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迷局中展開博弈
影片《暴裂無聲》4月4日公映
孫佳音
■ 《暴裂無聲》劇照
看片名,你可能很難一下子理解犯罪劇情片《暴裂無聲》的主題。看預告,影片似乎講的是一個在利益與人性漩渦中苦苦掙扎的失語礦工的故事。然而看完全片你會發現,這樣的解釋顯然是單薄而片面的,因為故事不僅是一個人的,憤怒也不僅是一個人的。《暴裂無聲》將于4月4日在全國上映。昨天,該片導演忻鈺坤、主演宋洋來到上海,與觀眾分享他們所理解的“無聲”和“暴裂”。
演員宋洋此前一直以武俠形象示人,但在《暴裂無聲》中他卻一改戲路,飾演了失語礦工張保民,在沒有一句臺詞的情況下,他憑借肢體動作表現出了無聲的憤怒,演活了一個小人物。宋洋坦言:“張保民這個角色對我來說是陌生的,我是都市人,身邊沒有任何一個可以參照的對象,雖然拍攝前與導演的溝通非常多,但內里的東西還是要靠我自己來演,在演繹的過程中,我要把自己身上的東西扔掉才能演得毫無痕跡。”影片最后,是張保民面對山石崩塌的一個背影,長長的鏡頭里,能叫人讀出無聲的絕望。
“暴裂”在片中顯而易見。張保民為了尋回丟失的兒子,與嫌疑人昌萬年的手下展開了一場以寡敵眾的生猛肉搏,一打二十,拳拳到肉。對此,導演忻鈺坤表示,片中呈現的打斗場面僅用了所有動作戲素材的十分之一。他強調說:“《暴裂無聲》并不是一部動作片,所有打斗的設計都是符合人物性格、定位與身份的。”
電影《暴裂無聲》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個相對閉塞的北方礦業小鎮上,接連發生了兩起兒童失蹤案,由此,失語礦工張保民(宋洋飾)、黑心煤老板昌萬年(姜武飾)與貪財律師徐文杰(袁文康飾)三人在金錢、利益和家庭的重重迷局中展開了一場人性的博弈。在這場博弈里,幾乎所有人都輸了。有人輸掉了自由,有人輸掉了良心,也有人輸掉了孩子和最后的幻想。
除了延續處女作《心迷宮》在剪輯、配樂、氛圍制造等方面的風格特點,導演忻鈺坤還通過影片挖掘了更多社會現實背后的元素來支撐新的故事。雖然對三條故事線的把控仍有發力不均的問題,姜武飾演的黑心煤老板也相對臉譜化,但導演仍然充滿勇氣地通過電影語言將人性不斷放大并直觀地展現在觀眾面前。
首席記者 孫佳音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