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農歷正月十五)下午,天水伏羲廟隆重舉行了戊戌(2018)年春祭伏羲迎獻飯儀式,近萬名群眾觀看了儀式。
當天的迎獻飯儀式是春祭伏典禮活動的一項重要議程。活動由天水市伏羲廟管理局負責組織實施,天水市民間祭祀伏羲協會和上元會承辦。正月十五日下午,身著禮儀服裝的專職祭祀人員,抬著盛有牛頭、豬頭、羊頭“太牢”之禮的食落和各式各樣的菜肴、鮮果,在浩浩蕩蕩儀仗隊伍的護送助威下,繞伏羲城一周。最后,將獻飯迎入伏羲廟,擺放于先天殿月臺東側供桌,以備正月十六日凌晨正祭典禮時上供。
當天,迎獻飯儀仗隊伍約1000多人一路走來,聲勢浩大,鼓樂喧天,廣大群眾和社會各界人士都積極參與了儀式。
獻飯種類繁多,地域特色鮮明。按照我國古代祭祀禮儀,祭祀伏羲使用最高規格“太牢”之禮,即牛頭、豬頭和羊頭。按照中華民俗傳統禮儀,入選“太牢”的牲畜在敬神屠宰之前,還需舉行儀式,與神靈進行溝通,只有待獻的牛、豬、羊非常順從(表示同意獻供),才可屠宰,否則,會另換備用的牛、羊、豬,重新舉行儀式。敬獻的飯菜,以天水地方傳統菜肴為主,配以西式糕點,葷素搭配,可以說是六君子、七盤子、八大碗,十全,還有時令鮮果、主食和清酒等。
在伏羲誕辰之日,為其上供獻飯是天水民間世世代代傳承下來的最高規格的祭祀禮儀,人們用這種虔誠之心表達了對人文始祖伏羲的緬懷和崇敬之情,該儀式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太昊伏羲祭典禮儀中一項重要的內容之一。
作者:閆鵬飛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