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首頁 > 傳真 > 正文

    中國扶貧基金會2016“善行100·溫暖行動”走進隴西 225個愛心包裹幫山里娃溫暖過冬(圖)

    原標題:中國扶貧基金會2016“善行100·溫暖行動”走進隴西 225個愛心包裹幫山里娃溫暖過冬

    中國甘肅網12月28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道 (記者 彭維國 實習生 唐倩 文/圖) 12月26日到27日,隴原大地氣溫驟降,隴西的鄉村學校里卻彌漫著一股暖流。來自全國各地27所高校的大學生志愿者來到這里,給鄉村學校的孩子們送來了愛心包裹,幫助孩子們溫暖過冬。此次活動是由中國扶貧基金會舉辦的2016“善行100·溫暖行動”,大學生志愿者們在帶來225個溫暖包的同時,還對貧困學生家庭進行了探訪,深入了解了西部貧困鄉村學校的現狀。

    愛心包溫暖225名隴西鄉村孩子

    12月26日,地處隴中大山中的大河九年制學校和永吉小學像過節一樣,師生們早早到校,迎接來自遠方的“親戚”——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學生志愿者,他們中有東北的,有北京的,還有廣東、海南的,他們是中國扶貧基金會“善行100”的志愿者代表。記者跟隨志愿者們來到大河學校,一進校門就被撲面而來的熱情所包圍,全校師生在大門口歡迎志愿者,附近村莊的鄉親也前來迎接。

    這些志愿者都是第一次來隴西,在縣扶貧辦、教育局等單位協助下,志愿者們舉行了2016“善行100·溫暖行動”愛心包裹發放儀式,給大河學校和永吉小學發放了225個溫暖包,溫暖包中有羽絨服、圍巾、手套、護膝和坐墊等御寒物品。

    據中國扶貧基金會工作人員李燃炬介紹,“善行100”項目于2011年啟動,為中國扶貧基金會的一項大型志愿者活動。該活動倡導大學生志愿者利用周末到郵局和商超等場所開展公益宣傳和勸募,匯聚全社會愛的力量,關愛貧困地區小學生。目前,已有全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80個城市151所高校的逾5萬名志愿者參與。

    27所高校的大學生志愿者走訪貧困學生家庭

    為了進一步了解貧困學生的情況,51名志愿者和部分高校老師在扶貧基金會工作人員帶領下入戶探訪,大家分組走訪了10個家庭。記者跟隨扶貧基金會工作人員劉寧波帶領的第四組入戶探訪,這組志愿者有貴州財經大學的龍橋兵、河北大學的石延陽、臺州學院的沈鈺瀛等人。大家在黃土路上走了6公里,來到云田鎮安家嘴村蒲家門社。這是一個位于干旱山梁上的小村落,一進村,志愿者們就被水窖、土炕所震撼,這些是他們前所未聞的。

    第四組志愿者走訪的是大河小學一年級學生小旭的家。這個小女孩是個孤兒,由大伯和奶奶撫養,平常上學期間租住在

    學校附近,由奶奶照顧。孩子的大伯武海軍說,小旭的父親在她兩歲時不幸身亡,其后母親改嫁,小旭一直與他生活在一起。他有兩個孩子,一個在上高中,一個剛剛大學畢業,全家人的生活就靠他和妻子打工、種地的收入。為了改善經濟狀況,前年他籌錢辦了一個養羊場,但由于市場不景氣,投進去的錢全虧了。今年天旱,他家種的莊稼基本絕收。現在,他主要在縣城建筑地工打工賺錢。

    志愿者問,如果將來小旭考上中學、大學,會繼續學業嗎?武海軍苦澀地笑著說:“他父親不在了,我得好好照顧她。如果小旭能考上,我們會盡力供她上學。”

    孩子們填寫回音卡祝福愛心人

    除了給小學生們發放包裹以外,大學生志愿者們還帶來了“一堂課”和游園會,課程內容包括繪畫、書法、地理、手工折紙、安全教育等,孩子們也給志愿者們表演了節目,短短的游園聯歡會活動給孩子們帶來歡樂。收到愛心包裹后,孩子們給那些沒見過面的捐贈人填寫了回音卡,并且寫上了祝福語。

    溫馨提醒

    這些物品請別捐給福利院的孩子們

    近幾年,兒童福利院成為很多公益團體的重點救助對象,他們給福利院送錢送衣送食物送玩具。然而,溫暖有時候會帶來麻煩,福利院的工作人員呼吁,有些“愛心物資”,請不要捐給我們的孩子們。見習記者張蓉

    首先,別給兒童福利院的孩子們送垃圾食品。蘭州市兒童福利院孩子們的一日三餐和額外加餐都由營養師和食堂進行特別配制,因此并不需要社會捐助的一些食品,尤其是薯片、膨化食品、糖果、果凍、餅干、飲料等。這些食品對孩子們的健康不僅無益,反而會增加監護難度,甚至帶來危險,比如吸入鼻腔、堵塞呼吸道等。另外,還有一部分商人將一些快要過期的食品拿來做慈善,這更要拒絕。

    第二,舊衣服舊玩具也謝絕捐贈。福利院的孩子們情況特殊,體質相對較弱,很容易感染病菌,遭受疾病的侵襲。孩子們過著集體生活,一個病倒了,其他的也存在感染的風險。而目前,大多數的兒童福利院都沒有專門的大型消毒設備,僅對舊衣服舊玩具的處理就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另外,兒童福利院的孩子們因為身心缺陷,不具備使用玩具能力的占極大比重,而體型很小的玩具有時候會被他們當成食品吞食,帶來安全隱患。他們更需要的是紙尿褲、洗護用品等東西。

    第三,不要見到孩子就給他們送東西。“我們的孩子雖然基本都存在各種類型的身體缺陷,以腦癱兒居多,但是我們并沒有放棄對他們的引導和教育。有的客人一見到孩子就給他們送東西,久而久之會縱容孩子養成很多壞毛病,一見人就伸手要東西,將來他們要走出福利院到社會上生存,這種行為必須杜絕。”蘭州市兒童福利院的看護員王女士說。

    最后,兒童福利院呼吁愛心人士的關注,但是也謝絕三五成群的參觀。相對來講,福利院更加需要專業的康復理療師、孤殘兒心理咨詢師,需要理論知識夯實及其他專門從事相關問題研究的專業人士。比如,一部分身體條件相對較好的孩子會被挑出來接受康復理療師的專門訓練,希望他們將來可以做到生活基本自理,而優秀的康復師卻很難尋覓,具備專業技能的一般不會選擇在兒童福利院工作,因為薪酬和發展前景都并不樂觀。

    對于帶著孩子或者學生前來兒童福利院進行交流的家長與老師,福利院基本是拒絕的。“拿這些從小因為身體缺陷被父母遺棄的孩子,來教育他們的孩子懂得珍惜幸福的生活,這不公平!”蘭州市兒童福利院的工作人員李女士說。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