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遠上憶雷達
靳開源/文
三月的天水,已是桃花十里,和風拂面。從鄉村到城市都沉寂在春暖花開的幸福當中,踏春賞花,郊游漫步。自春風之后,就有人祭祖上墳,到清明才結束。偏偏就在清明節的前夕,文星雷達走了。
三月三十一號,雷達先生去世了,消息從北京傳來,天水的媒體、手機微信都在傳雷達先生去世的消息。在川西高原上采風的秦嶺先生,子夜前寫了悼念文章《巨星隕落悼雷達》。讀完以后讓人心里也潮潮的。由于前幾天剛剛看過雷達先生為《絲路游記.天水》寫的一篇敘,讓人覺得這一切這么突然。了解雷達先生也不過這兩年的事情,我是做旅游的,常常陪朋友們去甘南,因此要常常做功課,給朋友們講解香巴拉美麗的自然和人文景觀。有一次,我搜羅資料,看到了雷達先生寫的類似游記的散文《天上的扎尕那》,因為先生走過的這一路,都是我常走的熟悉行程,所以那一篇文章我詳細看過,淳厚自然、富有詩意的語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啊,高聳的、陰森的、無極的阿尼瑪卿山啊”我似乎看到了一個詩人,在厚厚的夜色當中,引頸遙望阿尼瑪卿神山的樣子。現在重新讀過,不由人想起“惟馀舊文集,一覽一沾巾”的詩句。后來又陸續拜讀了先生的文章《多年以前》《新陽鎮》《夢回祁連》《黃河遠上》等作品。雖然雷達先生很小就離開了老家新陽鎮到蘭州,但他有很深的家鄉情結,聽說他操一口地道的天水話。在《新陽鎮》一文中,特別刻畫了一位勤勞勇敢、敢踢敢咬的嫂子形象,寫家鄉的渭水河邊,寫卦臺山下人文、習俗、灌溉、紡織、讓我讀后影響深刻。《黃河遠上》,既寫了蘭州的戰役,還寫了作者少年時代愛情的萌動。在作品《夢回祁連》中寫了在那特定的歷史時期,家屬親友的各種傳奇故事。在極端環境下,人性的美與丑,從側面展現了河西走廊的風土人情。雷達先生的散文,善于通過自傳與虛構,把散文的敘事、抒情,哲理糅合在一起,記憶歷史,激活思想。文章既有溫情,又有失落,有苦澀,有痛感、有蒼涼感,讀后讓人感覺有五味雜陳,五味雜陳!
雁過也,空留傷……
四月四號八寶山蘭廳前,哀樂奏起,中國作協主席、中國文聯主席鐵凝第一個向覆蓋黨旗的雷達三鞠躬,向親屬表達真誠的慰問。中國作協黨組書記錢小芊,中國作協黨組原書記李冰,中國作協領導班子成員,來自首都和全國的作家、評論家、文學愛好者,依次鞠躬致哀。天水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安志宏,市文聯主席王進文,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趙子洲,代表380萬家鄉父老向文星告別。
四月五號夜,在他的故鄉天水大風降溫,寒氣逼人,早上櫻花、桃花、梨花的和那圣潔的玉蘭飄落一地。巨星的隕落,百草皆哀,大地像水煮過的一樣凋零,這可能也許是大地與文星作別。
昨晚上神奇般的又夢見了扎爾那,夢見先生引頸遙望遠方的樣子,作為你的粉永遠懷念先生!故特作詞《踏莎行.悼雷達》以表哀思。
??
踏莎行·憶雷達
開源
櫻花漫舞,臨風歌吟,黑衣素盞葬梨花。驚雷三月百花煞,一夜飄落萬戶家。隴山疊疊,秦聲糾糾,巴山楚水萬古名。再到山花盈香時,遠上黃河悼雷達。
作者: 靳開源,天水市人。愛好詩詞創作,地方文史研究。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