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立足新起點實現新跨越——2016甘肅百萬職工技能素質提升活動紀實
5月8日蘭州鐵路局機務系統職工技能競賽現場。
2016是“十三五”開局之年。
地處西北的甘肅,早早感受到濃濃春意。1月21日,甘肅召開全省百萬職工職業技能素質提升活動總結表彰大會,吹響了動員職工“建功十三五”的集結號。
表彰會上,甘肅省委副書記歐陽堅代表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了甘肅省百萬職工職業技能素質提升活動開展以來取得的成績。
歐陽堅要求,廣大職工要堅定理想信念,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新理念,不斷提升素質技能;積極投身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爭做“創新能手”,爭創“創新示范崗”和“創新型企業”,打造發展新引擎,增強發展新動力。各級工會組織要與時俱進、改革創新,著力推動職業技能培訓、技能競賽和安全生產,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更多優秀技術人才,把全省百萬職工職業技能素質提升活動做大做強做優。
甘肅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總工會主席李慧表示,要進一步發揮好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作用,發揮班組在企業創新中的基礎性作用,激發廣大職工創新創造熱情,全面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知識型、技術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為全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證。
以職工技能競賽為龍頭的百萬職工技能素質提升活動,是甘肅工會工作的“傳統品牌”。12年來常賽不衰、常辦常新,形成了“三百六十行,行行設賽場,人人都參與”的局面,使一大批技術精英脫穎而出,崇尚技能、掌握本領、爭做“大國工匠”在職工中蔚然成風。
“十三五”精彩開局,甘肅省的經濟社會發展又站在新的起點,面對速度換擋、結構調整、動力轉換的新狀態、新格局、新階段,走過12年的百萬職工技能素質提升活動,也承載著新期待、新使命、新責任。
6月17日甘肅省隴南市農民工茶葉技能競賽現場。
甘肅省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百萬職工職業素質提升活動組委會主任劉為民說:“要按照‘十三五’規劃對職工群眾和工會工作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圍繞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整合資源手段和工作力量,在擴大參與面、增強吸引力、調動積極性、提高實效性上下功夫,在奮力開拓工會工作的新局面中努力踐行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的要求,打造百萬職工職業技能素質提升活動的升級版。”
鋪設寬廣跑道,搭設“金藍領”成長階梯——
“創”字引領打造職工技能大賽升級版
“百萬職工技能素質提升活動是工會服務于經濟建設最直接的工作。要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不斷創新工會工作的方式、方法,找準動力之源,鋪設寬廣跑道,創造出社會、企業、職工利益的最大公約數。”
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甘肅工會準確把握地方、產業、企業基層工會的工作特點,找準職工的所思、所愿、所盼,注重頂層設計,完善組織實施的手段,加強協調和調動各方關系的能力,推動目標管理責任制,持續掀起職工技能素質提升活動的熱潮。
2016年1月13日,甘肅省政府辦公廳簽發了本年度的第3號文件——《百萬職工職業技能素質提升活動工作方案(2016年—2020年)》。據了解,這是全國各省市中最早發出的有關未來5年職工素質工程的政府性文件。
在這份由甘肅省總工會牽頭起草,聯合人社、工信、科技、國資委共同制定的文件中,明確提出“緊盯努力實現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緊盯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總體部署,加大技能培訓力度,提升職工技能水平,夯實安全發展基礎,突出技術創新實效,團結動員廣大職工為全面實現‘十三五’規劃目標創先爭優、建功立業。”
7月18日甘肅省監獄系統罪犯勞動改造崗位業務能力競賽頒獎現場。
開局昭示未來,創新拓展新途——甘肅工會按照時代發展的新要求,“創”機制、“創”規模、“創”效益。重新挖掘企業和職工參與的動力之源,不斷優化激勵措施,從晉升技術等級、兌現工資福利待遇、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等方面,全面調動企業和職工兩個積極性。同時推動各地區、行業、企業根據實際,在職稱晉升、津貼補貼等方面制定出臺進一步的鼓勵政策。
通過“創”字引領,甘肅省各級工會在省總工會的統一部署和運籌下,把職工技能素質提升活動的紅旗插在每一生產崗位上。
沿著雙向八車道的高速公路,從蘭州老城區駛入蘭州新區,首先進入視野的便是一排排壯觀的現代化廠房——這里便是中國裝備制造功勛企業蘭石集團的所在地。
遷入蘭州新區僅僅1年多的蘭石集團,在2016年圍繞企業生產任務,積極申辦省級、市級和冶金機械系統一、二類職工技能大賽,并組織實施數控車工、鉗工、冷作工、電焊工等70多項企業勞動競賽,職工參與人數達6000多人。圍繞實現“雙百億”經營目標,開展個人崗位達標達產賽;圍繞拓寬產品領域和產業鏈拉長需求,瞄準生產經營主要環節開展賽工作態度、賽節能降耗、賽安全生產、賽工時指標、賽產品質量、賽技術創新等“六賽”活動,在促進企業經濟提質增效、轉型發展中充分展示主力軍的風采。
蘭石集團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白鳳剛說:“在許多企業感嘆高技能人才后繼乏人的時候,一批九零后的技師、高級技師已經通過技能大賽脫穎而出,成為蘭石集團的生產骨干、技術標兵。”
緊隨持續掀起的職工技能大賽熱潮,蘭石集團工會牽頭不斷從制度上健全企業的人才工程建設,出臺和完善了導師帶徒制度、人才工程實施辦法、加快工程技術人才引進培養工作指導意見、技師高級技師考評管理辦法、技術工人就業準入制度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管理辦法、員工工作業績考核辦法、人力資源管理評價辦法等一系列人才引進、培養、激勵、使用制度和辦法,創造出獨具特色的蘭石技能人才文化。
今年以來,地處甘肅中部的武威市,傳統工業面臨“深度調整”壓力,而以“設施農牧業+特色林果業”為主體的新型富民產業卻異軍突起,成為決定全市未來發展的“一號工程”,原有產業工人和農民工向新型富民產業領域集中。在這種深度的結構調整面前,工會工作也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
武威市總工會直面挑戰,用勞動競賽的“協奏曲”盤活當地工會工作的一盤棋。用武威市總工會常務副主席陳福萍的話說:“既要演好‘獨奏’,更要彈響‘協奏’,通過競賽讓工會各項重點工作捏成‘拳頭’,全面釋放基層工會的活力、魅力和吸引力。”
截至10月中旬,持續近半年的系列勞動競賽在甘肅武威市圓滿收官,諸多競賽項目令人耳目一新:農機技能大賽完成了一次全市40多萬套(臺)農機設備的“大檢閱”;在各企業車間班組間開展的無殼瓜籽良種篩選賽、食用菌接種賽等一系列特色競賽活動讓大批農民工中的“工匠級”人才脫穎而出。
與此同時,以競賽為突破口,將基層工會組建、規范、服務工作同步推進,使工會工作各項職能與富民產業的興起實現“無縫對接”。
用勞動技能競賽推動工資集體協商。武威市總工會放手讓各企業車間“自選動作”,圍繞企業經營“點單式”選擇競賽項目,并以競賽成果和全員勞動效率的提升為基礎開展工資集體協商,推動了企業效益和職工工資同步增長。
和武威工會一樣,甘肅14個市州、86個縣區總工會和各產業(系統)工會,都將舉辦技能大賽作為自己的“看家本領”,推動以技能大賽為龍頭的百萬職工職業技能素質提升活動走進各企事業單位和車間班組。各級工會組織也在推動“行行練絕活、人人比絕技”的同時,將工會開展的精準扶貧、建功立業、素質提升、班組創新、健康幸福等“十大行動”全面推進。
8月3日甘肅省“蘭州軌道杯”軌道交通職工技能競賽開幕式現場。
[1] [2] [3] 下一頁 尾頁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