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娛樂 > 娛評 > 正文

    “電影咖”競相回歸小熒屏 能否所向披靡?

    范冰冰(右)在《贏天下》中的劇照。

    放眼2018年熒屏上的重頭戲,滿眼都是“電影咖”。從周迅、范冰冰、章子怡、姚晨到陳坤、劉燁、黎明,一個個競相回歸小熒屏,這讓觀眾感到興奮。是什么促成了這一新潮流?他們回流熒屏,就一定能所向披靡?

    策劃:徐暉

    撰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曾俊

    頭評

    大演員要

    拿出真本事

    文/曾俊

    就在幾年前,演藝圈還流行一條“鄙視鏈”:拍電影的瞧不上拍電視劇的,拍電視劇的瞧不上拍網劇的和玩綜藝的。而如今風水有點轉過來了,綜藝強勢,黃渤、孫紅雷等電影人玩得不亦樂乎,網劇勢頭也逐漸強大起來,潘粵明再次翻紅。電視劇的影響力越來越強,所以電影圈也不再那么高冷了,大牌演員也開始觸碰電視劇了。

    他們不僅能過足戲癮,而且還能依靠電視劇、網劇的高頻率曝光,來穩固和提升人氣。就品位來說,他們自帶的表演經驗,的確能提升電視劇在表演上的水準,能增強電視劇的觀感,使得這一最為大眾化的娛樂產品,多一些藝術屬性。

    但是從專業角度看,電影和電視劇是兩個不盡相同的藝術形式,有著兩套區別不小的表演體系,有的電視劇演員在熒屏上如魚得水,但到了大銀幕上卻無法展開手腳,比如孫儷。反之亦然,那些習慣了大銀幕上相對精致表演的演員,在面對節奏快、講效率的電視劇拍攝時,如何改變自身氣質,來征服更多元的觀眾群,就是不小的挑戰。

    其實演員只是創作陣容的一部分,一部戲更多是看導演和編劇,但我們觀眾會把焦點放在演員身上,希望他們能在好劇本的基礎上錦上添花,希望他們能在作品平平時拿出好的表演,突破障礙。在外界的高期待中,大演員更需要拿出真本事來,絕對不能只是為了掙錢。

    現象:

    電影演員看中了大女主戲

    電影和電視劇是兩個不同的領域,所以許多演員都會選擇深耕其中一個領域,很少會跨界。但是2018年的熒屏上,電影演員集體回流,成了最吸引眼球的現象。

    其中,女演員都偏愛大女主戲。比如,周迅主演的《如懿傳》。時隔數年,周迅首度回歸電視熒屏,聯手霍建華演繹如懿與乾隆的婚姻故事。

    范冰冰的《贏天下》由《武媚娘傳奇》原班人馬打造,講述了秦朝寡婦巴清在咸陽后宮的政治漩渦中,以弱女子之身一步步走入大秦上層,最終成為中國最早的女性企業家的傳奇故事。張國立、徐帆、潘迎紫、潘虹等老牌戲骨也加盟該劇。

    湯唯主演的《大明皇妃孫若微傳》馬上開機,講述一個出身寒微的女子一步步登上人生巔峰的故事。

    章子怡主演的《帝王業》也在籌備中。

    許晴主演的《老中醫》正在熱拍,兩位男主角是陳寶國和馮遠征,編劇是高滿堂,現實主義題材屬性明顯,她的表演也會令人耳目一新。

    劉嘉玲主演的新《半生緣》屬于經典重拍,輿論關注度頗高。

    都市題材《都挺好》講述當下社會父母和子女的關系問題,姚晨和老戲骨倪大紅變成一對父女,共同上演一段血濃于水的動人親情。

    男演員中,陳坤時隔十年重回電視劇一拍就是兩部。他和倪妮合作的《凰權·弈天下》原本是大女主戲,后來改編成了大男主戲。他和萬茜合作《脫身》,講述上海老弄堂里的諜戰風云,兩位演員實力碰撞,必定非常精彩。

    在《北平無戰事》之后,劉燁和林依晨攜手的《老男孩》也值得關注。

    原因:

    電影咖為什么都來拍電視?

    一時間,這么多電影演員回流熒屏,是多年難以見到的盛況。歸結起來原因有很多,主要有這么三點。

    首先,電影圈的好劇本少,這些年大銀幕好作品不多,口碑有所下降。

    章子怡對戲的要求一向很高,本身好的選擇就不多,首次拍電視劇應該是看中了好劇本。

    范冰冰憑借《我不是潘金蓮》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自己的演技,這次能在《武媚娘傳奇》之后,再次回到小熒屏,劇本必須是能打動她的。

    其次,演員本人有發展需求。

    比如黃軒雖然是近幾年上升速度最快的內地小生之一,但他在大銀幕的發展不如人意,所以他出演電視劇也是順理成章。

    “謀男郎”竇驍頂著光環出道,可近幾年的演藝事業也沒有達到預期的高度,所以他也多次選擇小熒屏,積累人氣:既有古裝劇《海上牧云記》《楚喬傳》,也有偏偶像的情感劇《時間都知道》和《愛上你治愈我》。

    黎明近幾年已經基本成為“票房毒藥”,繼續在大銀幕發展壓力很大,所以也開始選擇拍電視劇,他和張豐毅合作的《莫語者》正在熱拍,被稱為“劇版《戰狼》”。

    再次,小熒屏的收視擔當已經在“斷層”。女演員中,只有孫儷和趙麗穎等能扛得起收視;男演員的收視擔當更是只有吳秀波、張嘉譯等大叔級演員,其余的演員要么年紀大、對年輕觀眾缺乏吸引力,要么是空有臉蛋但演技上有待提升,無法得到認可。

    綜上所述,觀眾會期待電影咖加入小熒屏,電影咖必將對目前的電視演員群體形成刺激,至少能在話題性上略勝一籌。

    問題:

    表演有挑戰,題材怕雷同

    值得一提的是,電影咖去拍電視劇,如何能找到實力匹配、相互信任的搭檔,也非常考究。好的表演從來就不是一個人的功勞,對手演員的水平也十分重要。

    比如陳坤能分別找到倪妮、萬茜這樣的對手,既能保證主角光環不減,又能不影響整部戲的表演質量。

    章子怡的新劇為了能找到合適的男搭檔,也是煞費苦心,張震、劉燁等人都是力邀對象,但最終無法成行,最新傳出消息稱由周一圍擔綱。周一圍有實力,但資歷不如章子怡,應該也是很適合的人選。他們最近在《演員的誕生》中合作演繹過《胭脂扣》,觀眾不吝點贊。

    不過,即便這些電影咖有了好演員的協助,在人氣上占有天然優勢,但新劇想要收獲口碑和收視雙豐收,除了運氣使然,還要考慮其他因素。

    最大的問題是,題材故事能否有新意:周迅的《如懿傳》,屬于宮斗題材,觀眾其實已經對這個類型產生審美疲勞。《贏天下》也是說一個寡婦如何一步步成為首富的故事,這個模式和《那年花開月正圓》頗有幾分相似,人物能否洗清“瑪麗蘇”的嫌疑,也是未知數。

    還有一個問題是,電影咖的表演能否征服觀眾。相比電影,演員在電視劇里發揮的空間更大,挑戰一點都不小。周迅、范冰冰都要經歷裝嫩、女扮男裝的階段,這也是檢驗演技“成色”的時候。章子怡、湯唯更是第一次出演電視劇,表演上肯定有一個轉換過程,會否“水土不服”引人關注。

    講多D

    前車之鑒:

    周冬雨馬思純在熒屏上光芒變弱

    大腕電影咖出戰小熒屏,占盡天時地利,但這并不意味著就能有多討好觀眾。比如周冬雨在參演的電視劇《麻雀》中,就暴露了缺陷,她的角色被評缺乏新意,表演也遭到批評,之后和張一山出演的《春風十里不如你》,同樣被評表演套路多,沒有達到她該有的水準。

    而馬思純接演的《將軍在上》,口碑和數據都有些尷尬。該劇此前還遭到衛視“退貨”,最后只好在網絡播出,但這部劇的幕后團隊在審美上走了極端,沒能收獲太多贊譽。

    所以,電影咖在小熒屏并不是絕對的所向披靡,演員和戲是相輔相成的。他們只有擁有了靠譜的導演等幕后團隊、靠譜的劇本、靠譜的表演,才會有好的回報。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趙安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