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首頁 > 綜合 > 正文

    骨髓捐獻者許廣錄獲北京職工“榜樣家庭”、“幸福之家”榮譽

    骨髓捐獻者許廣錄獲北京職工“榜樣家庭”、“幸福之家”榮譽

     

    (記者常魁星  通訊員李寶忠賈新芝)“捐獻青春熱血,彩繪人生畫卷。許廣錄在全家人的支持下,捐獻了自己的骨髓,救助了其他家庭。他這種熱心公益,奉獻人間大愛的精神,值得所有人稱贊!”主持人話音未落,現場響起雷鳴般的掌聲。這是發生在3月2日下午,北京市總工會與北京職工婚姻家庭建設協會在世界花卉大觀園中國插花藝術博物館聯合舉辦的“家風的力量,幸福的榜樣”——首都女職工慶三八暨“幸福之家”頒獎典禮大會上的感人一幕。

      北京職工“幸福之家”評選活動由北京市總工會女職工委員會與北京職工婚姻家庭建設協會聯合舉辦,每年評選30個“榜樣家庭”和100個“幸福之家”。許廣錄家庭是北京城建系統此次唯一雙獲“榜樣家庭”和“幸福之家”的家庭。

    許廣錄,80后,北京城建七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成都龍樾灣項目部一名普通的安全員。2015年10月,對他來說意義重大,一個人的生命因他捐獻的骨髓而留存。這個30歲的小伙子祖籍內蒙,骨子里透著草原人的淳樸與善良。從大學期間就開始無償獻血,每年一次,從沒間斷過。正是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一次在學校有關造血干細胞的知識宣傳,讓他了解到骨髓捐獻的信息,并毫不猶豫的加入了中華骨髓庫。醫生在抽血時告訴他:“配型成功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真的配上了,那就是你倆修來的緣分。”他開始憧憬,是否真的會有這樣一個人,生命因我而得到延續,他姓甚名誰,他身在何方?

    2015年5月份的一天,他接到了成都市紅十字會的電話,告知他有位白血病患者的血型跟他初配成功,問他是否愿意做進一步檢測,他當然愿意,等這一天他等了兩年。接下來的日子,一切流程按部就班,做血型的高分辨率檢測和身體檢測,直到所有檢查都通過了,他心里的這塊大石頭才落地。

    他把這個消息告訴家人,父母沒有他想象中的反對跟顧慮,只為兒子豎起大拇指。

    當年10月22日,當他躺在手術臺上,沒有絲毫的害怕,由于規定要求,他不能了解到被捐獻者的信息,他猜測著他是男是女,他多大了,他的家人因為找到配型該有多高興,頓時覺得自己像英雄一樣躺在那里,兩個小時以后捐獻結束了。留院觀察一天,身體沒有任何不良反應,第三天,他就回到了工作崗位。

    他站在龍樾灣的樓頂,仰望天空,在天空的另一端,有個跟他非親非故,但他們“血脈相連”,為了那個他救助的人,為了那個救他的人,他們將一起在這片藍天下努力的活著。

    許廣錄生活在一個普通的職工家庭,奶奶趙惠英是一輩子的農民,父親許井平是北京城建七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的一名普通職工,母親宋玉霞是普通老百姓,兄弟許廣巍,從小都說他是哥哥我是弟弟(因為他倆是雙胞胎),還有他的弟媳婦孫蛟龍、妻子呂素穎、兒子許翔宇、侄女許思語,是幸福快樂的一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

    許廣祿說:我的父母從來沒有大吵大鬧過,給我最深的印象就是有什么好吃的,總是先問“媽吃了沒有”,爺爺和姥姥、姥爺都已經不在了,“子欲養而親不待”我想他們的體會肯定比我深。我和我兄弟從小沒少吵架,可是大了都知道還是有兄弟好,現在我們兩家人是最親的,每次都說你女兒就是我女兒,我兒子就是你兒子。如果說我這個家有什么秘訣,一代好媳婦十代好兒孫吧!因為我奶奶、母親、媳婦、弟媳他們在家的操持,才能使家庭和睦。父親和我、兄弟都是長時間不在家,半開玩笑的說家里都是“紅色娘子軍”。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要傳承下去,需要我們一代一代的為下一代做出榜樣。

    許多人認為捐獻造血干細胞是抽取脊髓,這完全是一種誤解。骨髓移植需要的是人體內的紅骨髓——造血干細胞。一個成年人的骨髓重量為3公斤,而一名供髓者只要提供不足10克的造血干細胞就能挽救一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骨髓是再生能力很強的組織,一般健康者捐獻造血干細胞后在十天左右即可補足所捐獻的干細胞數量。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充滿陽光。

    專欄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相關閱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