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拍天水唯一留存的“老妓院”
(資料圖片,來自網絡,與本文無關)
怎么,想去逛逛?好,請跟我來----
對,與伏羲廟一墻之隔,這當初的建造者真牛,也不怕惹了伏羲爺。
像炮樓?嘿嘿,可不是嘛!
現在看,大門其實也很普通。
據一些周邊的老人們講,曾經這里的主人姓曹,也是原大同路妓院的老板。由于寶天鐵路工程局外地人多,加上經濟條件較好。因此有著商業(yè)頭腦的曹老板抓住這一商機,在工程局附近的大巷道,又建了這所妓院,從而賺取那些鐵路工人的錢。
這是一座土木結構的兩層樓三合院。
院南側為攔水墻。
樓上北房有6間,東西房各3間。每間房孑開有一豎長形窗戶。
設計中院里廚房、水井、廁所等生活設施一應俱全。
原來的大門堅固,門洞內有瞭望窗口。
整個建筑看上去占地面積并不大,但設計上十分合理,布局小巧玲瓏,結構緊湊。據此規(guī)模推算,若開門營業(yè)應能容留妓女10多人。
但讓曹老板沒想到的是,房子建成后不久,天水就解放了,這妓院自然也就開不成了。是呵,站在走廊上抬頭就能看見伏羲爺的廟的地方,哪能容你弄個這種營生?投資失敗!這也應該叫“不可抗力”吧?
聽說曹老板解放后去了蘭州,50年代私房改造時院子改為公有,歸秦州區(qū)房管局管理,租給了居民。
據說改開后落實政策,因曹本人已去世,應退給他的后裔,但他的兒子不想要,只好仍由房管所代管理,租給居民。唉,也許冥冥之中早有安排,這地兒它就不是曹老板家可以擁有得了的。
好,說完"傳說”咱接著再轉轉看看。在院子的東北角是樓梯。
樓梯狹窄而且較陡。當初設計時,估計應是按"會所"設計,只服務少量"白領"人士的吧?
走廊上的欄桿似乎也很"弱不禁風,"很細的感覺,設計中的客人應該很"文明"的。呵呵!
房子門窗都很小,房間從外面看上去也很小,似乎放入一張床后也就沒有多少地方了。倒是符合"營業(yè)需要"的一種建筑設計,只是苦了后來入住過日子的居民。
鐵絲上的肉皮好像曬了很久了,歷史似乎和曹老板開了個玩笑,那些設計時想好的胭脂香味呢?
二樓上好像只有一間東房住著人的
其余的門緊鎖著,鎖上落滿灰塵。
這是忘記帶走的一串紅辣椒嗎?
其余的門緊鎖著,鎖上落滿灰塵。
這是忘記帶走的一串紅辣椒嗎?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