生共建共享
在天水境內藉河、渭河交匯處的峽口村,總投資達53億元的成紀新城峽口片區綜合開發項目,既是一個地下凈水工程,又是一項總建筑面積達50萬平方米的棚戶區改造工程,目前城市有軌電車等5個項目正加緊施工。
交通、水利、城建……如今這些民生項目,成為天水市加快推進的重點工程。
天水市著力打造區域交通物流信息樞紐城市,加快公路、鐵路、航空“三位一體”立體交通網絡建設。天水作為隴東南區域交通樞紐的優勢逐漸凸顯。
同時,天水深入實施“6363”水利保障行動,城區引洮供水、張家川富川水庫、秦安小灣河水庫等項目加快建設;加快秦州新城、成紀新城等八大新城建設,逐步構建“五區三縣”城市框架。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貧困村生活用電、動力用電、鄉鎮中心幼兒園、標準化村衛生室、扶貧互助資金協會實現全覆蓋……
新起點、新跨越。以項目建設為引領,以轉型發展為動力,一個蓬勃發展的新天水正向我們走來。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