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文化 > 西部文化 > 正文

    艾米莉·勃朗特誕辰200周年 一生30載徒留《呼嘯山莊》卻震驚文壇

    【文藝星青年按】最近在英國約克郡街頭出現了一個特別紀念版郵筒。該郵筒是英國皇家郵政為紀念英國著名作家艾米莉·勃朗特誕辰200周年而造,它位于約克郡的索頓,那里正是艾米莉·勃朗特的出生地。亮紅色的郵筒外部裝點有她生前所著的小說與詩歌中的名句,十分顯眼。

    而今天,正是19世紀英國作家和詩人艾米莉·勃朗特(Emily Jane Bronte,1818.07.30—1848.12.19)誕辰200周年紀念日。

    在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中,艾米莉排行第二(大姐夏洛蒂·勃朗特,代表作《簡愛》;小妹安妮·勃朗特,代表作《《艾格妮絲·格雷》》)。她在30歲的短暫一生里,只為這個世界留下了唯一的一部小說:《呼嘯山莊》。在她生前,幾乎沒有人談論起這部小說,直到死后很多年,人們才意識到,這是英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

    1847年,《簡·愛》,《呼嘯山莊》和《艾格尼斯·格雷》在英國先后出版。《簡愛》和《呼嘯山莊》這兩部作品的出現,引起了文學界強烈的轟動;而這兩部不朽的名著竟出于名不見傳的兩姐妹之手,更成了英國文學史上的佳話。這兩姐妹就是夏洛特·勃朗特和艾米莉·勃朗特。夏洛特的《簡·愛》因題材的新穎和感情的真摯立即引起當時評論界的重視,而艾米莉則憑著《呼嘯山莊》這部有著奇想象力的小說在英國文學史上占有突出地位。

    “呼嘯山莊”是個怎樣的山莊?

    最初,《呼嘯山莊》不為當時的讀者所理解,這可能正是《簡·愛》出版兩個月后,《呼嘯山莊》才得以出版的原因。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呼嘯山莊》以作者“心靈中非凡的熱情”和她繼拜倫之后無人可比的“強烈的情感、憂傷、大膽”震撼了越來越多的人們的心靈,于是,《呼嘯山莊》被譽為“最奇特的小說”,艾米莉·勃朗特也以她唯一的一部小說奠定了她在英國文學史以及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法國哲學家巴塔耶說:艾米莉從惡的深淵里吸取了切實的教訓,很少人比她更嚴謹、更勇敢、更正直,她對惡的認識最徹底。

    《呼嘯山莊》首版出版于1847年。這部小說融合了現實主義、浪漫主義與哥特風格,早期的一些評論家認為其敗壞道德、令人憎惡,有的則稱贊它風格獨特,具有“粗獷的力量”。

    哈沃斯牧師館,勃朗特一家的住所

    呼嘯山莊地處荒涼的高沼地,故事從一幅荒野景象中徐徐展開,為小說創造了極具沖擊力的環境設定。小說有多個敘事視角,其中最主要的是洛克伍德(Lockwood)和奈麗·迪恩(Nelly Dean)。洛克伍德來自英國南方,約克郡在他眼中完全是另一個陌生的世界。奈麗則是一名女仆,她經常往返于呼嘯山莊和畫眉山莊——艾米莉·勃朗特設置的另一個場景,一個和呼嘯山莊截然不同的地方。

    威森斯山頂農舍廢墟,據說是呼嘯山莊的原型

    艾米莉·勃朗特生活的環境不是虛構的高沼要塞,而是一個正經歷極速工業化發展的世界。她的住所,哈沃斯牧師館,俯瞰著約克郡的一座工廠小鎮,背靠高沼地。充滿荒涼美的西約克郡高沼地極大地影響了讀者和批評家對《呼嘯山莊》的解讀。在他們眼中,小說是奇異、狂野的,它展現了偏僻荒蕪、人跡罕至的自然風景。

    《呼嘯山莊》是部怎樣的作品?

    作家毛姆(W. S. Maugham,1874-1965)在《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中則是這樣形容《呼嘯山莊》的:

    這并不是一本拿來供人討論的書,而是一本供人閱讀的書。發現小說中的錯處很容易,但它擁有那種只有極少數幾個小說家才能給予讀者的東西——力量。

    可以說,《呼嘯山莊》是一部比《簡·愛》更難理解的作品。據說,有心人做過統計,自從英國有文學史最佳小說榜單以來,無論評選人和發布者是誰,《呼嘯山莊》從沒有跌出過前十

    《呼嘯山莊》創造了一個情感熱烈的世界,其中所發生的事件在角色和讀者的記憶里都留下了出人意料、超乎常情的深刻烙印。驚悚貫穿全書,并為許多關鍵的人物關系定下了基調,有狂喜,有怪異,也有瘋狂。

    1939年威廉·惠勒執導的《呼嘯山莊》

    小說巧妙地利用了死亡這一意象,故事中不乏死里逃生、自尋死路的情節,也有精心演繹或幽默戲謔的死亡場面——例如瀕死的凱瑟琳看見“黑衣柜”里面有一張人臉(第12章)、希思克利夫打開凱瑟琳的棺材,或是他把妻子伊莎貝拉的愛犬吊死在花園里。小說熱衷于探討人類的極限,整部作品彌漫著死亡和邪惡的力量,以及因這種力量而造就的沖動行為模式、幼稚而極端的情感、難以抗拒的強大意愿,還有過激的罪行所招致的惡果。書中提到了許多動物、幽靈和鬼魂,這些是我們永遠也撥不開的迷霧。

    《呼嘯山莊》是一部精心編排、布局合理的小說,有復雜的時間架構和多個互相聯結的敘事者。它將離奇的情節嵌入到真實生動的家族歷史和自然風景之中,而故事的迷人之處則在于人物日常生活中的幻想的力量

    《呼嘯山莊》的由來

    《呼嘯山莊》最早由梁實秋先生翻譯為中文,他將書名譯作《咆哮山莊》。1930年代末,一位正在西南聯大外文系的女生楊苡對這個譯法提出了不同的見解,她說:

    我想,也許是梁先生從希刺克厲夫(即希斯克利夫——群學君注)的乖戾性格與暴虐行為得到啟發,但我總認為這個書名不妥。在書中第一章里已明確指出W. H.是希刺克厲夫的居住地,原屬于恩蕭家族的住宅的名稱,我想任何房主是不會愿意用“咆哮”二字稱自己的住宅去嚇唬來訪者的。

    但究竟如何翻譯更為妥當呢?這時,在西南聯大學習時養成的“念念有詞”的習慣給了她靈感。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書中的場景不停在她的腦海回轉:

    一陣陣疾風呼嘯而過,雨點灑落在玻璃窗上,宛如凱瑟琳在窗外哭泣著叫我開窗。我所住的房子外面本來就是一片荒涼的花園,這時我幾乎感到我也是在當年約克郡曠野附近的那所古老的房子里。我嘴里不知不覺的念著Wuthering Heights……苦苦地想著該怎樣確切譯出它的意義,又能基本上接近它的讀音……忽然靈感自天而降,我興奮地寫下了《呼嘯山莊》四個大字!

    從此以后,《呼嘯山莊》成為被普遍接受的譯名,傳誦至今。

    艾米莉是個怎樣的人?

    艾米莉·勃朗特去世前一年(1847)的油畫像

    艾米莉·勃朗特只活到30歲,極度羞澀內向,她流傳下來的一幅肖像,幾乎就是她的精神個性概括:緊張、激烈、孤獨、不愿被人知。“不愿為人知”是一種自我防衛,也是獲得寫作自由的一個辦法。

    她在人們的記憶中仍是個怪人和厭世者,家里的三姐妹都是怪人,她則是其中最古怪的一位。

    在愛丁堡國際書展上,《夏洛蒂·勃朗特生平(Charlotte Bronte: A Life)》一書作者、傳記作家克萊爾·哈曼稱,艾米莉·勃朗特(Emily Jane Bronte)的一些性格特征——天才、死宅、社交恐懼癥和易怒等,或許表明她患有阿斯伯格綜合癥(注:一種泛自閉癥障礙,其重要特征是社交困難)。

    艾米莉曾有一次非常出名的暴怒事件,這件事被夏洛蒂·勃朗特的傳記作家和同時期的作家伊麗莎白·蓋斯科爾兩人同時記錄下來了。1857年,在蓋斯科爾的自傳中,她回憶道,因為家犬弄臟了洗衣房,艾米莉一記重拳打在狗狗的臉上,狗狗被打得“接近半盲,驚恐萬分”,但蓋斯科爾將這件事歸結為“艾米莉力量的一個表現而已”。

    勃朗特三姐妹的肖像,艾米莉·勃朗特位于畫中央,她的左邊是妹妹安妮,右邊則是姐姐夏洛蒂。這幅畫由她們的兄弟布蘭韋爾·勃朗特所繪。

    “貢代爾”詩歌中的《阿古斯塔致阿爾弗雷德》,由艾米莉·勃朗特創作于1838年5月20日。

    艾米莉·勃朗特小說大家的身份雖然被眾人熟知,但鮮少有人知曉她還是個詩人,并且罕見的是,她在詩歌和小說兩種文體中的寫作有著緊密的聯系。她的許多詩作均首次發表于她和妹妹共同塑造的“貢代爾”幻想世界中。她的筆記本手稿中(現存于大英圖書館)收錄了這些詩作,題為“貢代爾詩篇”(Gondal Poems)。

    但當這些詩被收入《庫瑞爾、艾利斯和阿克頓·貝爾的詩集》時,艾米莉刪去了所有關于貢代爾世界的注釋。因此,這些詩作的力量完全不倚賴于潛在的敘事文本。這些詩歌通過不同的人物、充滿激情的臺詞和時常陷入極端的情境,以戲劇的方式探討身份與自我的問題。

    就像《呼嘯山莊》一樣,這些詩歌也鐘情于極端而熱烈的情感,失落與湮滅的場景,以及當直面死亡時對欲望的肯定。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趙安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