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17年“吸金”能力最強的十家中國游戲公司
近期,超過30家游戲上市公司陸續發布了2017年度的業績報告。據人民網游戲頻道統計,截止2018年4月13日,騰訊、網易兩家公司在營收和凈利潤等方面繼續領跑,兩家企業2017年度游戲方面的營收總和超過了1340億元,其中騰訊2017年游戲收入近千億元。
人民網游戲頻道統計了2017年度收入排名前十的中國游戲企業(僅限上市公司),財報數據顯示,在騰訊網易兩大巨頭之后的第二梯隊爭奪較為激烈,位居3至10名的游戲公司2017年的游戲收入也都超過了30億元。
2017年騰訊網易繼續擠壓國內游戲市場份額
2017年,騰訊網絡游戲收入978.83億元,同比增長38.17%。據了解,該項增長主要受智能手機游戲(包括《王者榮耀》等現有游戲以及《魂斗羅:歸來》、《龍之谷》與《經典版天龍八部手游》等新游戲)收入增長所推動。個人電腦客戶端游戲(如《地下城與勇士》、《英雄聯盟》)也對收入增長做出了貢獻。
據了解,騰訊第四季度個人電腦客戶端游戲收入約128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3%。活躍用戶數因用戶向移動終端整體轉移而下滑,而收入則受到2017年第四季虛擬道具銷售推廣活動減少的影響。第四季度騰訊智能手機游戲收入同比增長59%至約人民幣169億元。活躍用戶數保持穩健,而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環比下降。
值得關注的是,游戲收入在騰訊第四季度總營收中的比例已經下降至36.70%,這也是季度占比首次降至40%以下。
2017年,網易在線游戲服務營收為362.82億元,同比增長29.67%。網易游戲業務增長得益于自研手游如《陰陽師》和《倩女幽魂》手游版等的收入貢獻。第四季度推出的戰術競技手游《終結者2》和《荒野行動》的表現也非常優異。
網易游戲占網易總營收的比例為67%,其在自主研發方面的實力不容小覷,游戲收入多源于網易自主研發游戲。
據《2017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游戲市場收入規模為2036.1億元,其中PC游戲收入804億元(PC端游648.6億元、網頁游戲156億元),手機游戲收入1161.2億元。從游戲市場整體收入來看,騰訊與網易兩家公司的市場占比超過了65%。
根據SensorTower統計的2017年AppStore數據,騰訊、網易是2017年中國市場發布應用最多的公司,這兩家公司2017年共發布了近90款手機游戲。對于其他游戲公司來講,如何每年保證有多款高素質新游戲參與競爭,將是一場持續的消耗戰。
各有手段二梯隊游戲公司競爭激烈
在騰訊、網易兩家公司的強力擠壓效應下,很多游戲公司開始注意細分市場的新機會和自身多元化的發展,比如尋求規模收入的游戲公司開始把目光投向海外市場、以及買量發行市場,或者依托并購扮靚業績。從2017年度業績報告來看,完美世界、IGG、愷英網絡、金山等成立時間超10年的老牌游戲公司依然實力不俗。
從2017年游戲總營收來看,2011年成立的三七互娛近年來表現尤其突出,2017年總營收達61.92億元,位列游戲收入第三名。三七互娛以頁游起家,擅長流量運營。自2014年重大資產重組后,三七互娛的主業已經聚焦于以游戲為基礎的泛娛樂領域。三七互娛通過不斷做加法,進一步放大自身流量優勢,與多種業務形態,形成良性循環。2017年公司手游流水破45億、5款游戲月流水破3000萬。目前該公司儲備的IP數量頗多,《拳皇》、《楚喬傳》、《瑯琊榜》、《尋秦記》、《航海王》等為公司2018年業績增長提供了保障。
從2017年收入同比增長來看,IGG公司營收和凈利潤增長主要系產品《王國紀元》收入增加。《王國紀元》一年的營收達4.38億美元,占到了IGG整體營收的72%。《王國紀元》和《城堡爭霸》兩款產品收入占公司總收入的92.7%。從產品數量上看,IGG公司相對于其他“十強”公司較為單薄。中文傳媒子公司智明星通2017年營業收入有所下降,也是“十強”公司中唯一下降的公司。公司全年實現營收39.79億元,歸母凈利潤7.07億元,對中文傳媒利潤凈貢獻同比增長40.30%。主力游戲《列王的紛爭》 17年平均月流水為2.46億元,較16年3.51億月流水有所下降,這也是收入同比下降的重要原因。
從2017年凈利潤來看,二梯隊游戲公司競爭尤為激烈。2017年游戲總營收在30-40億元之間的6家公司,凈利潤基本在10億元左右。(由于完美世界和金山軟件沒有詳細的游戲業務凈利潤,因此記錄的是集團整體的凈利潤。)在凈利潤方面,愷英網絡表現更為明顯。2017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6.13億元,同比增長136.67%。報告期內主營游戲表現強勁,浙江盛和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納入公司合并報表范圍。公司盈利主體仍是頁游,影游聯動聲量減弱。
從凈利潤同比增長來看,愷英網絡、IGG、昆侖萬維排名前三。愷英網絡的增長源于并購,IGG公司的增長靠著主力游戲,而昆侖萬維轉讓映客、趣店股份套現8.49億。昆侖萬維這一年完成了對閑徠互娛的收購,使公司收入及凈利大幅增長。在半年報的披露中,閑徠互娛地方特色卡牌競技游戲2-6月帶來了3.22億元的凈利潤。
另外,還有幾家游戲公司雖未進入“十強”排行榜,但是整體數據值得關注。巨人營收29.07億元,凈利潤12.9億元;360游戲營收雖然在16.92億元,但毛利達10.92億元;世紀華通旗下擁有天游、七酷、文脈互動、點點互動等22家全資游戲公司。同時,承諾將繼續履行盛大游戲優先注入上市公司,公司年營收35.01億元,凈利潤8.02億元。
綜合來講,完美世界、游族網絡、巨人網絡等公司本身就有影視部門或近年設立了影業公司,影游聯動更顯優勢;昆侖萬維、愷英網絡通過并購扮靚財報業績;三七互娛、智明星通等公司積極布局海外市場,近年來業績增速明顯;金山軟件和IGG等公司依靠爆款游戲是的財報業績亮眼。二梯隊游戲公司通過多種手段應對騰訊和網易兩大巨頭帶來的擠壓效應。
一些上市游戲公司缺產品致利潤下滑
2017年,掌趣科技營業總收入17.68億元,同比下降4.6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73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6.38%。
2017年,星輝娛樂營業總收入達27.56億元,同比增長15.1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32億元(集團總利潤),同比下降49.38%。
2017年,盛天網絡營業總收入3.88億元,同比增長12.8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588.76萬元,比上年同期減少21.74%。
2017年,電魂網絡營業總收入4.99億元,同比增長0.98%;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5億元,同比減少35.76%。
……
以游戲為首的整個互動娛樂市場留給中小游戲公司的機會窗口正在不斷縮窄,無論是國內市場還是海外市場這樣的趨勢都雷同。營收排名靠前的游戲公司在產品層面上不斷發力并獲取到了可觀的用戶流量,那么擺在中小游戲公司面前的局勢就更加嚴峻。對比幾家凈利潤下降公司的財報,“重點產品上線時間推遲”、“部分游戲項目未達預期”被更多次地提及,產品上的缺失使得流量獲取難度驟增,從而導致了凈利潤的下滑。
除此之外,部分游戲企業旗下老產品進入成熟期,一定程度上使得原有的業績增速開始放緩,而新品又無法迅速擔任起主力營收的重任,這也是業績出現下滑的原因。
對比來看,一些新三板游戲公司選擇背靠“大樹”展開業務合作,實現盈利。這些公司正深耕細分領域,逐漸找到了在競爭中求生存的門路。
英雄互娛2017年營收10.36億元,凈利潤9.7億元,同比增長71.25%。公司旗下業務更是涉及多個領域,公司與京東、ARM、金山等企業在液晶面板制造、圖形處理器、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等多個領域深度交流與合作。
背靠騰訊和網易這兩棵“大樹”,做游戲分發、推廣的公司去年賺得盆滿缽滿。愛酷游為騰訊、網易旗下多款知名手游進行推廣,從而帶動了收入的增長。
綜合來講,雖然移動電競等細分領域助力游戲行業高速發展,但騰訊、網易等大型游戲公司的產品依舊占據更多流量資源。其他游戲企業尤其是中小型公司要與這些強者競爭,如何每年保證高質量新游戲的供應依舊是關鍵因素,這考驗著公司的資金、研發、代理等多方面的能力。這一定基礎上也促使游戲公司專心研發創新,提升游戲品質,更加理性地認清自身的特性。( 作者 董思睿 楊虞波羅 沈光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