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城市 > 吉林 > 正文

    吳剛:就算火了我也還是“非主流” 圖

    吳剛新片《六人晚餐》劇照

    每日新報報道  近日因《人民的名義》迅速走紅的“達康書記”吳剛,以平常心對待網紅新身份,該休假休假,該拍戲拍戲。說到最近的作品,吳剛在新片《六人晚餐》中從“市委書記”變身“下崗職工”。對于李達康的角色,吳剛表示“角色釋放得不夠”“沒演過癮”,如果有續集他一定接著演。但不管演什么,吳剛都說演員要“摸著心臟演戲”,才能進入角色的靈魂。

    吳剛是北京人藝演員,曾以話劇《嘩變》摘得中國話劇最高獎金獅獎、以《鐵人》摘得第27屆金雞獎最佳男演員獎,電視劇《潛伏》中的情報處處長陸橋山讓他更為觀眾熟知,真正令他迅速躥紅的是《人民的名義》里的耿直書記李達康。微博上關于他的表情多種多樣,彈幕上滿是要“守護達康書記的GDP”,贊美他的“歐式大雙眼皮”和“京州第一男模”的好身材。對于爆紅,吳剛表示要感謝年輕人的熱情,整個社會應該是年輕人的社會,他們推動整個的社會形態與審美,其實他們才是主流。他以平常心對待爆紅,照常去劇院演出,“人物是人物,生活是生活。我還是一如既往,該怎么工作還怎么工作。”

    吳剛還沒看過《人民的名義》的成片,“跟大家一樣,如果有時間也會看看劇,感受一下。”對于自己成為網紅的標志——年輕人熱衷使用的“達康書記表情包”,吳剛笑言:“大家喜歡李達康,是因為這個角色的單純和執著。一幀一幀的摳圖做表情包不容易,我很佩服這些作者。有幾個表情包我還真挺喜歡的。”吳剛自己發微博時也用上了“我是李達康,我為GDP代言”的熊貓頭表情包。出演市委書記,吳剛毫無生活經驗:“演官員其實很難,因為角色大部分時間都在開會,開完了就回家,非常枯燥。我找了很多資料,進劇組后天天像達康書記一樣生活。每天穿上戲服就不換了,演完戲直接回住地,第二天一早先把這身戲服穿上,直接奔拍攝現場。總之就是在生活中盡量保持和角色一致。”在臺詞上,吳剛要做到滾瓜爛熟,“要熟到你說哪集哪場我就得直接背出來,要背下臺詞才能設定人物走向,想著怎么去演,這是基礎。”但吳剛依舊覺得自己這次表演不過癮,李達康的人物性格可以更展開一些,“要是有續集我一定演,周梅森老師的品牌效應非常高,而且他的文學功底也很深厚,他對人物的詮釋非常到位,我很期待能有續集。”

    對于自己接戲的標準,吳剛說最重要的是劇本好角色好,“編劇把這個戲寫出來要帶著‘血’,才是好本子。”吳剛自言自己和竇驍、鄔君梅主演的新片《六人晚餐》就是這樣的作品,故事講述大時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命運,吳剛出演失業下崗的老鉗工,“前一段時間媒體都在說,中國的銀幕有多少塊,可以跟好萊塢比拼了,其實中國電影和好萊塢比還是有不小的差距,還得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走。現在是網絡時代,中國觀影群體的文化素質之高,出乎想象,所以千萬不要糊弄他們,否則觀眾就要把視線轉向美劇和好萊塢了。”

    看過《人民的名義》的人,都會對大風廠強拆案記憶猶新。巧的是,在《六人晚餐》中也有一場關于工廠拆遷的戲。只不過,前者里吳剛領著人拆遷,后者里吳剛反對拆遷被人打傷。對于這兩個角色,吳剛表示:“每個演員在塑造人物的時候都有他自己的影子,想完全拋棄是絕對不可能的,演員的功能就是通過他的言談舉止、喜怒哀樂把角色傳遞出去,讓觀眾慢慢接受這個角色。所以不管是李達康還是新片中扮演的丁伯剛,都是自己的一部分,或者說,都是自己的全部。”

    在《人民的名義》中,吳剛與現實生活中的妻子岳秀清扮演一對夫妻,對手戲之默契令人動容,而在《六人晚餐》中,與他演對手戲的是鄔君梅。吳剛坦言對手戲演得“十分過癮”,那種高手之間的較量,一來一往非常舒服,但沒有誰壓倒誰的較勁,對他來說,把角色塑造成功,是演員的本能和職責,只要是戲,作為演員一定要寸步不讓,但這并不是說必須要干掉誰。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趙安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