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交通保障——甘肅省“十三五”交通運輸發展規劃解讀
記者 嚴存義
省政府辦公廳日前正式印發了《甘肅省“十三五”交通運輸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對未來五年全省公路、民航、水路、郵政和城市客運等做出了戰略部署。
“《規劃》既總結了全省‘十二五’時期交通運輸發展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又明確了‘十三五’時期交通運輸發展的思路、目標及重點任務,這是指導今后五年全省交通運輸發展的重要綱領性文件。”省交通運輸廳負責人這樣說。
從“瓶頸制約”到“基本適應”:我省交通發展階段性特征凸顯
“十二五”時期,是我省交通運輸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規劃》從宏觀的角度對全省交通運輸發展階段性特征做出了客觀判斷,即經過多年的發展,全省交通運輸發展實現了從“瓶頸制約”到“基本適應”的重大躍升,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民生改善、城鎮化建設、擴大開放等起到了重要促進作用。
“十二五”以來,省委省政府把發展交通運輸放在“3341”項目提升工程、“1236”扶貧攻堅等重大決策首要位置,特別是從2015年起舉全省之力實施“6873”交通突破行動,開啟了全省交通運輸發展新征程,交通運輸戰略地位得到了顯著提升,交通基礎設施條件顯著改善。
業內人士指出,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加快和運輸經濟的持續發展,帶動了建材、能源、消費等相關領域和配套產業發展,對增加有效投資、化解過剩產能、促進產業升級、增加群眾就業的支撐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十三五”期間,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也是加快推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促進行業轉型升級發展的攻堅期。今后5年,我省交通運輸發展將凸顯新的階段性特征,即:綜合交通基礎設施加快成網、各種運輸方式加速融合發展、客貨運輸需求結構加速調整、交通新業態不斷涌現、改革創新成為重要發展動力等。這些新特征,一方面體現我省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加快推進交通轉型發展;另一方面體現我省交通發展實現從“瓶頸制約”到“基本適應”重大飛躍后,更加注重交通運輸結構調整和融合發展,不斷提升交通運輸服務水平和能力。
實施“六大工程”,促進道路互聯互通
根據《規劃》安排,“十三五”期間全省交通運輸固定資產投資將達到7000億元。到2020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暢通高效、綠色智能、群眾滿意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為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有力的交通運輸保障。
《規劃》提出,未來5年交通運輸業將聚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實施和完善綜合運輸通道、公路暢通、航路廣通、水路開通、郵路融通、樞紐互聯“六大工程”,建成功能配套、安全便捷、綠色智能的交通骨干網絡。
——完善綜合運輸通道。立足我國向西開放以及跨區域合作的要求,基本建成溝通亞歐大陸腹地、連接東西、輻射周邊省區的“兩橫七縱”綜合運輸通道,形成對外高效銜接、對內通達順暢的發展軸線和國際、省際以及城市群的交通快捷走廊。
——實施公路暢通工程。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目標,實現縣縣通高速、鄉鎮通國省道、村村通瀝青或水泥路、省際出口公路暢通、口岸公路暢通的“五通”目標。新建高速公路3700公里以上,新(改)建普通國省道約12000公里,新建農村公路約62000公里,到2017年實現100%的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
——實施航路廣通工程。大力發展支線航空和通用航空,不斷完善航線網絡,努力構筑連接國際、通達全國、覆蓋全省的空中通道。到2020年,全省民用機場力爭達到12個,實現市州民航服務全覆蓋、縣級城市單元覆蓋率達到85%;開通航線力爭達到160條,國內通達城市達到85個,國際(地區)通航城市達到20個。
——實施水路開通工程。以打造服務全省經濟發展的“黃金水道”和少數民族地區群眾脫貧致富的“惠民航道”為重點,切實加大地區性重要航道和港口建設,促進內河水運事業加快發展。到2020年,全省內河航道通航里程力爭突破1000公里。
——實施郵路融通工程。推動郵政和快遞處理中心等基礎設施與鐵路、公路、民航樞紐同步規劃、同步建設,促進郵政和交通節點設施融合,完善全省郵政融通基礎網絡。到2020年,郵政普遍服務實現“鄉鄉設所、村村通郵”,建制村直接通郵比例基本達到100%。
——實施樞紐互聯工程。加快構建以蘭州—白銀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與天水、酒泉—嘉峪關、平涼—慶陽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為核心,以張掖、金昌—武威、臨夏、合作、定西、隴南、敦煌等地區性交通樞紐為支撐,以縣鄉集散性樞紐為基礎的“一主三副、多極多點”綜合交通樞紐體系,在全國以及“一帶一路”戰略格局中的樞紐地位顯著增強,運輸組織效率和服務品質全面提升。
提升運輸服務供給能力,打造運輸服務轉型升級版
發展交通,最終目的是便民、利民、惠民,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交通保障。根據《規劃》安排,“十三五”時期我省交通行業將進一步加強交通運輸服務能力建設。到2020年,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客車比例達100%,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上城市公共交通站點500米覆蓋率達到100%。
同時,大力加快信息技術與交通運輸行業的深度融合和創新發展,推動智慧交通建設。到2020年,重點區域內城市間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率達到100%,“互聯網+”與交通運輸深度融合,實現信息服務“一點通”,公眾出行“一卡通”,服務監督“一號通”。
此外,把安全理念貫穿于交通運輸建設、養護、運行、管理全過程,推動平安交通建設。到2020年,一般災害情況下公路應急救援到達時間不超過2小時、一般災害情況下公路應急搶通時間不超過12小時,內河干線重要航段應急救援到達時間不超過30分鐘,做到交通應急保障充分有力。
省交通運輸廳有關負責人認為,通過提升交通運輸服務供給能力,打造運輸服務轉型升級版,最終形成多方式可選、深層次融合、換乘便捷的客運服務網絡,形成高效、經濟、可靠、便利的現代貨運體系,提高人民群眾滿意度和認可度。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