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箭,可謂是中國古代體育項目的鼻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遠在3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在中國境內的人類就開始使用弓箭了。周代,射箭就被列入當時六藝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孔子、荀子以及墨子等等,都是射箭愛好者,不僅自己身體力行,同時也鼓勵學生射箭。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射箭出現了專業的比賽。射箭在世界其他國家也極為盛行,據歷史記載,歐洲射箭首次比賽于中世紀在瑞士舉行。近代,隨著火器的出現和使用,弓箭等冷兵器逐漸退出了戰爭舞臺,但由于它的健身功能,競技性、娛樂性等特點,在上流社會,一段時期內,弓箭狩獵曾被世界各地的皇親貴族所喜好。
現代射箭運動始于英國,而自1673年起,在英格蘭約克郡舉行的方斯科頓銀箭賽一直延續至今。1900年和1904年,射箭被列為奧運會表演項目,1908年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之后,射箭就一直是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
射具有養身、養眼、養氣、養膽、養神、養智、養德、養美、養正、養和等諸多益處,古往今來中華各族兒女就講騎射之風與尚武勃發的精神相聯系,寓射于道,感悟“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的民族精神。隨著人類歷史文明的進程,射箭逐漸普及化、平民化,現代社會生活中,發展成了人們娛樂休閑的一項體育運動。這項充滿挑戰性、競技性的古老運動,在現代人追求新奇、刺激、重返自然的心理要求下,正為越來越多的人所喜好,久已沉寂的休閑娛樂業希冀刮起射箭風暴。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