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歷史 > 鉤沉 > 正文

    詩人成為政治生物是種不幸

    詩人成為政治生物是種不幸

    詩人不幸成為了政治生物,該怎樣自處?謝眺成了一頭拉著不走,打著倒退的倔驢。俺很為詩人小謝著急:堂堂烏衣巷謝家的兒孫、當朝公主的愛子,竟然不懂得人生的三部曲。難道您那些深諳為官之道的父祖輩竟沒有一個人教你?人生的第一步是認賊作父,人生的第二步是趨炎附勢,人生的第三步是重新做人。

    江城如畫里,山晚望晴空。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天寶十三年(公元754年)中秋節后,李白再度從金陵來到安徽宣城,寫下了這首《秋登宣謝脁北樓》。心靈的相通,或許是對謝眺的安慰。詩仙太白終于在259年后讀懂了詩人小謝。齊明帝建武二年(公元495年),謝眺被派到宣城當太守,這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差事。官場上的爭斗,已經白熱化到讓謝眺膽戰心驚,還是找個清靜的地方躲一躲吧。位于宣城北5公里的水陽江畔有一座敬亭山,這是謝眺心靈寄放的地方。與叔父謝靈運(大謝)一樣,謝眺也是一位著名的山水派詩人。在這座黃山支脈上,南齊詩人謝眺寄情言志:茲山亙百里,合杳與云齊,隱淪既已托,靈異居然棲。

    謝眺的仕途還算比較順利,誰叫人家是官N代呢?謝眺的仕途起點很高,一開始就做了太尉豫章王蕭嶷行的參軍,后來調動到隨王蕭子隆的身邊工作,很快就升任隨王鎮西功曹。永明九年(公元492年),隨王擔任荊州刺史,謝眺也跟著到了荊州。在隨王蕭子隆的身邊,謝眺一直“以文才尤被賞愛”??梢氖撬墓猸h遮住了秘書長的形象,這讓荊州長史王秀之情何以堪?絕不是簡單的文人相輕,實在是相形之下王秘書長活得太無顏面。于是,排擠、打擊在所難免。謝眺在這樣的工作環境里很不開心,還是選擇離開吧。詩人小謝以他獨有的形式跟過去告別,一首小詩《暫使下都夜發新林至京邑贈西府同僚》中的幾句很能表明他的心情:??助楒罁?,時菊委嚴霜,寄言羅羅者,寥廓己高翔。

    謝眺是否真的懂得,做人才華不可用盡。大家出來混都不容易,總得給別人留一份。然而對于權力,謝眺的心里還有某種不舍的留戀。在都城做了一段時間京官后,謝眺決計要到基層去鍛煉鍛煉。他把自己這種避禍的手段稱為“仕隱”。謝眺對自己的這種生存狀態似乎很滿意,在《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一詩中,不無得意地寫出了這樣的心聲:既歡懷祿情,復協滄州趣。囂塵自茲隔,賞心于此過。雖無玄豹姿,終隱南山霧。

    敬亭山成就了謝眺的創作高峰。“好詩圓美流轉如彈丸”,謝眺的詩歌因此讀起來瑯瑯上口,鏗鏘悅耳。作為永明詩人的代表,謝眺在當世就享有盛名。同為“竟陵八友”的蕭衍說,“三日不讀謝(眺)詩,便覺口臭。”然而好景不長,建武四年(公元497年),謝朓被任命為齊明帝蕭鸞的長子蕭寶義的鎮北諮議、兼南東海太守。這時侯蕭鸞已身染沉疴,謝眺面臨選邊站隊的難題。謝眺的岳父王敬則手握兵權,所以蕭鸞對他很不放心。武將一旦不被信任,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王敬則也很害怕,趕忙派自己的小兒子去找女婿謝眺商量對策??吹叫【俗油跤茁?,謝眺覺得這個家伙討嫌極了。什么是幸福?這一刻謝眺趕忙搶答:平安無事??陕闊┦缕疑祥T來,經過一番痛苦的內心掙扎,謝眺選擇了出賣岳父一家,換取自己的平安無事。

    關于出賣,謝眺有過一次經驗。想當年,謝眺還很年輕,但已經是才華橫溢的“意見領袖”了。齊明帝蕭鸞要篡權脫位,他就發動了一群五毛黨大造輿論。那一次,謝眺深刻地領悟到人生的第一步就是認賊作父。今天,謝眺再一次認賊作父,出賣了岳父一家,謝眺從南東海太守任上被提拔為尚書吏部郎。永元元年(公元499年),謝眺的保護傘蕭鸞病逝了,荒淫無度的東昏侯蕭寶卷登基。謝眺再一次面臨選邊站隊的難題。面對這個昏聵的家伙,不少大臣準備讓他靠邊站。貴戚江祏、江祀、劉沨等人合謀了一起奪位陰謀,他們準備奉立始安王蕭遙光為帝。大家覺得謝眺在這方面很有經驗,就跑來找他商量。謝眺嚇壞了,面對一次次的血腥篡位,終究難成大事的詩人被嚇破了苦膽。謝眺左右為難,不敢表態??伤麚u擺不定的態度嚇壞了謀反者,萬一他再次告密可怎么辦,謝眺在這方面也很有經驗。

    始安王蕭遙光很惱火。謝眺這家伙真是一頭倔驢,拉著不走打著倒退,給他個機會偏偏不要。蕭遙光一伙很清楚,像謝眺這樣的人不能為我所用,就會成為殺傷力很強的敵人。于是,圍繞著謝眺上演了一出“三人成虎”的活劇。大家都說謝眺成天在各種場合詆毀新皇,昏君蕭寶卷很羞惱,下令逮捕謝眺。在獄中,謝眺沒有逃過陰謀家們的追殺。36歲的人生白活了,謝眺終其一生也沒能明白人生的第二步是趨炎附勢。無論擁立還是叛賣,不過是“城頭變幻大王旗”而已,與正義與操守無關。人生的第二步沒有邁出去,謝眺就沒有重新做人的機會。

    公元761年,經歷了安史之亂以后,李白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來到宣城。這一次,詩仙的心情迥然不同。也是情不自禁吧,李白以一首小詩《獨坐敬亭山》作為獻給謝眺的祭禮: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張佳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