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持續發力久久為功——省人大常委會機關素質提升活動三年回眸
通訊員 張孝峰
“素質提升”,在省人大常委會機關成為高頻熱詞,已經三年。
三年來,針對機關干部隊伍整體活力不足、能力素質亟須提升的問題,圍繞服務常委會優質高效履職,采取漸進式深化拓展和鞏固提高的方式,省人大常委會機關黨組在處級及處級以下干部中開展了為期三年的素質提升活動,取得良好成效。
強化“五種意識”、增強“五種素質”、提高“五種能力”、建設“五支隊伍”、創建“六型機關”
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明確要求,教育引導機關干部增強政治素質、道德素質、理論素質、法律素質和業務素質,強化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創新意識、協作意識和形象意識,提升組織協調能力、調查研究能力、辦文辦會能力、工作執行能力和服務保障能力,建設立法工作隊伍、監督工作隊伍、代表工作隊伍、服務保障隊伍、黨務工作隊伍,創建學習型、廉潔型、服務型、創新型、法治型、效能型機關,克服干部本領恐慌,著力提升干部綜合素質、增強實際工作能力、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切實為省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履職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根據總體目標,每年突出一個重點,2014年突出學習培訓,2015年突出教育管理,2016年突出鞏固提升,整個活動環環相扣、有序推進。每年年初,機關黨組都要針對當年的素質提升活動發出實施意見和推進表,要求機關各部門結合各自實際,抓好落實。
集體學習與個人自學相結合、理論學習與實踐鍛煉相結合、業務競賽與政策推動相結合
2014年2月27日,機關全體干部聽取了省人大常委會秘書長、機關黨組書記張緒勝主講“關于素質提升的幾個問題”。這是素質提升活動舉行的首場講座。由此,素質提升活動帷幕拉開,精彩節目接連登場,以各種方式加強學習成了機關每個干部的日常功課。
“請進來、走出去”,干部在職培訓學習多形式開展。先后邀請全國人大、省委黨校、省行政學院16名相關領導和專家在機關舉辦26場輔導講座,在平涼、慶陽和隴南舉辦了3期全省人大系統和機關干部培訓班,在浙江大學舉辦了為期10天的綜合素質提升培訓班,2017名全省人大系統和80名機關干部參加各專委會組織的業務培訓,13名機關干部參加了省委黨校、省行政學院組織的學習。據統計,機關組織參加各類外出學習培訓達185人次,受訓比例達到85%。
注重增強學習實效,積極搭建平臺載體
三年來,在省直機關工委的效能測評中,省人大常委會機關分別獲得了1個第一名、2個第二名。
機關先后選派15名干部到聯系村掛職鍛煉、擔任村支部第一書記或幫扶工作隊隊長,選派18批次、247人次干部到聯系村駐村幫扶,人均天數年均達到15天以上。機關連續3年獲得雙聯行動“民心獎”,辦公廳被評為2015年度全省駐村幫扶工作先進集體。
先后9批次組織機關530多人次黨員干部職工前往“兩當兵變”紀念館和兵變舊址、陜甘邊革命根據地、八路軍蘭州辦事處紀念館、蘭州監獄等地,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和廉政警示教育。
先后舉辦機關“道德講堂”23期,組織黨員志愿服務活動21批600余人次,以身邊人說身邊事、身邊人教育身邊人,不斷傳遞正能量。積極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組織機關志愿者開展看望獨居老黨員、關愛孤殘兒童和社會弱勢群體、地方法規立法宣傳等志愿服務活動22批次600余人次。
干部學風作風的轉變和素質能力的提升,帶來的是常委會履職水平的持續走高
通過3年的素質提升活動,機關干部的能力素質得到了顯著提升,工作作風進一步轉變,無論是為服務常委會履職的各項本職工作,還是完成省委和常委會黨組交辦的重點工作,都能夠優質高效有序地完成。《甘肅省公眾參與制定地方性法規辦法》成為國內首部引導、鼓勵和規范公眾參與立法活動的專門性地方性法規。《甘肅省廢舊農膜回收利用條例》成為創制性立法、發揮人大在地方立法中主導作用的典范。繼續深入推進的雙聯“人大代表在行動”活動已成為甘肅人大工作在全國叫得響的品牌。遍布全省各地的“人大代表之家”,已經成為各級人大代表閉會期間依法履職、發揮作用的有效平臺。受到全國人大常委會及省委充分肯定的“平涼經驗”的總結提出,“12345”強基固本工程的推廣,在加強鄉鎮(街道)人大工作,形成全省人大工作整體合力上已經邁出堅實步伐。深入貫徹省委人大工作會議精神,經過試點,“定西做法”在全省生根開花,全面推廣。這些重點工作的深入推進和深化拓展,常委會機關均采取定人、定任務、定課題的辦法,有意識地給干部出題目、提目標、壓擔子,使干部通過參與機關重要工作,在“經一事、強一能”中積累經驗、增長才干、拓寬視野、豐富閱歷。
持續發力,久久為功。素質提升永遠在路上,永遠沒有休止符。今后,省人大常委會機關將在學習培訓、實踐教育、崗位鍛煉、聯系溝通等方面持續發力,鞏固擴大活動成果,實現常態化和制度化,使機關干部的能力素質和機關的整體工作得到新提升。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