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文學 > 小說散文 > 正文

    王振華:城市背后(天之水網(wǎng))

    城市背后

    王振華

    第二次來上海,有些感觸在去年上海印象之上更加清晰,遂記。

    在高樓大廈與長橋闊路中間游走,目之皆是匆忙之態(tài),步履如飛,弱如老人兒童亦是健步疾走。不知為何事所忙,為何物所趨,為何人所召。閑庭闊步悠然自在者寥寥無幾。更無鄉(xiāng)間小道或小城老街男女老少皆信步而行,一路招呼問候或含首示意,其情融融之狀。即使小區(qū)之內,亦鮮見熱情招呼之情景,樓上樓下,左鄰右舍,如陌生人一般漠然相視。作鄰居多年,不知其姓名,不識其親友。若在鄉(xiāng)村,恐怕連三親六友都極為熟悉。

    我方向感極差,常常迷路。問于路人,或驚惶退避,或搖手不知,或不置一詞,或面生厭煩,或轉首背之,偶有熱心之人,多為老人、保安、門衛(wèi)。不禁想起鄉(xiāng)村小城,問路時熱情詳述,以手示之,更有古道熱腸之人,引其到所問之處。

    有乞討之人,街頭或執(zhí)碗,或伏首,少有路人施舍。或許有裝傻扮殘之人,但施舍為自我善心,與他人無關。鄉(xiāng)下農村,對乞討者極為憐憫,施舍于錢財、面粉、衣物,遇吃飯之時還可熱茶熱飯待之。

    公車之上,老弱病殘專座常為健壯者居之,也有讓座者,令人心暖。曾見一女讓座老人,卻被一男所坐,其竟無羞愧之狀。若有衣著簡陋拎包提袋者,車上之人避之不及,無人相幫。小地方長幼有序,尊老愛幼,讓路讓座之舉比比皆是。遇箱包多者,熱心助之。

    城市化是人類社會進步之標志 ,然文明是否與城市同步?高樓大廈與長橋闊路豐富便捷了我們之生活,亦封閉桎梏了我們之心靈。城市背后,還有很多正在失去,如道德,如義務,如責任,如情義。城市之崛起,應為文明之升化。萎縮了心靈,看似再美之城市亦不過是水泥與鋼鐵之對話,而我們卻失去了美好。

     

    王振華,男,甘肅臨潭人。作品散見《甘肅日報》、《甘肅廣播電視報》、《蘭州青年報》、《甘南日報》和《當代詩刊》、《甘南文學》、《齊魯文學》、《深圳文學》、《商山文學》、《作家》、《青年作家》、《現(xiàn)代作家文學社》、《現(xiàn)代新派詩刊》、《長江詩歌》、《當代漢詩》、《作者聯(lián)盟》、《原創(chuàng)家園》、《文藝輕刊》、《嶼上》等文學平臺。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趙安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