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車輛購置稅優惠政策,明年還延續嗎?
制圖/武亞新
本輪小排量乘用車購置稅優惠政策行將到期,該項政策明年能否延續,市場各方高度關注。記者采訪發現,不論是汽車經銷商還是潛在的汽車消費者均表達了希望小排量乘用車購置稅減半征收政策能夠順延的期待。
提振消費拉動經濟、鼓勵節能減排,是過去國家三輪購置稅減免優惠政策出臺的初衷,有業內專家分析,目前來看,政策初衷未改,車輛購置稅優惠政策不會簡單到期結束,而豐富其調整手法將會是大概率事件。
1 減免政策行將到期
按照劉偉的計劃,明年四五月份他就可以拿到駕照了。劉偉過去10年一直供著房貸,擁有一部汽車的夢想一直擱置到30多歲,現在他不想再錯過。
劉偉的購車預算有限,他不得不多跑4S店,希望能夠在同等價位上盡量選擇一部自己滿意的小車。11月下旬,劉偉終于在大砂坪一家汽車4S店看中了一部1.6升排量的小車,裸車價格12.77萬元。
4S店的汽車銷售顧問提醒劉偉,如果能趕在12月底購車,就可以搭上乘用車購置稅減半優惠的末班車,那么這部車只需花費13.91萬元就可以上路了,如果等到明年1月,意味著要多繳納5000余元的車輛購置稅,屆時購車全款將達到14.4萬多元。
事實也是,2015年9月29日,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公告稱,“自2015年10月1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止,對購置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減按5%的稅率征收車輛購置稅。”
如果劉偉現在出手買下這輛1.6升的小車,意味著享受購置稅減半優惠政策省下的錢可以購買一份汽車全險。但他的難題是,現在買車自己的駕照還沒到手,等拿到駕照,又無法享受購置稅減半的優惠。
為此,4S店銷售顧問給了劉偉一個建議,可以先把車買了免費寄存在4S店,等拿到駕照再提車。劉偉權衡再三,并未采納銷售顧問的建議。
就在劉偉陷入糾結的時候,閆鵬果斷購買了一部1.5升排量的小車。閆鵬告訴蘭州晨報記者,“如果不是車輛購置稅優惠政策年底到期,我會再等等看,至少等到明年5月車展,或者有更滿意的產品出來也未可知。”
據這位銷售顧問觀察,11月份以來,先前在她這里達成了購買意向的潛在客戶紛紛選擇在購置稅優惠截止前完成購車手續。
12月,當小排量乘用車購置稅減半征收優惠政策期進入倒計時時,4S店的汽車銷售顧問期盼著能借政策之力沖一下業績;而諸如劉偉一樣潛在小排量購車客戶則陷入了糾結。
2“小排量”的敏感神經
閆鵬是“新蘭州人”,兩年前結婚,買車首選緊湊型家用車。他算了一筆賬,買一臺排量1.5升,裸車價格10.89萬元的小車,購置稅優惠5000余元,負擔是在可承受的范圍內。
自2000年10月,十五屆五中全會上把“鼓勵轎車進入家庭”寫進政策文件開始,各種關于汽車生產和汽車消費的禁忌逐漸打開。民營企業可以造車了,老百姓可以貸款買車了,一個關于中國汽車的黃金時代開始到來。
在閆鵬看來,車輛購置稅減半征收,某種意義上可以算作是一項民生政策。
潘兆能是一名資深汽車銷售主管,涉足蘭州車市十多年,在他看來,“1.6升排量的小車,是家用汽車的黃金排量,購買客戶以城市工薪階層為主,車輛購置稅減免讓這些潛在客戶釋放出了巨大的需要,獲得了實惠。”
簡單的數據顯示著政策的強大引導力。蘭州晨報記者查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發現,2016年9月,基本型乘用車(轎車)銷售111.93萬輛,同比去年9月沒有出臺購置稅減半征收優惠政策時增長17.07%。
就像啟動一輛汽車,小排量車減免車輛購置稅政策就是那把點火的鑰匙。
以2009年中國車市為例,當年1月20日起第一次出臺車輛購置稅減半優惠政策,全年小排量汽車銷量達到1364.5萬輛(注:含乘用車、商用車),增幅46.15%,中國首次躍居全球第一大汽車消費市場。
在細分市場,基本由小排量乘用車“領跑”,2009年累計銷量達719.55萬輛,增幅71%,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逾70%。
毫無疑問,任何針對在業內有“黃金排量”之稱1.6升家用小車的政策已然成為了中國車市那根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敏感神經。
3 為什么是車輛購置稅?
記者梳理國家稅務總局官網文件發現,本輪即將到期的車輛購置稅減半征收優惠政策,已經是針對1.6升及以下乘用車出臺的第三輪購置稅優惠政策了。
第一輪車輛購置稅減半優惠政策始于2009年1月20日,至2009年12月31日結束。為振興汽車產業,國務院決定,減征部分乘用車車輛購置稅稅率。減稅政策的出臺,對于培育汽車消費市場,有效拉動了汽車消費,擴大國內需求,促進國內汽車產業的穩定較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第二輪優惠政策,國稅總局公告顯示,“對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購置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暫減按7.5%的稅率征收車輛購置稅。
兩輪優惠政策結束后,2010年12月27日,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下發了《關于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車輛購置稅減征政策到期停止執行的通知》,對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減按7.5%的稅率征收車輛購置稅的政策于2010年12月31日到期后停止執行,自2011年1月1日起,對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統一按10%的稅率征收車輛購置稅。
一直到2015年9月29日,時隔近5年后,再度對購置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減按5%的稅率征收車輛購置稅。
梳理三輪車輛購置稅調整背景,不難發現,政府通過稅收政策調節汽車市場的意圖十分明顯。
“稅收政策應引導和鼓勵發展節能環保型小排量汽車。”西北師范大學經濟學院財稅專業教授馮曦明此前接受蘭州晨報記者采訪時說。
現行的車輛購置稅,是從2001年開始取代車輛購置附加費征收的,納稅人為購置車輛的個人和單位。車輛購置稅是從價稅,稅率為10%。車輛購置稅有專項用途,主要用于國道、省道干線公路建設。
“盡管車輛購置稅為籌集道路建設資金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沒有體現出對汽車購買行為的宏觀調控作用。與消費稅相比,由于車輛購置稅是在購買環節對消費者個人征收的,因此,對汽車購買行為的影響更大、更直接。”馮曦明說。
此外,引導汽車消費的多項公共政策,包括調整車輛購置稅、根據汽車排量調整消費稅、調高汽油和柴油消費稅等稅收措施也紛紛推出,直接引導了消費者對于小排量汽車的購買選擇,符合預期的政策調節作用。
馮曦明認為,如果對購買節能環保汽車的消費者在車輛購置稅上實施優惠政策,可以使消費者直接得到減稅的優惠,購買節能環保汽車的積極性也會大大增加,將明顯促進節能環保汽車的銷售。
4 優惠政策明年會延續嗎?
雖然明年的政策還沒有清晰的思路,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購置稅減半政策是到目前為止效果最為顯著的利好政策。
記者查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發現,2011年購置稅優惠政策取消后,乘用車市場銷量及國內汽車整體銷量的增速均大幅放緩。當年,我國汽車總銷量約1850.51萬輛,增幅2.5%,增長率較2010年下降29.9個百分點。其中,乘用車銷量約1447.24萬輛,增幅跌至5.2%,增長率較2010年下降28個百分點。在細分市場,小排量乘用車增幅領跌,2011年累計銷售983.93萬輛,增幅跌至4%。
可以肯定,受益于政策引導的中國汽車產業,保持產業政策的連續性至關重要。
同時,作為一項讓利于民的政策,其減稅效果亦十分明顯。12月5日,蘭州晨報記者從蘭州市國稅局了解到,2009年第一輪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出臺后共減免稅款5806.6萬元;2010年減免稅款10511.6萬元;2015年至今減免16363萬元。
毫無疑問,小排量汽車減稅的政策是送給消費者實實在在的“大禮包”。
在鼓勵節能減排方面,提振經濟的大勢沒有改變的前提下,通過購置稅優惠政策引導來促進小排量汽車消費,無疑對節能減排、拉動需求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同時,在減稅讓利于民的大背景下,目前在包括汽車消費在內的各環節,消費者需要擔負的稅負都相對較高,增加了老百姓的負擔。因此,購置稅優惠政策可通過合理的減稅,降低消費者購車支出,真正做到讓利于民。
稅務工作者吳睿鶇在其發表于中國網的一篇文章中指出,近兩年來受惠于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車購稅減征政策,目前我國汽車工業市場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低排量品種市場比重越來越大。他建議,因此從節能減排、刺激內需等多角度綜合考量,政府不妨將“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車購稅減半”的政策延續下去,最好搞成“終身制”。
小排量汽車的潛在購買者劉偉和他的銷售顧問雖然身處市場的兩端,但是他們都在密切關注著購置稅減免的政策動向,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期待,那就是將現行的優惠政策延續下去。(文中部分人物為化名)
首席記者 邱瑾玉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