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首頁 > 特推 > 正文

    銘記歷史警示未來!習近平這樣紀念抗日戰爭

    2014年7月7日,習近平出席全民族抗戰爆發77周年紀念儀式并發表重要講話。圖片來源:新華社

    2014年7月7日,習近平出席全民族抗戰爆發77周年紀念儀式并發表重要講話。圖片來源:新華社

    原標題:銘記歷史警示未來!習近平這樣紀念抗日戰爭

    央視網消息:1937年7月7日,宛平城頭一聲炮響,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

    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刻。習近平總書記說:“在此民族危難之際,中國共產黨秉持民族大義,擔負起民族救亡的歷史重任,呼吁建立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以抵抗日寇侵略、驅逐日寇出中國。”

    2018年7月7日,中國全民族抗戰爆發迎來81周年。如今中國人民紀念全面抗戰爆發、抗日戰爭勝利,就是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2015年9月2日,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向30名抗戰老戰士老同志、抗戰將領、幫助和支持中國抗戰的國際友人或其遺屬代表頒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并發表重要講話。圖片來源:新華社

    2015年9月2日,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向30名抗戰老戰士老同志、抗戰將領、幫助和支持中國抗戰的國際友人或其遺屬代表頒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并發表重要講話。圖片來源:新華社

    銘記歷史正視事實

    “只有正確認識歷史,才能更好開創未來。”2014年7月和9月,習近平先后在全民族抗戰爆發77周年、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9周年的重要活動上發表講話,概括了抗日戰爭的重大歷史意義。

    “偉大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國人民近代以來爭取獨立自由史冊上可歌可泣的一頁,是中華民族歷史發展進程中飽經滄桑的一章”,這場戰爭的偉大勝利“徹底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殖民奴役中國的圖謀”“再也沒有侵略者可以在中國的土地上橫行肆虐”。

    “偉大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開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為挽救民族危亡、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為爭取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作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這場戰爭的偉大勝利“重新確立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中國人民贏得了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贏得了崇高的民族聲譽”。

    “偉大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使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場戰爭的偉大勝利“開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在血與火的洗禮中,古老的中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開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的歷史征程”。

    長達14年的抗戰歷史是中國人民用鮮血和生命寫下的歷史,對于任何想要否認、歪曲、美化侵略歷史的意圖,習近平的態度斬釘截鐵:“中國人民和各國人民絕不答應!”

    “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在不容許任何人改變的歷史和事實面前,習近平告誡:“黑的就是黑的,說一萬遍也不可能變成白的;白的就是白的,說一萬遍也不可能變成黑的。一切顛倒黑白的做法,最后都只能是自欺欺人。”

    2014年9月3日上午,在向抗戰烈士敬獻花籃儀式上,習近平整理花籃上的緞帶。圖片來源:新華社

    2014年9月3日上午,在向抗戰烈士敬獻花籃儀式上,習近平整理花籃上的緞帶。圖片來源:新華社

    緬懷先烈繼承遺志

    從2014年起,每年的9月3日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9月30日為烈士紀念日,12月13日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2015年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前夕,習近平頒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

    在抗戰英雄身上,他看到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和“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

    2014年7月,習近平來到盧溝橋畔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為“獨立自由勛章”雕塑揭幕。

    習近平說:“我們在這里為獨立自由勛章雕塑揭幕,就是要緬懷在爭取民族獨立和自由過程中英勇獻身的烈士們,就是要緬懷為追求和平正義作出重要貢獻的人們,告慰在那場戰爭中不幸遇難的同胞們。我們永遠緬懷他們、銘記他們。”

    “和平是需要爭取的,和平是需要維護的”,同年12月,習近平前往南京,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鼎莊嚴揭幕。

    “今天的中國,已經成為一個具有保衛人民和平生活堅強能力的偉大國家,中華民族任人宰割、飽受欺凌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中國人民正在意氣風發地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中華民族的發展前景無比光明。”

    今時今日,這是中華兒女對歷史最深切的緬懷,也是對英雄最真摯的告慰。

    2015年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這是習近平檢閱受閱部隊。圖片來源:新華社

    2015年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這是習近平檢閱受閱部隊。圖片來源:新華社

    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自古以來,和平就是人類最持久的夙愿。和平像陽光一樣溫暖、像雨露一樣滋潤。有了陽光雨露,萬物才能茁壯成長。有了和平穩定,人類才能更好實現自己的夢想。”

    經歷過戰爭的人們,更加懂得和平的寶貴。縱觀世界歷史,習近平斷言:“依靠武力對外侵略擴張最終都是要失敗的。這是歷史規律。”回首近代中國,他又表示:“中華民族遭到了列強長期侵略和欺凌,但中國人民從中學到的不是弱肉強食的強盜邏輯,而是更加堅定了維護和平的決心。”

    “必須毫不動搖走和平發展道路。”在習近平看來,這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給我們留下的最寶貴的啟示。他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向世界宣誓:“中華民族歷來愛好和平。無論發展到哪一步,中國都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永遠不會把自身曾經經歷過的悲慘遭遇強加給其他民族。”

    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已經成為時代主題,但世界并不太平,戰爭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依然高懸在人類頭上。

    為了世界和平,習近平倡議各國牢固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呼吁各國共同走和平發展道路,他真誠地希望“各國都更好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堅持和平發展,共同開創世界和平充滿希望的未來”。

    2015年9月3日,天安門廣場碧空如洗,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履鏗鏘。在65位外國國家元首等國際政要、5.5萬名人民群眾共同見證下,習近平向世界人民發出響亮號召:“讓我們共同銘記歷史所啟示的偉大真理: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

    “歷史無法重來,未來可以開創。”

    波瀾壯闊的抗日戰爭,凝結成偉大的抗戰精神,成為“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強大精神動力”。

    如今,我們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就是要銘記歷史、警示未來,動員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更加奮發有為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文/錢景童)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趙安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