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首頁 > 旅游 > 正文

    天之水網青藏、川藏高原行之五:走進色達(圖文)

    nEO_IMG_CggYGVZfDR6ALmSgAAMokuEP25c161


    走進色達(五)

    去色達佛學院,是要首先進入國道317線,這是四川進入西藏的北線大通道。從成都出發,經過馬爾唐、爐霍、甘孜、江達、昌都、幫達、然烏、林芝,進入拉薩。要北上進入色達縣,再進入青海久治、甘肅瑪曲,路程還很長。有公路不是國道,也不是省道,是鄉村道路。翁達到色達有85公里路,這一天,天氣還好,7月27日下午4點到了色達佛學院。當時看到從山下到山上5公里的上山路全部被挖開,重新維修,其它的小路也都加固維修。我的摩托車比較方便,一直就騎上了山頂觀景臺。天很藍,白茫茫的云彩綴在天空,紅房子簇擁的色達佛教圣地就在這空曠的原野里,好像上帝   給人間的紅帽子。一種色彩斑斕的紅,讓人感覺到居住在這里,大家都成仙了,成佛了。據說這里有男女喇嘛二萬五千人,。大經堂里的每天都有喇嘛吟經的聲音傳出,千萬卷經書供學員學習。色達佛學院還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學院。旅游都大都是出于好奇,也就是獵奇心里,來到這里,對磕頭的、轉經的、辨經的、獻哈達的,用鏡頭一陳狂拍。這里是攝影師進行創作天堂,拍攝的照片發表后,吸引了全世界的旅游者來這里感受藏傳佛教的魅力和神秘。

     

    nEO_IMG_xhn_20161228201633

     

    色達佛學院,我已經是第三次參觀。前兩次都是天氣不理想。為了拍攝到理想的作品,我在觀景臺不遠處的山林里搭起了帳篷。那迷人的色達夜色是我最希望看到的效果。據說,色達縣境內地形復雜,地處巴顏喀拉山南麓,大地構造屬于川西地貌,系巴顏喀拉山褶皺帶,整個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西北高,東南低。色達五明佛學院,全稱是色達縣喇榮寺五明佛學院,距縣城20公里,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在重重的群山環繞之中,溝里僧舍以佛學院的大經堂為中心,密密麻麻搭滿了四面山坡,不計其數的絳紅色小木屋,是二萬多名僧侶的住所(出家男子稱扎巴,出家女子稱覺姆即女尊者)。它與亞青寺都是位列前茅的大型寺廟。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是由晉美彭措法王,1980年創辦,在短短數千年間從藏區一個山谷深處迅速崛起,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藏傳佛學院。佛學院清規戒律非常嚴格,男從女從的僧舍涇渭分明。在佛學院的最高峰上,有一個金碧輝煌的建筑,叫做“壇城”。壇城的梵文名稱為“曼茶羅”,意思是按照佛教密宗的儀規進行某種祭祀活動的道場。平時是人們轉經的場所。它的上半部分是轉經的地方,據說如果你有什么疾病,在這里轉上一百圈就能夠好;下一層是轉經筒,金色的圓筒在人們的手里轉過之后留下一串悠長的嘎吱嘎吱的響聲。

    nEO_IMG_L17xAvBgbT1RXrhCrK

     

     

    色達佛學院的學員,每天學習的課程有三種:顯教,以藏傳佛教噍有密宗,密宗,開設加行,續部講和傳授大圓滿訣竅,所傳的密法中還有大幻化網、時輪子金剛、大威德金剛;加行,無論是仁波堪布,還是一般僧眾,在修密法正行之前,必須先修滿五個加行,其時間一般與學顯宗教法同步為:

    nEO_IMG_146927230497969267

     

    一、 皈依。學佛之人皈依后,皈依之心并不能直接如量生起,這皈依修法就為增上、堅定對上師、三寶的信心,從而為出世間的種種功德打下基礎。

    nEO_IMG_1479881759106219

     

    二、發菩提心。大乘與小乘的區別標志是,發起了為救渡一切眾生而誓愿成佛的真實菩提心。這是進修菩薩道、圓滿佛果的最根本的因,在此基礎上才能生起大乘的一切功德。

    nEO_IMG_IMG_34893

     

    三、懺悔。眾生無始以來積集了種種身口意罪業,致使遠離解脫沉淪生死。密宗以最殊勝之懺罪法──金剛薩埵懺罪法遣除罪障,使三門清凈,功德得以迅速增長。

    nEO_IMG_IMG_3524

     

    四、獻曼達。佛又可稱作兩足尊──福慧資糧具足。眾生福薄慧淺,修此殊勝的獻曼達,可迅速圓滿福慧資糧。

    nEO_IMG_IMG_3489

     

    五、上師瑜伽。上師為佛法僧三寶的總集體,密乘的修學功德均源自上師,於上師信心大者,單修此法即可成就。 

    nEO_IMG_DSCF87201

     

    五個加行需按次第而修,每個加行中都有一特定的密咒,每個密咒至少應念滿十萬遍,并且不以修滿一輪為足。加行好比是對自己的善根培土施肥,土質只有從貧瘠改造為肥沃深厚后,才有長出參天大木的基礎。即令圣者法王,學法時也共修滿二輪加行。加行修完,顯密聞思獲得了一定的定解,并接受了大圓滿灌頂后,便接著修大圓滿中的特殊加行,完成后方正式開始修正行的徹卻(立斷)與托噶(頓超),其修行步驟之嚴謹由此可見一斑。

    nEO_IMG_DSCF87272

     

    學院於嚴格的四眾戒律外,還制定了相應的紀律。如男女出家人之間禁止接觸、交談,其居住區域分開很遠,中間隔一居士區,相互不能進入對方區域。即使居士也不例外,居士區也是男女眾分開居住,男女居士嚴禁單獨交往,如結伴行走,繞壇城等都在禁止之列。

     

    nEO_IMG_DSCF8735

     

    法王傳法在大經堂內,全體藏漢僧俗均參加聽講。經堂三面圍廊,中間為一大片露天水泥地,可容納一萬多人。這里聽法必須嚴格遵照佛教中的規矩:脫鞋、脫帽、不能打傘。而藏地氣候惡劣,冬春兩季氣候寒冷,時常風雪交加,灌進聽法者的衣領;夏天的太陽沒遮沒攔,紫外線又特強,照在人身上如熱鐵板炙燙一般;或是陰雨綿綿,水泥地上早已積水成汪,而聽法者照例坐在濕漉漉的地上,只用披單為經書擋雨,任憑雨水淋在身上,兩個鐘頭的一堂課下來,已成雨人。即使大活佛、大堪布也安然處於大眾之中,沒有例外。

    nEO_IMG_DSCF8720

     

    每天傍晚六至八點鐘,大經堂里便人聲鼎沸,猶如鬧市,眾多喇嘛匯集到這里,參加每天例行的辯經法會。辯經是藏傳佛教的一大優良傳統,它能遣除疑難,理清思路,鞏固所學的內容,還能鍛煉表達能力,為今后修行、弘法打下扎實的基礎,所謂“聽十遍不如辯一遍”即是此理。

    nEO_IMG_DSCF8708

     

    僧眾們上課要求特別嚴格,在第二天上課時不但要背出頭一天的頌辭,而且還要完整地復述出其主要內容。各科修完,一般需四、五年時間,然后經過嚴格的答辯,與大眾前激烈的辯論,過關者可獲得堪布(法師)的稱號,才有資格給他人講經說法。

    nEO_IMG_DSCF8717

     

    該院以戒律嚴格,艱苦修行樹立寧瑪講修法幢而著稱,是享譽中外的大圓滿講修學院。該學院在人數上,在師資與教學質量上都堪稱一流水平。一九九三年,紐約世界報等報刊稱該院為世界上最大的佛學院。這是名符其實的。經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上師傳授大圓滿的弟子中,已有出現成就虹身者,逝后肉體縮小者以及出現續部所說的虹光,身響等標志者,和得中陰成就者……

    佛事活動,每年有四次大型佛事活動,即:一、神變月的持明大法會

    nEO_IMG_DSCF8706

     

    時至五濁,業深惑重,雖有應世大德倒駕慈航,來此娑婆,欲拔濟諸有情苦,然僅憑自力并非能圓滿弘法之大愿。故需借任運成就事業之力量——半個月中以觀音九本尊心咒的觀想修念,來成就懷業,懷業有成則易利于人非人等,以了知勾招彼心,令入佛門。圓滿心咒數量:觀音九本尊心咒15萬。二、薩迦月的金剛薩埵法會為了息滅輪回中的果業——天災人禍等及因業——煩惱和業障,而勵力懺悔輪回中的苦因苦果。圓滿心咒數量:金剛薩埵心咒40萬。三、明凈月的普賢云供法會。為了增上世人的福報、財富、壽命而進行云供,乞求彼等。并隨普賢行愿而發十大愿,成就增業。圓滿心咒數量:地藏長心咒1萬,遍及普賢行愿品100遍, 或地藏短心咒10萬遍,四、游戲月的極樂法會,為令沉溺三界的痛苦有情得到大安樂,解脫輪回,而祈求阿彌陀佛往生清凈剎土,及以極大快樂。此為諸佛所示殊勝不共的事業。圓滿心咒數量:阿彌陀佛心咒30萬。這就是佛學院的基本內容。

    nEO_IMG_DSCF8668

     

    當天下午到達這里時,正是藍天白云下的紅房子,好像畫家用畫筆描出來的油畫,綠色中見紅,一排排,一串串井然有序的紅房子,把人們的視線吸引了過去。那些佛塔、經堂簇擁在傾斜的山坡上,大街上時而走動的、身披袈裟的喇嘛,構成一幅精美的山水畫。當色達的夜幕降臨后,天空風云變幻不定,一片片黑云壓過來,有小雨點打在的帳篷上,我心里著急,這樣住一夜,天氣不好,就拍不到一張片子,付出的代價和創作的欲望不對比啊!但是,八九點后,陰云漸漸散去,夜空還是沒有出現藍色,到了后半夜,云彩拉了過來,有的漂流在色達大經堂上空,這是我要的效果,一直拍攝了好多個角度,天空又被烏云蓋住了。到早早晨太陽應該出來時,卻只漏出一束亮光,就那么幾分鐘時間,云又壓住了。天空又要下雨,我收拾好行李,盡快高開這里,果然,到色達縣城時,下起了小雨,本想住下來等待天晴,但出來旅游時間太久了,只好在雨水中騎行170公里路,到達班瑪縣時,雨過天晴,但是,到青海達日縣的170公里路,全縣正在修路,半幅通行,路段時好時壞。那里有青海除黃河源頭外,最美的濕地。我還是堅持到下午,在太陽落山前,到達縣城住下來,準備休息兩天。

    nEO_IMG_IMG_3522

     

    nEO_IMG_DSCF8666

     

    nEO_IMG_DSCF8656

     

    nEO_IMG_DSCF8648

     

    nEO_IMG_001------

    nEO_IMG_IMG_35425

    nEO_IMG_IMG_3667

     

    nEO_IMG_IMG_3657

     

    nEO_IMG_IMG_3655

     

    nEO_IMG_IMG_3553

     

    nEO_IMG_IMG_3542

     

    nEO_IMG_IMG_1437

     

    nEO_IMG_IMG_1425

     

    nEO_IMG_IMG_1429

    nEO_IMG_IMG_1420

     

    專欄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趙安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