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棟(右)、惠英紅(中)和曾志偉 新華社發
城市快報報道 都說時下最受片方待見的,是那些能扛起流量的小花、小鮮肉,然而近日,無論是頻上熱搜榜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還是剛剛頒出的香港電影金像獎,都用事實證明,眼下的娛樂圈有點不按套路出牌。
戲骨不懼戲比人紅
最近,隨著《人民的名義》的熱播,一些戲骨級演員迅速獲得了觀眾的認可。無獨有偶,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結果剛剛出爐:惠英紅擊敗大熱門周冬雨,憑借《幸運是我》獲得最佳女主角獎。此外,林家棟獲得最佳男主角獎,曾志偉、金燕玲分別獲得最佳男配角獎和最佳女配角獎。值得一提的是,4位獲獎演員平均年齡已達58.5歲。
戲骨們的走紅,從一個側面折射出觀眾對高品質影視作品的渴求,畢竟對于那些充斥熒屏的偶像劇、仙俠劇來說,演員的顏值固然養眼,卻始終難以震撼人心。有網友總結道:“如今流量擔當各種亂入,要沒幾位戲骨撐場,各路影視劇真的會讓觀眾安全感為零。”
其實在演藝圈中,還有不少常年“戲紅人不紅”的演技擔當。例如,祖峰、段奕宏在影片《非凡任務》中的表演十分出彩,與他們“神級”的演技相比,此二人的人氣相對“低調”了許多。目前最走紅的戲骨,莫過于在《人民的名義》中飾演“達康書記”的演員吳剛了。眼下網友都熱衷于調侃他的歐式雙眼皮,但有誰知道,早在多部影視劇中成功塑造角色的吳剛,直到出演《王朝的女人·楊貴妃》時還鮮為人知,要不是被女主角范冰冰親自請上臺,他可能已經被主持人“自動忽略”了。在柏林電影節獲得銀熊獎的廖凡曾對記者表示:“其實我對出名獲獎這些事早已無所謂了,作為一名演員,能被大家記住你的戲才是最高榮譽。”
行業亂象誰之過
在當今演藝圈,對于演技派和小鮮肉之間的矛盾,最集中的討論總是落在片酬和藝德方面。本屆金像獎最佳女配金燕玲談及片酬問題時表示:“錢我從來不會計較的,但你必須讓我有戲演。”這一番話說出來,可能讓不少人對小鮮肉的“金錢觀”頗有微詞。
不過,早前也有業內人士指出,整個娛樂業都在急功近利地消費偶像新人的名氣,不顧作品質量投機買IP、趕制作,這是一個行業整體存在的亂象,不能單純歸咎于某位小鮮肉。其實多數圈內人都明白,演員只是整個產業中最被動的環節之一,固然新人要下苦功打磨演技,可制片方和劇組若能嚴把質量關,選擇恰當的演員飾演恰當的角色,這才是鍛煉新人演技的最佳方式。同時,年輕觀眾如果能把目光投向作品本身,今后的影視作品才有可能從討好粉絲刷流量逐步回歸到講好故事的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