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人物 > 熱點 > 正文

    昌贛線上的思想文化工作旗手

    昌贛線上的思想文化工作旗手

    ——記中鐵二十一局昌贛客專路橋公司分部書記岳楊鋒

     

    記者 常魁星  通訊員 王孚)來自“孔孟之鄉(xiāng),運河之都”的山東濟寧市的岳楊鋒,今年45歲,身高1.72米左右;給職工的第一印象是面善和藹,微胖的臉上,隨時都帶著微笑……

    22歲那年,岳楊鋒離開老家,進入中鐵二十局三處工作;先后參加過蘭(州)新(疆)復線、烏(魯木齊)奎(屯)高速公路、(六盤)水柏(果鎮(zhèn))鐵路、西(安)合(肥)復線、崇(溪河)遵(義)高速公路、納(溪)敘(永)鐵路、福(州)廈(門)高鐵、向(塘)莆(田)鐵路和(南)昌贛(州)客專鐵路建設。

    在二十多年的筑路生涯中,岳楊鋒始終堅持在施工生產(chǎn)一線,養(yǎng)成了干工作吃苦耐勞,兢兢業(yè)業(yè),精明干練,腦子靈,點子多,做事鍥而不舍,永不言敗的性格。2015年7月,岳楊鋒離開路橋公司機關,參加了江西昌贛客專鐵路建設,擔任12標項目路橋公司分部黨支部書記。

    在昌贛客專項目,在他把路橋公司分部的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現(xiàn)場宣傳鼓動和企業(yè)文化建設“撥弄”得風生水起,有聲有色,可圈可點。說他是昌贛線路橋公司分部“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紅旗手”,是實打?qū)嵃l(fā)生在他身上的事情。

    岳楊鋒說,我是一個閑不住的人,有點不習慣坐在辦公室里喝茶、看報紙的悠閑;我的工作任務和使命就是,把咱們分部的黨建工作和施工生產(chǎn)抓好;把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做好做到家,就是要實實在在的接好“地氣”,才能更好地凝聚人氣;只有凝聚了職工的士氣和正能量,才能更好地配合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的施工生產(chǎn)節(jié)奏。

    也許是他承襲了“微山湖”革命先烈紅色基因,承繼了曲阜孔圣儒家思想的緣故;不然,岳楊鋒何以能把項目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看得那么透徹,分析得那么理性。說到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接“地氣”,并非理論上和嘴上說的那么華麗光鮮。關鍵是要緊密結合項目和工程建設實際,在管理和工作方法上,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對接好;以實用、管用、出成效為原則。

    昌贛客專路橋公司分部,與其它幾個分部的情況有點不一樣:一是管段點多面廣;二是板塊分散不集中;三是年輕人特別多。贛州制梁場、贛州軌板場與贛縣制梁場,占地面積分別為120畝、98畝和200多畝,而且相距幾十公里;岳楊鋒和分部經(jīng)理付朝印、總工鐘俊等主要班子成員,也只能依據(jù)工程施工進展情況,采取“兩地辦公”的形式來回“跑”。加之參建員工有180多人,40歲以下的年輕人有150多人,幾乎占了84%左右;而且這些年輕人,大部分來自陜西、甘肅、青海、新疆大西北地區(qū);盡管現(xiàn)在的交通比較發(fā)達,但要想回一次西安、蘭州、西寧、烏魯木齊,也是一件“難度大”的事情。乘飛機回烏魯木齊,也要經(jīng)停杭州或南昌轉(zhuǎn)來轉(zhuǎn)去,坐火車回西安或蘭州,更要幾十個小時才能到達。他們雖然朝氣蓬勃,意氣風發(fā),有“舍小家顧大家”的風度,但有家有室的年輕人,有“思家情結”的激情,自然也是情理中的事情。而唯一能理性維穩(wěn)他們“思家情結”的辦法,就只有靠多做些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豐富他們的生活氛圍,提升、固化他們的“精氣神”,才能分散他們的“思家情緒”,拴住穩(wěn)住他們“回家”的躁動,緩解他們緊張的工作壓力;而提升職工尤其是年輕人的“精氣神”,卻要靠這些正能量的宣傳思想文化“分子”來打基礎。

    “所以每到施工生產(chǎn)有重大節(jié)點突破時,或者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之前,我就想琢磨點什么‘接地氣’的事來干。”岳楊鋒感慨地如是說,“用‘快樂聯(lián)通’職工的方法,為施工生產(chǎn)服務,為建設者鼓鼓勁,打打氣。只有把這些工作做好做到家了,就是實打?qū)嵉囊苑帐┕どa(chǎn)為重要抓手。”

    在昌贛局指黨工委副書記高湛齊、路橋公司黨工委和團委的大力支持下,從2015年7月上場至今,岳楊鋒主持組織牽頭策劃了十幾場自編自導,富于“工作我要快樂著”氛圍的文藝聯(lián)誼匯演。這些非常貼近生產(chǎn)一線工人的宣傳載體,非常“接地氣”的思想滲透做法,受到中國鐵建股份公司工會主席史道泉、甘肅省總工會副主席張弘強的稱贊。從梳理的幾場活動不難看出,岳楊鋒善于組織基層項目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才能,的確無愧“旗手”和“急先鋒”的贊譽。

    2016年是昌贛客專建設的第二個年頭,為了讓晝夜抓緊制梁架梁的建設者,在頑強拼搏打沖鋒的時候,也能充分享受趣味、詼諧、輕松、快樂時光,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豐富多彩的《慶“五一”趣味運動會》。讓這些生龍活虎的年輕人,在籃球、拔河、羽毛球、臺球、夾彈珠、“協(xié)力共進”、“企鵝漫步”、紙杯傳水、跳繩、踢毽子和猜謎語等競賽活動中,度過了浪漫激情的五一勞動節(jié)。5月4日,又舉辦了《慶五四“激揚青春,贏在昌贛”文藝聯(lián)歡晚會》。2016年最后一天,還舉辦了《辭舊迎新,舞動青春,魅力昌贛2017元旦茶話會》。

     2017年3月5日,舉行了“弘揚雷鋒精神,傳承中華美德,關愛客家老人我在線”活動;組織二十幾名空班的年輕黨員、團員和職工,到江西贛州市章貢區(qū)水西鎮(zhèn)敬老院慰問客家老人,受到水西鎮(zhèn)政府及客家老表的高度贊揚。4月30日,舉辦了《慶五一“鐵建夢、勞動美、青年行”聯(lián)誼晚會》。前來跟蹤采訪的本地記者評說,這次的聯(lián)誼晚會很棒很棒的,辦出了中鐵二十一局的水平,體現(xiàn)了昌贛客專的風格和特色,充分展示了建設者“勞動光榮勞動美”的正能量,幾乎達到專業(yè)晚會的水準。其中表演最扎眼,最富特色的,當數(shù)劉姍、李海洋、姚寧等人表演的情景劇《年輕的戰(zhàn)場》,呂梅媛朗誦的抒情詩歌《母親的專列》、贛縣制梁場舞蹈隊的“舞蹈串燒”。

    岳楊鋒不僅善于組織,而且還特別敏于發(fā)現(xiàn)發(fā)掘各種各樣的人才。在他的潛心挖掘中,昌贛項目可謂人才濟濟,藏龍臥虎。草根主持人呂梅媛、孫東、李阿龍、草根編導策劃劉姍、口技表演張延業(yè)、太極拳表演袁少波、京劇演唱郭新玲,就連十幾歲的詩歌朗誦愛好者王豆豆,也被岳楊鋒給“挖”了出來,并把他們推向了項目宣傳思想文化的前臺。

    為了表彰岳楊鋒在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突出成績,中鐵二十一局和路橋公司黨委,分別授予他2016年“企業(yè)文化建設先進個人”、“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優(yōu)秀監(jiān)察干部”榮譽稱號。2017年4月22日,岳楊鋒還參加了在北京舉辦的第二期《中國鐵建基層黨支部書記集中輪訓試點班》培訓。

    在榮譽面前,他說,黨建工作無止境,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無止境,我的工作無止境,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將振奮十二分精神,堅定主心骨,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兩學一做”正能量為引領,把主旋律融入我部的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讓它更加“接地氣”、更加深入職工心扉和靈魂。

     

    專欄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