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堂”和世界趙姓
趙居平
天水是趙姓郡望,天水堂是趙姓最尊貴的堂號,凡是有趙姓的地方,都能夠看到“天水堂”的字號的。
正宗嫡傳的天水堂在甘肅省天水西關三星巷,距伏羲廟約300米。現在見到的天水堂是2000年以來新修完成的,已建成一個大院,有主殿、側殿和門樓等。據老年人回憶,原祠宇規模宏大,坐北朝南,臨街有四柱三開間牌樓一座,入內東、西兩側有勤慎堂,中軸線上為甬道,一院有大殿三間,殿前東、西各有朝房前后兩座。大殿東側并列偏殿四間,沿大殿兩側北進到二殿,再沿殿側北進到三院。三院北有后殿三間,院東、西各有廂房三間。東側有偏殿三間并小四合院,稱站房院。整個宗祠現存大殿、東西前排朝房和三院、偏院。原院落在文革前還存在。據天水堂傳人趙波回憶,天水堂趙家在解放前就藏兩幅名畫,一幅是吳道子的《墨龍》,趙孟頫的《五馬奔西圖》,這兩幅名畫在舊中國的天水幾乎是盡人皆知,其中《墨龍》是趙家人在解放前自己賣掉的,下落不明。《五馬奔西圖》今傳流落至臺灣,散失的原因是因為“文革”的抄家。因為天水堂是天水在“文革”被抄的第一家,天水堂的文物被洗劫一空,流失文物至今音信全無,致使天水堂的祖先畫像和家譜、族譜等全都蕩然無存了。
天水堂的文物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但天水堂的名望還在,遠來天水堂尋根祭祖的趙姓人越來越多。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五日,來自世界各地的上千人趙姓代表和嘉賓將相聚在中華第一廟伏羲廟,隆重舉辦世界趙姓文史聯研總會第三屆高峰論壇暨世界趙姓人首屆尋根祭祖大會。這次大會開得很成功,在世界趙姓中產生了深遠影響。2013年5月,臺灣趙族懇親團一行三十余人又專程到天水堂尋根祭祖。
天水是《百家姓》所推崇和全中國人所公認的趙姓郡望,是名副其實的世界趙姓尋根祭祖的圣地。
趙姓作為中國的最大姓氏之一,人口分布廣泛,遍布海內外。趙姓郡望在天水,即表明世界趙姓人的根在天水。正如同中國文明的根在天水一樣,世界趙姓人的根在天水是舉世公認、眾所周知的歷史事實。中國人尋根祭祖要到天水來,是因為伏羲是中國人的人文始祖;世界趙姓人尋根祭祖要到天水來,是因為趙姓郡望在天水。追根溯源,秦趙本是一家,而天水又是秦人的發源地和發祥地。“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天水又名龍城,伏羲文化和秦文化均以龍為圖騰和象征,而趙姓郡望文化在龍的傳人的基礎上又側重以鳳凰作為圖騰和象征,這就使得天水成了真正的龍鳳呈祥和龍飛鳳舞之地,既是中國龍的故鄉,也是中國鳳的故鄉。趙姓人來天水尋根祭祖,既可以去天水堂祭祖,又可以去伏羲廟瞻仰伏羲圣像,無疑能夠實現美上加美的一舉兩得的良好愿望的。
中華姓氏,源遠流長。姓氏最早始于中國人文始祖伏羲和女媧,兩人同為風姓,華氏。炎帝的姜姓源自伏羲,黃帝的姬姓以及媯、姒、嬴、安等姓源自女媧。趙姓出自嬴姓,先祖為黃帝長子少昊的女兒女修。相傳女修吞玄鳥卵而生嬴氏初祖。玄鳥為鳳凰,實為女媧的化身,女媧有一名為“鳳里棲”。嬴氏得姓始祖為伯益,是皋陶之子。伯益被舜賜為嬴氏。伯益的后代中出了兩個擅長養馬的杰出人物,一個是非子,因功被周王封賜秦邑,奠定了“戰國七雄之首秦國”的基業;另一個是造父,因功被周穆王賜封趙城,賜封趙姓,開創了“戰國七雄第二”趙國的基業。趙公輔深得秦始皇和漢高祖的器重,主政西戎,造福一方,政績卓著,世稱“天水趙王”。趙公輔開創了最具天水地域特色的天水堂文化,把代表“天道地德”的天水堂與“華之根”羲里媧鄉、“秦之源”天嘉福地、“趙之望”天水郡縣完全美統一起來。趙匡胤建立宋朝,趙姓遂為國姓,被《百家姓》尊為中國第一姓。后世把宋朝稱為“天水一朝”,天水堂從此更加名垂青史,譽滿全國。趙為“肇”,有伏羲女媧肇啟華夏文明之功;趙為“照”,有日月齊明照耀天下之美;趙為“趨”,有龍鳳呈祥、龍馬奔騰、趨善趨真的圖騰“祝福”。趙姓主要歷史名人還有趙公明、秦穆公、秦孝公、趙簡子、趙氏孤兒、趙武靈王、平原君趙勝、趙奢(馬姓始祖)、趙充國、趙壹、趙云、宋太宗、趙普、宋仁宗、宋神宗、趙元昊、趙五娘、趙翼、趙聲、趙一曼、趙樹理等。《史記·秦本紀》云:“太史公曰:秦之先為嬴姓,其后分封,以國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終黎氏、運奄氏、菟裘氏、將梁氏、黃氏、江氏、脩魚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趙城,為趙氏。”可見,除了“秦趙共祖”之外,與趙共祖的其他姓氏還是很多的。
一句話,天水堂是祖祖輩輩趙姓人公認的祭祀趙姓列祖列宗的華夏趙姓第一祠堂,是世界趙姓人的祭祖圣地和共有的精神家園。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