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政務宣傳也能刷屏朋友圈? 《蘭州藍》講了一個人人關心的話題
中國甘肅網11月24日訊 據鑫報報道(記者 吳少華)近日,一部微紀錄系列短片《蘭州藍》在網上和移動終端平臺引發刷屏效應。該系列短片《蘭州藍》不搞長篇大論和官樣文章,摒棄“單行線”式的宣傳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平實簡練的語言,生動豐富的百姓生活場景,和契合互聯網傳播的產品形態。
為了切實改善蘭州百姓的生活環境,從2010年開始,甘肅省委和蘭州市委打響了“蘭州空氣治理”的攻堅戰。2015年又提出“蘭州藍”的概念,除了延續以往的環境治理經驗,還采取提供新能源車以及停產等舉措,更加徹底和全面。而由北京伯璟制作的《蘭州藍》正是一部反映這一歷程的政務宣傳系列短片。
文藝的根本宗旨是為人民創作。習近平總書記曾在文藝座談會上強調,把握了這個立足點,黨和文藝的關系才能得到正確處理,才能準確把握政治立場和創作自由的關系。
事實上,雖然把反映政府工作成果作為基本內容,《蘭州藍》的鏡頭卻將鏡頭聚焦百姓,把更加生動形象的反應百姓生活的轉變,作為創作的立足點和根本點。
為此,短片似乎還有意作了特別的貼近性表達——樸實的旁白語言、簡潔的鏡頭影像、便于互聯網傳播的短視頻形式等,其創作的思路和經驗顯然值得推廣和借鑒。
平民視角,展現當代生活底蘊
馬拉松愛好者逯正從2011年開始跑馬拉松,從一開始因為空氣污染跑得很不舒服,到后來藍天白云下一發不可收拾的跑步熱情,對比之下使得蘭州空氣治理成果更加真實可感。
為此,在這名為《沖出霧霾》的一集中,導演還采用了不同的光線處理方式,并加入了不同濾鏡,以再現的方法直觀地呈現兩種環境的差異。故事和影像之間的默契配搭,是體現這部短片藝術水準的關鍵之一。
馬拉松運動員、攝影師、原玻璃廠員工……21集短片選取了15位不同職業的普通人講述他們與“蘭州藍”的故事。
他們是空氣治理環節中的一份子,他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與空氣治理的八大政策息息相關。他們也是蘭州的普通百姓,為了家人的健康與美麗的環境悉心不怠。
短片以他們真實樸素的講述娓娓道來,呈現的完全是一幅幅真實的生活場景與工作畫面。這樣的講述和記錄方式,使原本高高在上的政務宣傳拉近了與百姓的距離,營造真實感和貼近性,引發更多情感共鳴。
一部沒有生活的作品,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蘭州藍》將抽象的、宏大的政務宣傳工程細化為典型的、生動的細節,還原普通人物的故事和工作畫面。
當以往的政務宣傳總逃不了以我為主的思維窠臼,自說自話、自導自演時,《蘭州藍》以溫情和自然,以平民化視角的情感流露,提供了某種具備當代生活底蘊的文藝創作樣本。
抒情影像,引發深層情感共鳴
《天藍如“洗”》中,多年從事施工現場工作的滿世銀,看到塵土飛揚的工地和泥濘的大型車輛感到很揪心,于是他自主發明了專門清洗大型車輛的洗車裝置。
從大遠景到近景,從仰拍到俯拍,片子開場以干凈利落的幾個鏡頭,就展示出個人與自然、個人與城市環境的緊密關系。滿世銀的旁白與緩慢理性的音樂在慢鏡頭中緩緩升起,營造出揪心的氣氛和極致抒情的影像風格。一個值得聆聽的好故事就此開場。
在視聽節目既有意思又有意義的訴求中,有意思的藝術形式仍是傳達內容意義的有效途徑。正如習總書記在文藝座談會上指出,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讓人動心,讓人們的靈魂經受洗禮,讓人們發現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靈的美。
動心的前提是用心,用心選擇更加生動的方式去呈現和表達,從內容和形態上體現真情實意。
顯然,《蘭州藍》是一部懂得將心比心的作品。《浮·沉》中的街道主任帶領大家用灑水等方式抑制揚塵,快節奏的剪輯體現了百姓們治理好大氣急切期盼的心情;《熱電廠的日與夜》則用色調來展現治理前后的環境,治理前的暗色調和之后的明亮色調給觀者帶來不同的情緒心境。通過視覺元素帶來的強烈效果,更易走心和引發深層次的情感共鳴……
在百姓故事之外,短片意在以強烈的視覺造型引發深層情感共鳴,而觀眾早已在這份感性樸實的表達中,不經意地走了心。
碎片傳播,更新政務宣傳思路
每集3-4分鐘、每集抓取一個人物故事、只在網絡和移動終端播放——無論從哪個方面看,《蘭州藍》都在有意契合當下互聯網時代碎片化、交互化的傳播特點,以整體“短平快”的風格定位,對標網絡時代受眾的審美習慣。
互聯網技術和新媒體改變了文藝形態,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藝類型,也帶來文藝觀念和文藝實踐的深刻變化。對于通常走主旋律宣傳路線的政府部門來說,運用互聯網的能力不僅意味著宣傳思路的大眾路線,更搶占輿論制高點的重要意義。
在核心的短片展示區之外,《蘭州藍》在光明網的專區采用結構化呈現,不僅有包含民生與措施兩部分的“書記說”,還有總結蘭州藍成效的“風景篇”、講述治理過程的“軌跡篇”以及自媒體大V空氣體驗行板塊,并能夠通過點擊百姓頭像的方式,傾聽每個人講述自己與大氣污染治理的故事。
除此之外,專區還發布“蘭州藍我們在行動”征集活動,通過制定獎勵措施來鼓勵百姓拍攝圖片和講述故事,采用當下流行的UGC生產方式,凸顯互動的政務宣傳理念。
而無論是政務宣傳還是文藝創作,在突出內容本位的同時,都要結合當下創作與接受環境,創新與內容特質相符合的呈現方式、互動方式、表達方式,在黨和政府輿論工作大局與一般的民眾心理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這或許是《蘭州藍》給我們最大的啟示。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