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峽村牛百萬的傳說
作者:武會春
在天水秦州區娘娘壩鎮牛峽村流傳著一段家喻戶曉的民間傳說故事!清朝康熙年間,牛峽村有一個少年名叫小牛山。自幼兒精通槍棒,武藝超群,經常從四川到蘭州城駝販水煙為生!
當朝萬歲爺康熙為了大清江山永固,四處訪賢,私查民情!走遍全國各地,五洲四海。
有一天,萬歲爺康熙微服私訪,樵裝打扮為民間公子哥,以經商藥棗的趕路投宿,在四川紫金城與衛士同伙走失離散。眼看日色過午,腹中不覺一陣饑餓,獨身來到岳陽樓上吃完飯,由于離宮天長日久,自己身上又未帶的文銀。吃了飯后怎備欠奢飯帳,改日再還,不料叫店小二不停叫嚷。店小二不問原由動拳就打起來。正在這時,有一個年輕小伙沖了出來,忙來阻攔。并替這位少爺結了飯帳。這位救駕小將就是小牛山,少年英雄中的牛百萬。(這就是天水社火唱詞中,七月里來秋風涼,月明樓上康熙王,月明樓上王有難,多虧拜弟小牛山……!)
從此以后,小牛山與帥公子結為八拜之交,一路相依為伴,北上蘭州前行,在途中荒山野嶺,人煙稀少的,山窮水盡,水斷糧絕之際,小牛山與帥公子以宰殺隨行的騾子以維持生存!從漢中到蘭州途步整整走了無數個日日夜夜!幾個月后終于走出了荒境,把小牛山的十八條騾子宰殺著只剩一匹了。
到了蘭州城內,正好趕上初夕之夜,小牛山的經商銀錢也花完了。二人在蘭州城內登記了一處最窮困的客店。店主人本是一對八十多歲的孤寡老人,無兒無女,柴門草鋪,坑上無蓆鋪麥簽。高大的土圍墻上長滿了荒草。帥公子對小牛山說,將剩余的一匹騾子梆在柴房之內,拿來筆墨,寫一幅對聯咱們也學人家過年!然后命小牛山貼上對聯,找來一枝長竹桿,將隨身攜帶的紅燈懸掛在大門之上。夜晚紅燈發出與眾不同五顏六色的七彩紫霞,吸引城內男女老少及無數觀看的人群,鄉親們一傳十,十傳百地將這一消息傳至縣衙。縣衙趕來觀看后傳至督府,消息瞬間驚遍了全城。縣衙帶督府前來觀看,督府一看說,這是七彩御花燈,是當朝萬歲爺到了!帶文武大巨忙跪到在土大門口,茅屋周圍命錦衣衛士駐守!
夜里三更,小牛山打開大門怎備給騾子添草喂料。看到門外的陣容,嚇得回頭跑到廳堂,稟告公主說,大事不好了,我們被山賊包圍了,門外有好多兵役。公子對小牛說,不要理睬他們,關上大門我們還是休息吧!其實公子心中早就有數!
第二天,天明了,公子與小牛山打開大門,只見朝巨們瞌頭只呼萬歲,萬萬歲!小牛山一聽,嚇得口目驚呆,原來自己身邊的這位公子哥正是當朝萬歲爺康熙。萬歲免禮后,督府抬來八抬大轎,起駕回宮,但小劉山不肯上京去金鑾殿,經過康熙幾番相勸后。方才同意回朝。在京都游玩了幾天后,萬歲爺給小牛山掛印封金,加官進爵,帶上家眷來京養老!但小牛山一心想辭官還鄉,無奈之時,康熙要問小牛山有何心愿,小牛山說要還他原有的十八匹騾子。于是在御花馬圈中挑了二十四匹上乘駿馬,萬歲爺依依不舍地送出京城后,并用大轎車送小牛山二十四車金銀珠寶,派大隊人馬日夜兼程,浩浩蕩蕩運往小牛山故里……娘娘壩鎮牛峽村。
回村后政府與掀起了村民熱烈歡迎的運動高朝,鑼鼓璇天,載歌載舞!并在牛家峽蓋了一院八卦轉角亭樓,雕梁畫棟,起脊瓦獸。完工后派御林軍駐守,并給小牛山一鄰近官職,駐守隴南十四縣的糧稅。但他為了清閑,辭去官職,打發走錦衣衛士及御林駐軍,將金銀珠寶埋至亭后的馬糞堆中。自己隱居山野并過起了休閑的田園生活!鄉親們稱小牛山為牛百萬!
山中歲月容易過,轉眼幾十年過去了,當年的少年小牛山已成了白發蒼蒼的老人。朝廳時常派來榮華禮品。牛百萬占卜問卦說,風水先生說,若要光陰倒盡頭,遲非村頭沿河溪水倒流!
清朝康熙末期,萬歲爺駕崩仙逝后,太子立位,終斷了朝庭供奉!牛百萬也常常遭到山賊多次的外來打劫。
有一天,牛百萬背著孫兒在門口沿河閑游,孫兒說爺爺,你看河水倒流了,牛百萬順著孫兒手指的方向看去,小河的流水在逆風下翻起波浪。牛百萬嘆息說,完了,莫非是我們的光陰走到盡頭了。說著背著孫兒往回走,回到家里一看,八角亭樓被山賊焚燒,烈火熊熊!當時,白蓮教造反,山賊火燒風火山鎮江寺后,又沖到牛氏故里,燒毀了百萬亭樓。將百萬關押成人制后,牛百萬派孫兒到后院觀看,孫兒說爺爺,不好了,咱家后院的馬糞也被翻遍了!百萬哽噎地說,咱家完了,咱家徹底地完了。說完后氣絕身亡!
從此,在牛家峽藍天白去的上空,回璇著一段優美的歷史傳說!這段傳說慢慢地消失在這鄉間的雜草中!
(口述傳說:牛峽村,牛迎安,牛國海,牛紅海,牛富榮。百萬后繼人,牛小龍,牛輝輝。書寫整理:武會春)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