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文學 > 小說散文 > 正文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回憶我這么多年以來的求學經歷

    作者:張志剛

    作為70后的農村孩子,我的經歷是苦澀的,也是幸福的。我體驗了人生旅途中許多次重要的轉折,從校園走向社會,從學習走向工作,從父母養活自己,到自己養活自己。一路走過來,也算是漫漫人生的一站,從當初懵懂無知的少年走到歷經風霜的青年,艱辛的求學經歷鑄就了堅毅的性格,特別是我今天能有了一份能賴以生存的工作,更加感到欣慰。

    每當回憶起這些,我都會告誡自己,對知識的追求永遠不能停止,汲取知識求取功名,是人生中最為重要的目標。只有不斷的用新的知識武裝自己,才能更好地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對著窗外闌珊的燈火,回憶著自己兒時的求學經歷,也不禁潤濕眼眶。

    我出生在甘肅省甘谷縣金山鄉一個偏僻的小山村,父母都是土生土長、老實巴交的農民。為了改變生活的窘迫,他們長年勞作在集體所有的農田里,為的是多掙點工分、多分點糧,因此對我照顧很少。  

    我的童年沒有漂亮的衣服,沒有玩具,更沒有電視,有的是生活的艱辛和父母的呵斥。隨著農村改革的深入,直到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我家里分了十畝地后,我家的日子才相對好過了一些,但限于村子的偏僻,整體經濟還是很落后。

    那時候,農村人的思想是很滯后的,對孩子的知識教育不屑一顧,現在回想起來,我的求學路可以說是一個很艱辛的過程,我因此更加感激父母給了我求取知識、走出山村的機會。 

    記憶中,孩時的自己很調皮,我六歲就被母親帶去上了張家廟小學,離我家有三里路。張家廟有個廟會,每年在廟時都會在這里唱戲,很多的甘谷縣的城里的文化人都來這里,看著那些文化人,朦朧的意識中產生了羨慕的眼光。

    因此,我很快就喜歡上了讀書,從心底里高興,也暗暗地下了決心,要好好地學習,將來像城里人一樣有好吃的、有新衣服穿。那時的我還不明白報答父母報效國家的大道理,只是想著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改變命運,從而出人頭地,將來過上好日子!

    在張家廟小學上學的時候,我一直學習很努力,總是位列班級前三名。總體來說,我過得很開心,每次看到取得的成績,總會帶給我成就感。我身邊的每一位老師、家長都對我寄予厚望,他們都說我學習有天分,將來會有出息。

    那時候,我學習的時間基本是在課堂里,每天早晨天不亮就被父母喊起床去上學,從不曠課遲到,自覺學習。放學回家后,我就幫母親割草喂豬和牛,偶爾在晚上點上煤油燈寫作業。那昏黃如豆的燈,映襯著我童稚的臉龐,這個情景到今天仍然歷歷在目。家庭的貧困注定了生活的艱辛,但這些事情無疑對我以后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有一次,我的鉛筆丟了,要求父母再給我買一支,母親當時很生氣,說什么也不給我買,說我太粗心。可是過了沒幾天,母親還是偷偷在村子里的小賣鋪里給我買了一支,當我看到那支新鉛筆時,我說不出有多高興,這更陡增了我要學好的信念。雖然生活清苦,但是父母對我的學習提供了很大的支持,我總是第一個交學費,老師當然也是第一個給我發教材,那時的我總有一種自豪感,之后,我便把頭深深的埋在書本里面,陶醉于那誘人的墨香之中。

    除了在學習方面支持我外,父母在做人方面對我也嚴格要求。記得那天,我到伙伴家去玩,后來發現他家的手表不見了,他母親就主動到我家問我拿了沒有,我當時有些害怕,支支吾吾的回答“沒有”,因為我的語氣使她產生了懷疑,我父親狠狠的打了我一頓。后來,那家主人找到了手表,也算是還了我的清白,可是父親卻沒有就此道歉,那時的我可恨父親了。父母很多時候都在告誡我人窮志不窮,那時的我不懂,但現在想起來確感觸很深。小學順利畢業了,我升入了離家不算遠的一所初中。

    我11歲時,已全校第九名的成績進入鄭家山初級中學學習,開始是每天跑回家里吃飯,學校離我家有五里路,當時,跑回家后吃了飯立即要跑回學校讀書,有時候,媽媽做飯遲了,來不及吃飯,拿個饅頭就往學校跑,就怕遲到了。

    后來,我轉學到了西坪初級中學,那時候,條件更苦,因為西坪初級中學距離我家更遠,要二十幾里路。我和大伯的兒子張貴子,志禮哥的大女兒張江霞、還有續子三爸的張軍霞,我們是住在學校附近的人家中,每周回家一次去拿吃的,饅頭、壓的干面條、還有提著煤油,要走二是多里路。

    農村孩子讀書很苦,到了吃飯的時間,沒有錢買飯,也沒有時間做飯,大多時候只能吃家里拿來的饅頭加咸菜。現在想想,還真是有不堪回首的感覺。初中的老師要求很嚴厲,每天要求我們很早就到校晨讀,下午放學后老師會給我們布置很多作業,基本上沒有自己獨立支配的時間。對于這種生活,我很快就適應了,自己一直勤奮好學。

    這段時間培養了我獨立思考和獨立生活的能力。在眾多老師中,有一位數學老師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因此我的邏輯思維不只提高了一個檔次。說實話,每次我把他對我的關心都暗暗變為更加刻苦學習的動力,我更加拼命的學習,獲得了一系列的榮譽證書與獎金,我用這珍貴的錢買學習用品和參考資料。

    三年的初中學習生活,我有太多的故事,但無法一一的表述。在這三年中,每天5點鬧鐘響后,我就會從夢中爬起,拿著外語書或語文書從家里來到校園里找一個安靜的地方讀背。夏天過了、冬天來了,就這樣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在校園里的每一個腳落,都曾留下我學習的身影和足跡,有酸有甜有苦也有辣,多少個清晨,多少個夜晚,我是靠著不懈的努力,堅強的毅力來學習的。

    1995年10月,我響音祖國的號召,去內蒙古包頭市武警三支隊去當兵了,當時,我的學習還可以,也是當時班里的學習尖子,老師都支持我上高中,將來考大學,父母沒有任何意見,爺爺奶奶卻不同意,他們要求我讀中專,那時候,學習優秀的更多的是考取中專,以此能夠盡快拿到國家的鐵飯碗。但最后受老師的影響,我屹然選擇了當兵,我知道,家里的生活很拮據,我們姐弟三個,也許,當兵可以烤軍校呢!

    到了部隊后,因為我沒有上高中,連考軍校的資格都沒有,我先后做過戰士、副班長、衛生員。

    2008年12月,我光榮退伍,回到家后我在甘谷武裝部進行了報道,后來到了深圳,深圳人的創新求進和不斷拓展精神,還有敢闖敢拼敢為天下先殺出一條血路的膽識、任勞任怨決不放棄的品質,使我深受到鼓舞,同時也堅定了我自主創新,努力學習,敢于拼搏,不斷進取的人生勇氣!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因為缺乏所以追求;因為執著所以堅持;因為落后所以拼搏…….當科學技術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在向“未來”不斷邁進時,我感到了自己已經被拋到了另一個地平線上,尤其是當全球性的金融海嘯在無情的侵蝕和席卷大潮中,我深深的感到“知識的匱乏”!我和無數的企業一樣,都在尋求著一個可以使自己生存和發展下去的力量之源!我必須要有屬于自己的品牌!在思維、觀點、方法、策略、知識、態度……各方面上都要有別開生面的跡象!

    “不放棄、不拋棄”!是我做人和做事的根本態度;

    “安心本分做人,一絲不茍做事”是我的生活原則;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是我的奮斗方向;“我主管,我負責”是我工作的勇氣和從容面對一切的底氣……

    為了超越自我,不斷的完善自我!我不斷的學習,并不斷的把自己在學習中的體會和方法,合理的應用于實際的具體的工作之中!

    我知道:“任何一門專業都要匯集百家之長、才有所不斷的創新和突破!”現在我國已經在構建和諧性、學習性社會﹗學習能力已經成為制約我們每一個人成長和發展的瓶頸……

    我必須刻苦學習,終生學習,通過學習來檢驗自己的成果,通過實實在在工作來發覺和實現自己的價值﹗

    作為一個農民的兒子,在莊稼地里從小耕耘過的我,從來就不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是累; 血管里流著的是泥土的芳醇和農民的憨厚,也教導和孕育著堅忍不拔的處事準則和方法;家庭的貧困、父母的期望、社會的競爭是學習的動力。在軍隊經歷了磨爬滾打不斷成熟的我,只記得一句話:“世界上沒有根本完不成的任務,只有自我放棄和拋棄”;在工作之中身處一線,上傳下達的我從來就沒有感覺到自己是一個管理者,而是體會到自己這種“穿針引線”工作責任的重大;而今.作為一家大中型企業的安全主管的我,感覺所學是那么的微不足到,我要繼續學習,給自己沖電,怎樣沖,我了解了成人高考、自學考試、網絡教育、電大以及函授等高等教育形式,最后我選擇了高能教育自學考試,我知道雖然這種考試也不知道什么時候可以取得畢業證書,也許5年、也許8年、也許永遠都拿不到,但是含金量是所有高等教育中是最高的,最可貴的是在國外有38個國家承認,承認度超過了普通高校的教育。

    自考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更是中國教育的一個著名品牌,尤其是長線自考的人應該更理解我說的話,并不是胡言亂語。

    我選擇自學考試。就是為了檢驗自己的意志,看能不能堅持到最后,還有一個通過事實在在的自學來真正的學點東西。是自考給了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我重新選擇一個自己比較感興趣的專業——行政管理。主考院校是中山大學。從此,我一邊工作,一邊參加自學考試。

    擺在自學考試面前的首要問題,就是時間。不善于利用時間的人,總是報怨沒有時間,因為他把時間都耗費在吃、穿、睡和聊天上,在考慮應該做什么,只是什么也不去做。時間是最公平合理的,它從不多給誰一分。時間留給勤勞者串串的果實,留給懶惰者一頭白發,兩手空空。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時間就像海綿,只要肯擠,總是有的。

    然而除了時間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之余,想要靜下心來看書,那才是最難的!這就是考驗一個人的決心的時候了,如果你有足夠的決心,想著自己的目標,自然而然會排除萬難,拋開雜念,一心看書。

    有些工作,時間很長,很少有休息日和閑暇,就那么永無休止地奴役著自己。

    當工作和學習有了沖突時,就面臨著取舍。我往往選擇了后者(學習),因為若想改變自己的命運,不得不有所放棄,還是前途比較要緊啊。

    如果沒有路,就停下來歇息。如果沒有憂愁,就真誠地微笑。但夢想,如果沒有夢想,我憑什么走下去?

    工作輾轉奔波勞碌無休,學業日漸荒廢,身心遲鈍……此情何堪?!不如歸去,養精蓄銳,在接近夢想的時候,先找回自己!我一次又一次辭去工作,重新獲得了自由。每一次都感覺好像放假。

    騎車穿過人流,這個世界充滿了俗麗的顏色和燈光。許多的面孔、許多的欲望,擁擠而又嘈雜。

    曾經有好長一段時間,我辭去了工作整天呆在家里,讀書,種小麥、種菜(自給自足)。

    不由得讓人想起了陶淵明的世外桃源。“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饑凍雖切,違己交病。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哈,我同古人心有慽慽學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前路漫漫,長夜茫茫,獨望天宇星寒。屢聞好友喜訊,情何以堪!長歌當哭無暇,手中書正自忙亂。思夢想,斂心神,無奈睡意難擋。窗外風景獨好,空錯過,功名自古難全。風花雪月,留與他人欣賞。借此青春韶光,早伏驥,上下求探。莫徬徨,豪情伴我少年。

    生活中有苦也有甜,而更多的是平淡如水的日子,沒有什么變化與不同。歲月總是匆匆流逝,許多的事情,都很快就這樣從我們的記憶里消失了。但是,那些孤單寂寞的日子里一個人靜靜地苦讀的情景,在記憶中卻是無比深刻!可能永遠也抹之不去。那些努力的過程,是我覺得最有意義的美麗時光。席慕蓉曾經在一篇散文里寫道:所有的藝術都產生于寂寞。我在想,很多方面的成就,也大都因寂寞而得以成全的,每當通過一門課程,我的內心總是會喜不自禁!

    記得查詢到第一門課的成績過關的時候,天空還是灰蒙蒙的下著冷冷的冬雨,而投映在我心中,卻于瞬間成了如百花盛開的陽光明媚的春天!!攻下了一門又一門的課程,眼看著夢想一步步接近,那種勝利在望的感覺,無法形容。那是怎樣的豪情啊!

    數載春秋如電,一千夜孤獨誰見?終于,我考過了鄧小平理論概論、大學語文、法律基礎與思想道德修養、馬克思哲學原理、公文寫作與處理、政治學概論、公共關系學、現代管理學、社會學概論、管理心理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馬克思政治經濟原理、人力資源管理、法學概論、現代管理學、領導科學、行政管理學、市政學、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公共政策、企業管理學、社會調查方法、政府經濟管理概論、西方政治制度、西方行政學說史、財務管理學、中國文化概論、普通邏輯原理、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計算機等級一級考試理論、計算機等級一級考試上機等課程,總共考了幾十門課程,其間的辛苦滋味只有自己最清楚。追求是痛苦的。然而,沒有追求我將更痛苦!成功真的來之不易。

    若要問我有什么經驗,總結起來只有兩句話:“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兩句真乃千古不變的至理名言。

    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學習永遠都不會太晚,有理想的人生才是豐富而生動的!

    專欄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紫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