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首頁 > 傳真 > 正文

    他們?yōu)椤疤m州藍”筑起了一道“防護網”(圖)

    原標題:今天,把最好的版面留給網格藍

    清晨5點,網格員準時上路,正式開始一天的工作。巡查轄區(qū)鋪面及居民小區(qū),檢查是否有使用有煙煤及木柴引火現(xiàn)象。

    對建筑遺留垃圾、裸露地面進行加固覆蓋

    清理路面小廣告

    網格員在收繳木柴

    在夜巡的網格員

      目擊

      繁忙的一天在黎明的寒風中開始

    最近,在微信朋友圈里大量轉發(fā)著一篇文章《你只看到了“蘭州藍”卻忽略了“網格藍”》,安寧培黎街道甘鋁社區(qū)的一位網格員大姐看完后,開玩笑說:“這篇文章真好啊,看得我都落淚了……”自11月10日,我市啟動大氣污染橙色預警以來,有一個群體,不分晝夜穿行于街頭巷尾,他們肩上有責任,他們身后有家庭,他們工作中有許多的委屈,但他們心中始終有著矢志不渝的目標——守護“蘭州藍”,他們,就是社區(qū)網格員。

    近日,記者跟隨安寧區(qū)培黎街道甘鋁社區(qū)的網格員一起深入轄區(qū),見證了他們24小時忙碌的身影……

    鏟刀、灑水壺、自噴漆、工作記錄本、對講機、PDA手持終端、藍馬甲。這,就是一名甘鋁社區(qū)網格員日常工作中的基本裝備。自冬防工作開展以來,甘鋁社區(qū)網格員每天凌晨5時開始,便穿上藍馬甲,全副武裝,下網格巡查,繁忙的一天在黎明的寒風中悄悄開始。鏟刀用來鏟除街邊小廣告,灑水壺用來對背街小巷進行灑水抑塵,自噴漆用來覆蓋墻面噴刷的野廣告,工作記錄本用來記錄巡查情況,對講機用來上報緊急情況,PDA手持終端用來上報事、部件……看似這簡單的六件事,其實只是他們所有繁忙工作的一個縮影。自11月10日以來,甘鋁社區(qū)全體網格員24小時、無休息日在崗,他們用實際行動守護“蘭州藍”……通訊員王小小蘭州晚報記者楊志彬文/圖

    特寫

      縱然辛酸也要堅守

      他們?yōu)椤疤m州藍”筑起了一道“防護網”

    在連續(xù)出現(xiàn)多個污染天氣后,我市于11月10日啟動了大氣污染橙色預警,實施了機動車單雙號限行、公交車免費乘坐等一系列措施。11月21日至23日,蘭州市連續(xù)三天空氣質量達標,空氣質量為良好,治理效果初見成效,往日熟悉的“蘭州藍”又一次重新回到百姓的視野,而這背后離不開奮戰(zhàn)在冬防一線的“網格藍”們,11月23日,記者從跟隨拱星墩街道的社區(qū)網格員們走街串巷,真實記錄下他們一天的辛勤工作。

      晝夜巡查只為守護那片蔚藍

    11月22日晚上7點,天色早已黑透,冷冽的寒風不斷襲來,夜幕沉沉。拱星墩街道東崗東路社區(qū)的網格員梁秀英和其他幾名同事已經全部到崗,開始了當晚的夜巡工作。連續(xù)兩天空氣污染指數(shù)達標讓大家心中松了一口氣,梁秀英心情格外好,她和其他4人一起來到了蘭東建材市場,這里的商鋪都是平房,沒有供暖設施,商戶只能靠小火爐取暖。市場內地形復雜,夜間也沒有路燈照明,梁秀英和同事們就打著手電挨家挨戶地巡查,遇到亮著燈的商鋪,就進去寒暄幾句,一邊向店主宣傳政策,一邊檢查屋內有沒有柴火、煙煤之類。梁秀英他們已經和這里的居民“混”得很熟了,每每推門,許多店主都與他們主動打招呼,“你看,我們用的就是你們推薦的引燃煤。放心吧,家里沒有一根柴火、一塊煙煤。”

    梁秀英是拱星墩街道東崗東路社區(qū)的就業(yè)專干,從2013年“冬防”工作開展以來,就年年參與其中。她說,轄區(qū)的老舊樓院和沿街商鋪很多,多年來,居民都將冬季燒柴、燒煙煤視作一件習以為常的事。剛開始,“冬防”工作中遭遇居民謾罵、言語攻擊都是家常便飯。面對居民的不理解不配合,她們只能笑臉相迎、耐心勸導。除了一遍又一遍地宣傳政策,梁秀英和同事們還用暖心的行動感化商戶和居民。

      平凡的工作背后可是“天大”的事

    在拱星墩街道拱后社區(qū)里,網格員吳慶平向記者介紹了她一天的工作內容。早上5點多就到達她負責的網格片區(qū),先巡查背街小巷中有沒有堆物、污染物,等到6點多居民都起床,再挨家挨戶地巡查是否有使用煙煤、木柴的現(xiàn)象。然后是向居民、商戶發(fā)放點火煤。吳大姐還是社區(qū)的計生專干,早上10點多,她又要趕回社區(qū),日常工作也不能落下。忙到了晚上7點,又開始當天的夜巡,一直工作到晚上11點。她說,從11月以來,很多網格員都是這樣連軸轉。很多網格員都被凍感冒了,卻依然堅守崗位上。

    其實,網格員們的辛苦,不少商戶也是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的,經營一家五金店的陳師傅說,“她們每天早上5點就開始巡查,一直到晚上11點都不休息,確實很辛苦,我們看著也很心疼,最近天氣這么冷,有時候我就喊她們進屋來烤烤火,可是待不了10分鐘,她們又得上街巡查。”

    記者發(fā)現(xiàn),每一個網格員背后都離不開他們家庭的支持和付出,拱星墩街道社區(qū)網格員大都是30歲到50歲的女性,她們拿著不高的工資,沒有休息日、沒有加班費,戰(zhàn)斗在大氣污染防治第一線。有的網格員孩子上高三,自己卻沒法回去為孩子做一頓熱飯;有的孩子才上一年級,卻只能一個人在家寫作業(yè)、睡覺.拱星墩后街社區(qū)的書記蔡茜,懷著三個多月身孕依然忙碌在崗位上……

      全員上崗織就冬防“防護網”

    采訪中,拱星墩街道的徐主任介紹,自開展冬防以來,街道圍繞城市管理問題和冬防重點,不斷創(chuàng)新工作思路和工作舉措,推進冬防和城市管理共同提升。街道社區(qū)工作人員全部取消節(jié)假日,全員上崗,開展拉網式、地毯式清查,形成“全時段,無縫隙”、“全覆蓋,無死角”、“全方位,無疏漏”的工作模式,將冬防工作的落實具體到社區(qū)、個人,確保各項冬防任務高效完成。從早7點至晚上11點,居民、商鋪點火用火的所有時段,轄區(qū)內都有網格員不間斷重點巡查,各時段無縫銜接,巡查區(qū)域包括樓院、商鋪、小巷平房等,覆蓋轄區(qū)任何一處房屋,將巡查開展到每家每戶,不留死角;巡查時主要針對木柴引火、使用有煙煤、焚燒垃圾等一切可能造成污染的行為,發(fā)現(xiàn)一處,制止一處,確保冬防巡查沒有疏漏。

    通過一天的采訪工作,記者體會到,這群辛勤奮戰(zhàn)在最基層一線網格員們是這座城市最可愛的人,他們正是蘭州市全體網格員的縮影,正因為有他們的無私奉獻和堅守,才有了干凈如洗的“蘭州藍”!見習記者任澤昕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