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鎮是融合風貌、文化、旅游等多元要素特色發展的新載體。注重對地域文化的挖掘與傳承,將文化元素植入小鎮的風貌建設的各個方面,具有濃厚的文化底蘊。有許多民族聚居地也發展為特色小鎮,接下來高端營銷推廣平臺鹿豹座為您整理了以下民族聚居特色小鎮供您參考。
楚雄彝人古鎮
楚雄彝人古鎮,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年人流量700萬人次,彝人古鎮交通便捷,地處滇中城市楚雄。楚雄地處滇中,素有“省垣門戶,迤西咽喉”之稱。楚雄是一塊神秘而又古老的地方,祿豐恐龍、臘瑪古猿、元謀猿人、彝族十月太陽歷、萬家壩銅鼓……早為世界熟知。另外楚雄州的石羊古鎮、黑井古鎮、西河印象、光祿古鎮等,彝人古鎮以建筑的美、文化的美征服了旅游者。游覽古鎮后,游客們說得最多、感觸最深的是,驚奇、驚喜、震撼、興奮,想不到楚雄會出現這么一個宏偉壯觀、風格獨特、文化深厚、風情濃郁、美輪美奐的文化旅游景區,建筑美、園林美、景觀美、人美水美風情美不勝收,像古戲臺的原生態民俗風情歌舞表演、火塘會的篝火晚會跳腳狂歡等。
青田黎苗風情小鎮
青田黎苗風情小鎮規劃占地面積68.3公頃(約1025畝),建筑面積47.8萬平方米。青田黎苗族風情小鎮的建設用于安置鐵爐村委會和青田村委會共27個自然村1862戶居民,總人口7176人,青田黎苗族風情小鎮依托田岸后大嶺天然綠色屏障和鐵爐港藍色港灣,將自然風情、民族文化、文化傳承與演繹等元素自然融入產業小鎮,對提升海棠灣旅游品質、完善城市功能布局、繁榮區域經濟具有重要的作用。
明星朝鮮族小鎮
明星朝鮮族小鎮位于寧安市區以南5公里處,交通極為便利,從寧安市區沿著新區中路直達明星小鎮僅約8分鐘車程,規劃中的蛤蟆河觀光旅游帶使明星小鎮與寧安市區實現無縫連接,由G201直抵牡丹江市區也只需要30分鐘車程,到達牡丹江機場僅15分鐘車程,多條主干道形成了大牡丹江城市商業區、明星朝鮮族國際旅游區、寧安城市生活區三點連一線的交通路網,便捷的交通配套資源體現了明星朝鮮族國際城項目既親近自然又盡享優悅的城市繁華的生活理念。
汝城縣三江口瑤族鎮
汝城縣三江口瑤族鎮地處湘、粵、贛三省交界處,素有“汝城南大門”之美稱。全鎮總面積111.4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023畝,總人口8261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6253人,占70%,民族文化獨特,“盤王節”、“香火龍”等瑤族風情濃厚,“藤籃”、“汝白銀毫”久享盛譽,遐邇聞名。三江口瑤族鎮是一個地上有林,地表有水,地下有礦,資源豐富的鄉鎮。許多外地老板、廠商看中三江口優良的人文、經濟環境,到這里經商、建廠、辦企業。三江口逐漸成為了一塊投資興商的黃金福地。
景寧畬族文化體驗小鎮
景寧畬族風情旅游度假區于2011年9月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2012年5月,中共景寧縣委、縣政府設立景寧畬族風情旅游度假區管委會,為縣政府直屬事業單位,全面負責度假區開發建設管理工作。同時,縣政府還及時充實調整了環敕木山建設投資有限公司,進一步理順了度假區建設開發體制與機制。現度假區規劃面積43.77平方公里,核心區面積20平方公里,涉1街道、2鄉鎮、11個行政村,畬族人口約3800人。度假區管委會緊緊圍繞“建設畬鄉風情旅游度假區、打造魅力畬鄉旅游目的地”總體目標,立足“民族、生態”優勢,以規劃編制、項目建設、招商引資、宣傳促銷為重點,開拓創新、求真務實,各項工作全面展開、成效明顯。
黎安海風小鎮
黎安海風小鎮,總投資額高達65億,是海南省政府以最高規格規劃建設的先行試驗區重點工程。整個小鎮布局在山海之間,自南向北分為各具特色的五片區,規劃有面積達7萬平米的中心公園,15萬平米的商業建筑。打造黎安海風小鎮將像麗江一樣,為所在區域帶來高人氣及高旅游收入。與此同時,小鎮濃郁的黎苗風情將為海南注入目前最稀缺的人文元素,開啟國際旅游島全新發展模式。未來的黎安海風小鎮,必將像烏鎮、麗江、鳳凰等小鎮一樣,成為海南最具代表性與知名度的旅游熱點。
豐寧滿族自治縣鳳山鎮
鳳山鎮隸屬于河北省承德市豐寧縣,位于豐寧縣東部,南連古北口,北接多倫,東通承德、隆化,西控壩上草原,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是塞外著名古鎮。1736年,土城子設四旗廳。1778年,改四旗廳為豐寧縣,此后稱土城子為“豐寧”。1940年,縣治所遷往大閣,土城子正式啟用新名鳳山。
夏河縣拉卜楞民族風情小鎮
拉卜楞鎮西隅坐落著世界聞名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宗主寺之一的拉卜楞寺,年均旅游量120萬人左右。在拉卜楞寺及周邊寺廟留有精美絕倫的唐卡作品,且保存數量巨大,精品無數,堪稱稀世珍寶。全縣擁有各類唐卡公司12家,唐卡藝術帶頭人20余人,唐卡畫師100多人,從業人數近500多人,年生產唐卡作品600余幅,已經成為中國藏區民族文化的代表品牌。近年來,通過實施拉卜楞寺文物保護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縣城民族特色化改造工程,突出了“拉卜楞”民族特色和魅力。
四排赫哲族鄉
四排赫哲族鄉位于饒河縣東北烏蘇里江西畔,與俄羅斯隔江相望,四排赫哲族歷史悠久,民風純樸,四排赫哲族鄉環境優美,風景秀麗,四排赫哲族風景區已經成為標志性的名勝景區。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布赫親自為風景區題寫了區名,風景區內有民族風情園、展覽館等景點,開辟了生態游、風情游、邊境游等各條旅游戰略,在這里也可以觀賞異國風光,暢游烏蘇里江,垂釣大雁湖,徜徉馬場島,品嘗“江水燉江魚”,體會赫哲風情。
下谷坪土家族鄉旅游小鎮
下谷坪土家族鄉位于神農架林區西南邊陲,是神農架林區唯一的少數民族鄉,也是全省12個散居少數民族鄉之一。全鄉散居著漢族、土家族、苗族、彝族、回族、藏族、白族等七個民族群眾6400人。其文化底蘊深厚,自然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越,交通優勢明顯。
跟著鹿豹座看了以上民族聚居特色小鎮,大家是不是有馬上到小鎮親身體驗一番的沖動呢?特色小鎮是相對獨立于市區,區別于行政區劃單元和產業園區,具有明確產業定位、文化內涵、旅游和一定社區功能的發展空間平臺,經過兩年發展后迅速風靡全國,想要在越來越多的特色小鎮中脫穎而出,宣傳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