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文學 > 詩詞歌賦 > 正文

    張建平:景在身邊 何須遠行

    nEO_IMG_00536_20170529074257


     景在身邊 何須遠行   

    張建平      

    前段時間,微信朋友發(fā)來一組關(guān)于武山縣某鄉(xiāng)村油菜花盛開時的圖片。不知怎地,看后很有同感,欣然提筆,為圖片做了點評:景在身邊,何須遠行?看著就美,聞著就香。金燦燦的油菜花、綠油油的麥田,縱橫交錯,布滿了山梁溝畔,還有那綠樹掩映下安靜的小村莊,畫面如此的唯美,所有的一切猶如世外桃園般顯得甜靜而又祥和,大自然鬼斧神功的一筆,將最美的春景光陰涂上了我們的眼窗。      

    朋友如悉收回,一番感慨之后,字里行間充滿了對自已地感激。    

    景在身邊,何須遠行?    

    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何償不是往往忽略了身邊的存在、漠視了身邊的美好,而去干些舍近求遠,勞車頓卒、得不償失的愚蠢之事呢!  

    景在身邊,何須遠行?  

    由此,讓我聯(lián)想到了時下都市人最為火熱的戶外徒步這件事。時間長了,經(jīng)歷的多了,也就有些膽小了。總覺得戶外運動考驗的不光是我們的體力,更考量的是我們的心智,對自然常懷敬畏之心,方能久遠。不得不承認,人在自然界面前是極其弱小的,甚至是不堪一擊的。真心希望有更多的驢友們明白這個道理。    

    至今,我也斷斷續(xù)續(xù)隨多個戶外群走了一年有余了,每次徒步回來,我都會給自認為有點意思的照片抑或是線路寫上一小段的文字,以便日后翻閱賞析之用,時間久了,也就成了我的一個習慣。      

    徒步的最終目的不是你去了哪些地方,也無需你走的多么遙遠……走的遠或許景更美,去的地方多或許見識廣,這些都不可否認。但對絕大多數(shù)人而言,走適合自已的線路,是最明智的選擇。所以,   每期活動我們不會勉強每位友友都能出行,但求每期隨隊出行的群友們能夠愉悅身心,這就足夠了。徒步看起來走的是路,其實收獲的是心境。    

    有些時候,我真是這么想的:景在眼前,何須遠行,有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長一個會思考的大腦,比什么都重要。      

          張建平,筆名:分水嶺, 醫(yī)務(wù)工作者,喜歡用靈動的文字分享生活的點滴。曾在《天水日報》《天水晚報》《天水日報 教育周刊》《甘肅廣電報 天水周刊》《平?jīng)鲋芸贰稏|方散文網(wǎng)》《天之水網(wǎng)》《甘肅文學》等媒體發(fā)表散文隨筆)、詩歌、小小說及新聞稿件百余篇。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相關(guān)閱讀
    關(guān)鍵詞: 張建平
    責任編輯:趙安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