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月餅的來歷與傳說
中秋節是情人風花雪月,談情賞愛的日子,也是華夏兒女的情人圣誕夜。
相傳在很久以前,在一個遙遠的小山村下,住著一個白面書生,自幼兒父母雙亡,無依無靠,被一個村上的老人收養。書生漸漸地長大了,老人也以去世,這位秀才多次赴考,都未能皇榜得中。便在家鄉種了一片中藥桂花樹,秀才每天都澆水施肥。
到了中秋節晚上,秋風爽爽,浩月當空,流星劃過長空,秀才一個人坐在亭院的小樹下,喝著麥酒賞著月色。看著天上劃過的流星,心中許下美好的心愿!盼望著心上人的早日團聚!
突然從桂花樹后閃出一妙齡少女,花容月貌。懷中抱著桂花酒與酥餅,說自己本是月宮中的桂花仙子,奉公主嫦娥宗旨,前來為貴郎送壸御花酒。說完對坐在秀才面前,秀才高興萬分,對酒當歌,并喝起十杯酒,一杯酒兒一點紅,桂花接酒敬新人,滿臉笑盈盈,二杯酒兒二朵梅,姐望情人中高魁,藍衫身上披……!(此秧歌在天水秦州還留傳至今),桂花并給秀才接過自己做的酥餅,說此餅內餡是用上品的大棗,花生,桂圓肉,蓮子所合成,四藥是健腦補腎的良藥,象征著早生貴子,此餅是藥餅,因來自月宮后改為月餅!
二人情投意合,并私訂終身,寧愿相守在人間,不愿飛做天上仙!二人并對月結拜,插草封香,問我愛你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青山做證花為媒,風花月夜結連理!
從今以后人們把中秋節定為華夏傳統的情人夜,吃著月餅,盼望著團團圓圓與早生貴子!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