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人物 > 訪談 > 正文

    淤 清:追憶陳忠實先生

     

    $BQ0N()B{74JKSYQ`OE4W~B

     


    白鹿原上最好的先生走了

    ——追憶陳忠實先生

    淤      清

    我是在4月的最后一天去緬懷先生的,那時原上的花還未到荼蘼的時間,櫻桃正紅。白鹿原上最好的先生卻再也不回來了!

     

    WW(~WF3S{1JM9QD(ZJHK3VS

     

    我在先生舊居的小院門前的空地上駐足良久,我屏住呼吸,用力的感受先生舊居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可是終究什么氣息都沒有了。兩扇紅色的鐵門緊鎖著,像足了人們閉合的嘴巴,一言不發(fā)。哦!原來我來晚了。從外地和遙遠的異國他鄉(xiāng)趕來了許多看望先生的人,和我一樣也在院子門外徘徊,他們交談著先生的過去,說著一些旁聽的奇聞異事以及先生在當時的創(chuàng)作當中遇到的熱潮冷諷云云,我想這些都已經(jīng)不再重要。

    (2AK18GHHK1S[S9YRHLE17R

     

    我敬重先生的厚重,敬重先生的作品正如先生的名字忠誠老實,敬重人類最原始的疼痛,敬重鄉(xiāng)土,敬重鄉(xiāng)村。每當翻開先生的《白鹿原》就像翻開了生我養(yǎng)我的土地,那個距離白鹿原400公里在渭河上游隴東高原一個叫做西坪的地方,它和白鹿原那么的相像。溝溝壑壑,坑坑洼洼、一想起,就顛的疼。先生的《白鹿原》書寫了一部渭河平原近半個世紀的變遷,中國鄉(xiāng)村命運的多牟但又斑斕多彩,國恨家仇,驚心動魄,這就是一部中國鄉(xiāng)村的秘史,正如他在創(chuàng)作《白鹿原》時寫在手稿扉頁的那句巴爾扎克的話一樣——--------“小說被認為是一個民族的秘史”。

     

    MV~YE~A1(T`S~%AC)](QH5W

     

    無論是《白鹿原》中的鄉(xiāng)村權威白嘉軒,還是不守貞潔婦道的田小娥、叛逆的黑娃,我都能在從祖輩哪里聽來家鄉(xiāng)的故事中找到人物原型,這讓我曾經(jīng)一度十分驚喜,久久不能忘懷,這是中國鄉(xiāng)村的共性吧。千百年來中國鄉(xiāng)村的進步和封建禮教的碰撞竟然讓我把《白鹿原》和西坪聯(lián)系到了一起。“原上人”和:“西坪人”,陳忠實先生和我,其中的感覺神秘而美妙。《白鹿原》讀的我痛感十足,疼痛是人類最原始的記憶,這種記憶來源于鄉(xiāng)村,來源于最平凡的生活。

     

    JS~N%KDSEB`L`M{R]{6CP11

     

    先生走了,帶著那本墊棺做枕的“磚頭”走了。他也許會在人聲嘈雜過后的黃昏還會回到生養(yǎng)先生的西蔣村,回到這個南倚白鹿原北臨灞河的小村落。這里有先生的祖輩留下的關帝廟和先生親手栽種的梧桐樹,只要灞河的水一直流著。河川便一直清澈見底。平展的土地上先生精雕細琢的鄉(xiāng)村便會一直平實寧靜。

     

    6)2ZWA]E{O2~AZVFMWK$ZTB

     

    作者簡介:

    淤清: 原名汪鋒 1993年生于甘肅天水。 自由撰稿人、 天水五點半詩群成員、  中國秦嶺詩會會員 、現(xiàn)供職于西安高科學院。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趙安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