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音樂之都維也納,這座被譽為“多瑙河女神”的美麗都市,西南北三面被茂密的森林環抱,唯東向連接著遼闊的東歐平原,藍色的多瑙河像女神的腰帶緩緩穿城而過。舒伯特丶勃拉姆斯在這里誕生,貝多芬、海頓,莫扎特、施特勞新父子長期在這里活動,貝多芬22歲就來到這里,創作了《命運》《田園》《英雄》《月光》等傳世交響樂曲;只有31歲壽命的舒伯特創作了600多首歌曲;約翰.施特勞斯畄下了《藍色多瑙河》《維也納森林的故事》等影響深遠的作品。十八世紀這里成為歐洲古典音樂即"維也納樂派"的中心;十九世紀又成為舞蹈音樂主要發源地。已延續幾十年的向全世界直播的一年一度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影響更確立了當代古典音樂中心的地位。
而這一切又都與舉世聞名的金色大廳分不開。我們多年夢想,為之努力付出心血并逐步靠近的愿望便是站在這亇舞臺上放歌一回。
自5月8日在咸陽邊防村排練后兩天兩夜的旅途勞頓,沒有時間也沒有機會排練。從一座音樂之城薩爾茨堡到另一座世界音樂之都之間的兩個多小時旅程,大巴車暫時變身排練場,我們只能置維也納盆地旖旎的風光于不顧,放聲練唱從發聲練習到每一首曲目,最后是組委會確定的謝幕歌曲《雪絨花》,我與馮芒老師合作十多年已形成藝術上的默契,我通過聲樂大小課,平日把精力主要放在正確聲音的訓練上,馮老師主要精力放在作品的解釋和排練上,在對唯美音色的理解與追求上我們逐漸靠近且幾近統一,這是我們合作的根本基礎。在聲音訓練這個環節上我堅持作最小的起點訓練,同時在作品的生成上讓馮老師做細緻艱巨的工作,我有意識地把自己放在客現的位置以遠距離審視作品,幫助馮老師把握合唱團整體狀態。所以紅霞合唱團在關鍵時刻的表現總是清醒而成熟的,但愿這種成熟在金色大廳開花結果。
舞合是木質的有層次的用于演奏和演唱的樂臺,木頭上的油漆已被音樂家們使用的斑剝陳舊,而這種陳舊卻越發增添了她的神圣感。順樂壇往上看是三排金色堅直的管風琴發音管,正廳兩側的墻壁前肅立著30尊巨大的音樂女神金色雕像。樓上兩翼包箱后面的金色大門之間裝飾著歐洲歷代著名音樂大師們的金色胸像。大廳穹項上彩繪著音樂女神的形像,在排列成兩行的八盞巨大的蘑菇形吊燈的輝映下,整個大廳處處金壁輝煌。由于在電視丶圖片、書籍中已目睹且神逰過多次了,所以新奇的感覺很快便被理所當然的熟悉所替代,將要為她獻歌的激情使我激動起來。
我們預定將要演唱的三首歌被要求成為兩個節目,當然《紅豆詞》與《在那遙遠的地方》是更容易被西方人接受的中國作品,風格上是更接近美聲的,四年前我們設計的這套金色服裝似乎專為金色大廳演出而做,穿在我們這些豐滿而端裝的美女身上,如果站在大廳尾部看去,與兩側的三十尊音樂女神渾然一體,我們也剛好三十人,豈止是巧合?我們就是從遙遠的中央之國降臨到歐羅巴的音樂女神。而《女人歌》第三樂章《奍娃》所表達的內容是全世界任何一個民族的人特別是女人都熟悉的人生經歷一一生育,但音樂中的旋律素材與語言素材硬生生地表現著中國西北隴山渭水間天水人的情懷,服裝與化妝是專門為此設什的綠色長裙與胸前艷麗的紅牡丹,以及夸張的妹妹頭(劉海)和標識中國已婚女人的大發髻,再配上鮮艷的大紅花,使形式與內容達到高度統一。如果說《紅》表達了我們想與世界文化融為一體的強烈愿望,《女》則更加著力于宣示中華民族的獨立個性,兩個節目各有其肩負的不同使命。按道理先向主人打招乎以獲得認同感當然是先唱《紅》而后上《女》,即先洋后土,使西方人最后看到廬山真容;但是女人歌頭飾在前換紅豆詞相對容易些,于是只能求其次而先土后洋。
下午走臺后我已成竹在胸,幾個中國團隊最有印象的是陜西老年大學和新疆石河子合唱團,陜西老大哥倒是陰陽平衡,且男女聲中均有不錯的聲音,但音色的統一上丶領唱個性與合唱共性的融合上均欠火候,作品處理上也稍顯平庸。石河子領隊是一位當年畢業于天水師專中文系的退休女教師,專門到我們化妝間來認親威。新疆姐妹顯然比我們隊伍年青,問題是聲音和唱技也同樣年輕,雖然民族服飾很有特點,但與我們還是有距離的,特別是合唱音色還未形成。不要說我不虛心,因為這是比賽,不能知己知彼,怎么打仗呢?
走臺時馮芒微露激動,手撫指揮臺的扶欄說:“這兒站過多少大師呀。”是的,貝多芬在這兒站過,勃拉姆斯在這兒站過,海頓丶施特勞斯,卡拉楊、小澤征爾……。音樂的長河里有巨浪的泡哮,有水滴的匯聚,我們不因未成巨浪而嘆息,我們卻因是水滴而慶興。舉起妳優雅的手臂,輕輕地丶輕輕地在空中劃出一道柔美的圓孤,曹雪芹怎會料到,他經由林黛玉口中吐出的詩句,這時由我們來自東方的音樂女神們口吐蓮花般地珠落玉盤,迥蕩在這世界的音樂殿堂。這美妙的聲音,千回萬回摯求而不可得,今天卻得到了。
我提醒姐妹們,我是反復聽著剛才韋老師重發的視頻寫的這段文字,太美了,以后你們未必還會有比這更美好的表現。她是拋卻了各種人類欲望后的表現,她是音樂之美與純凈感情在此時此地的高度集中,同一個目的,同一個境界,同一個心跳使合唱所追求的統一得以實現,我此刻似乎有些理解歷史上所有為宗教而義無反顧的圣徒了。一定畄下這些聲響丶這些視頻,因為今后無論何時何地對任何人你都可以驕傲地讓他聽,并自豪地說:這是我們在金色大廳的聲音。
考慮到各種因素晚飯吃中餐快餐,由小陳導逰負責送來,馮老師帶領大家在化妝室又作了最后的排練。演出前全體在金色大廳前的廣場上畄影,比賽沒有意外,劇場大廳座無虛席,維也納人天生的喜愛音樂,想努力從我們的歌聲中尋找對東方文化盡量多的了解,特別是中國老年人的精神風貌,每個節目都報以熱烈的掌聲。《女人歌》上場后我由臺側上場門的觀察孔里窺視整首歌,并了解觀眾的反應。當分婉完成,宣告生命降臨的啼聲響起,小寃家被高高捧起時,金色大廳里響起長時間雷鳴般的掌聲,兩行熱淚無聲地流過我的臉頰。成功了,我們天水的娃成功地奍在了金色大廳。結果沒有懸念,我們獲得了金獎。意外的是金色大廳的攝影師把這一瞬間定格在照片上,有人給這張照片啟名《東方圣母》。我也圓滿地完成了《在那遙遠的地方》的演唱,我家客廳墻上卡拉揚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新年音樂會的照片旁將會添一張我的演出照,背景都是金色大廳。
結束語
今天夏天人們見面就說:熱!我在36℃高溫下揮汘完成了這篇將近3萬字的長篇逰記。
開始是幾位赴歐姐妹和馮芒老師一起編了一個旅歐行程,引起我寫作的沖動。歐洲回來一月后,雖然工作與生活是那樣的忙碌,但歐洲十天的所見丶所為丶所思丶所悟卻時刻充斥在腦際,不吐不快。于是我便開始在每晚十點至十二點的時段里,在赴歐合唱團的微信群里寫上七丶八百字。豈料引起大家濃烈興趣,每晚都在等我的文字,看到后又開始熱議,有的也寫了很美的帖子,接著就是發照片,如是持續一個多月,我由開始的隨興而變成了責任。暑假半月,我放下原定的工作一口氣寫完了它,現在馮老師正幫我整理編輯。
縱觀紅霞合唱團這次的歐洲之旅,它應該有以下幾層意義:
首先在國際舞臺上展示了天水老年大學的聲樂教學成果,宣告了作為全國示范校的天水老年大學聲樂教學水平已經與國際接軌;完成了有史以來天水音樂團體在歐洲、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出的零突破,并首戰告捷獲得金獎;完成了首次把中國天水音樂家原創音樂作品介紹給世界音樂舞合的零突破。
即便是以上幾條均不被人承認,那也不仿礙我們自已的激動。因為這半個月我們赴歐團隊39個人經歷了一次終生難忘的人生體驗,我們懷著美好的夢想,秉持著崇高的信念,為家鄉天水的音樂事業做了力所能及的貢獻。在付出艱辛的同時,我們開擴了眼界,增長了知識,收獲了快樂,增進了健康,對未來充滿了自信。
我想把這些文字和大家的美拍一起印出來,結集成書,放在朋友們丶放在旅歐同伴的枕邊,讓幸福美好的回憶陪伴你更多的人生美夢。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