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首頁 > 傳真 > 正文

    蘭州公安局長上街參加電信網絡詐騙宣傳活動

    中國甘肅網12月31日訊 (特約記者 魏立武 張雪山 文/圖) 12月31日,在2017年元旦來臨之際,為了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財產安全,讓市民群眾度過一個安全祥和的節日,蘭州市公安局在張掖路步行一條街和東方紅廣場組織開展預防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集中宣傳活動。省公安廳副廳長、市公安局局長肖春,市公安局副局長田俊鋒、于奕,市公安局黨委委員、辦公室主任姚俊源到現場參加宣傳活動,向群眾散發宣傳材料,講解預防電信網絡詐騙知識。

    當天上午,天氣十分寒冷。在張掖路和東方紅廣場兩個宣傳點,蘭州市公安局設立了醒目的紅色拱門,懸掛印有“2017預防電信網絡詐騙宣傳活動”字樣的標語橫幅,擺放多塊“預防電信詐騙犯罪”為主題的展板,有圖文并茂的案例,有淺顯易懂的溫馨提示;一位女民警用清脆洪亮的聲音反復廣播預防電信網絡詐騙的相關知識;警容嚴整的民警向過路群眾散發《2016騙局大匯總》、《利用偽基站發送虛假短信進行詐騙》、《防騙識騙基本常識和方法》和《預防電信詐騙犯罪宣傳彩頁手冊》等宣傳材料,向群眾耐心講解預防電信詐騙的常識,教他們如何防范的上當受騙的竅門。身著筆挺警服的市公安局局長肖春頂著寒風與民警一道,和顏悅色地向過往的老人、婦女兒童和學生等市民群眾分發宣傳材料,并反復叮嚀:“大家要多了解預防電信網絡詐騙的知識,以后接到要求打錢的電話,可千萬不要相信,要及時向公安機關反映情況,避免上當受騙。”當天的宣傳活動中,蘭州警方共向群眾散發宣傳材料3萬余份,擺設宣傳展板16塊。

     相關鏈接

    近年來,電信詐騙犯罪活動猖獗,被騙案件高發,上當受騙的群眾不僅在經濟上蒙受重大損失,同時也給正常生活和家庭和睦帶來難以彌補的影響。隨著互聯網、通信網絡不斷發展,不法分子利用電話、網絡、郵寄快遞、偽基站等現代通訊技術和網絡結算方式實施詐騙的犯罪活動也呈逐年上升趨勢,他們冒充公檢法、社保局、謊稱包裹、購車退稅、銀行卡被盜刷給廣大群眾帶來了巨大財產損失!

    蘭州警方在此呼吁各位市民伸出你的雙手,共同參與到防范網絡電信詐騙的活動中來,擦亮眼睛,不留貪心,增強識別和防范的能力。

    一、電信詐騙是指犯罪分子通過電話、網絡和短信方式,編造虛假信息,設置騙局,對受害人實施遠程、非接觸式詐騙,誘使受害人給犯罪分子打款或轉帳的犯罪行為。

    二、電信詐騙發生在蘭州的常見手段有:

    1、冒充社保、醫保、銀行、電信等工作人員。以社保卡、醫保卡、銀行卡消費、扣年費、密碼泄露、有線電視欠費、電話欠費為名,以自己的信息泄露,被他人利用從事犯罪,以給銀行卡升級、驗資證明清白,提供所謂的安全賬戶,引誘受害人將資金匯入犯罪嫌疑人指定的賬戶。

    2、冒充公檢法、郵政工作人員。以法院有傳票、郵包內有毒品,涉嫌犯罪、洗黑錢等,以傳喚、逮捕、以及凍結受害人名下存款進行恐嚇,以驗資證明清白、提供安全賬戶進行驗資,引誘受害人將資金匯入犯罪嫌疑人指定的賬戶。

    3、以銷售廉價飛機票、火車票及違禁物品為誘餌進行詐騙。犯罪嫌疑人以出售廉價的走私車、飛機票、火車票及槍支彈藥、迷魂藥、竊聽設備等違禁物品,利用人們貪圖便宜和好奇的心理,引誘受害人打電話咨詢,之后以交定金、托運費等進行詐騙。

    4、冒充熟人進行詐騙。嫌疑人冒充受害人的熟人或領導,在電話中讓受害人猜猜他是誰,當受害人報出一熟人姓名后即予承認,謊稱近期將來看望受害人。隔日,再打電話編造因賭博、嫖娼、吸毒等被公安機關查獲,或以出車禍、生病等急需用錢為由,向受害人借錢并告知匯款賬戶,達到詐騙目的。

    5、利用中大獎進行詐騙。通過手機短信發送或通過互聯網發送。受害人一旦與犯罪嫌疑人聯系兌獎,對方即以先匯“個人所得稅”、“公證費”、“轉賬手續費”等理由要求受害人匯款,達到詐騙目的。

    6、利用無抵押貸款進行詐騙。犯罪嫌疑人以“我公司在本市為資金短缺者提供貸款,月息3%,無需擔保,請致電某某經理”,一些企業和個人急需周轉資金,被無抵押貸款引誘上鉤,被犯罪嫌疑人以預付利息等名義詐騙。

    7、虛構汽車、房屋、教育退稅進行詐騙。信息內容為“國家稅務總局對汽車、房屋、教育稅收政策調整,你的汽車、房屋、孩子上學可以辦理退稅事宜。一旦受害人與犯罪嫌疑人聯系,往往在不明不白的情況下,被對方以各種借口誘騙到ATM機上實施英文界面的轉賬操作,將存款匯入犯罪嫌疑人指定賬戶。

    8、利用銀行卡消費進行詐騙。嫌疑人通過手機短信提醒手機用戶,稱該用戶銀行卡剛剛在某地(如某某百貨、某某大酒店)刷卡消費某某某某元等,如有疑問,可致電某某某某某咨詢,并提供相關的電話號碼轉接服務。在受害人回電后,犯罪嫌疑人假冒銀行客戶服務中心及公安局金融犯罪調查科的名義謊稱該銀行卡被復制盜用,利用受害人的恐慌心理,要求受害人到銀行ATM機上進入英文界面的操作,進行所謂的升級、加密操作,逐步將受害人引入“轉賬陷阱”,將受害人銀行卡內的款項匯入犯罪嫌疑人指定賬戶。

    9、虛構綁架、出車禍詐騙。犯罪嫌疑人謊稱受害人親人被綁架或出車禍,并有一名同伙在旁邊假裝受害人親人大聲呼救,要求速匯贖金,受害人因驚慌失措而上當受騙。

    10、QQ聊天冒充好友借款詐騙。犯罪嫌疑人通過種植木馬等黑客手段,盜用他人QQ,事先就有意和QQ使用人進行視頻聊天,獲取使用人的視頻信息,在實施詐騙時播放事先錄制的使用人視頻,以獲取信任。分別給使用人的QQ好友發送請求借款信息,進行詐騙。

    11、虛構重金求子、婚介等詐騙。犯罪嫌疑人以張貼小廣告、發短信、在小報刊等媒體刊登美女富婆招親、重金求子、婚姻介紹等虛假信息,以交公證費、面試費、介紹費、買花籃等名義,讓受害人向其提供的賬戶匯款,達到詐騙的目的。

    12、利用“偽基站”群發虛假短信鏈接詐騙。不法分子通過“偽基站”偽裝成10086、95533、95588等號碼群發詐騙短信,以“積分兌換現金”、“網銀升級”、“實名認證”等方式誘騙下載安裝木馬病毒或登錄釣魚網站,盜取銀行賬號、密碼、驗證碼等盜刷資金,進行詐騙。

     三、防范方法

    電信詐騙案件不外乎分為“天上掉餡餅”和“天上降災禍”兩類,主要是利用受害人趨利避害的心理行騙,因此要做好防范,最關鍵是以下五個方面:

    首先要“懂常識”:了解有關部門的工作程序。如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公安機關、檢察機關、法院在偵查辦案中都不會通過電話進行案情詢問、要求群眾轉賬等。

    其次要“不輕信”:無論遇到“天上掉餡餅”還是“天上降災禍”,首先第一反應是不輕信。不輕信一條短信、一個來電顯示、一個聲音、一個畫面。

    第三要“必核實”:不要抱有僥幸、怕麻煩心理,無論接到所謂職能部門、所謂親友的電話或短信等,都要核實對方身份和提及事件。

    第四要“說出來”:不要有自以為是的念頭,不要聽信對方威脅以及不要告知親友的說法。遇事要說出來,要多與親戚、朋友訴說、商量,或者直接與相關部門說明情況,核實信息。

    第五要“口風緊”:有些犯罪嫌疑人能通過網絡或其他非法途徑獲取受害人本人或親友的電話、姓名等信息,用以強化其騙術的可信度。因此市民日常生活中要養成保密意識,把好口風,不要輕易將本人的家庭資料、家庭情況、銀行卡號及密碼等向他人透露。

    同時,要注意避免個人資料外泄,對不熟悉的金融業務盡量不要在ATM機上操作,應到柜面直接辦理。切勿相信“銀行賬戶涉及犯罪”等謊言;不要輕信陌生電話和短信。當接到疑似詐騙電話或短信時,要注意核實對方身份,尤其是對方要求向指定賬戶匯款時,不要輕易匯款,應第一時間告知家屬商量解決或咨詢公安機關;公安部門不可能提供安全賬戶,更不會指導您轉賬、設密碼;不因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違法短信的誘惑,無論什么情況,都不向對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銀行卡等情況;接到陌生電話、短信或不良信息,要主動向屬地公安機關或電信監管部門舉報。

    在各種詐騙犯罪中騙子的目的是騙錢,而最終將是通過銀行轉賬、銀行卡轉賬的形式達到騙取錢財的目的。所以無論犯罪分子如何花言巧語、危言恐嚇,一定要堅守“不聽、不信、不轉賬、不匯款”的原則,只要堅守“四不”原則底線,就能夠避免上當受騙,造成損失。

    防范電信網絡詐騙有妙招,簡單的說就是“三不”:不信、不理、不匯款。記住,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更不會天上掉餡餅。如果不幸受到損失一定要第一時間撥打110報警,同時保存好相應的各類證據。

    最后,為加強自我防范意識,我們為大家整理出了一則防騙小口訣:

    電話欠費傳票抵,騙子伎倆君莫理;

    虛擬電話設陷阱,回撥號碼能問明;

    陌生電話勿輕信,銀行客服問究竟;

    飛來大獎莫驚喜,反復套錢洞無底;

    網絡購物君莫急,付款確認要仔細;

    Q Q視頻也有欺,發個錄像來騙你;

    網上交友要警惕,讓您匯款有貓膩;

    天上不會掉餡餅,退稅中獎是騙局。

    希望廣大市民朋友牢記在心,千萬不要成為電信詐騙的受害者。總之,做到不信不理不匯款,就不會有損失。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