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首頁 > 評論 > 正文

    昆山“反殺男”屬正當防衛(wèi)的案例示范意義

    8月27日晚,江蘇省昆山市震川路街頭發(fā)生一起持刀砍人案件,造成一死一傷。“昆山反殺案”引發(fā)輿論熱議,于海明的行為屬于故意傷害還是正當防衛(wèi),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9月1日,昆山市公安局就此案發(fā)布通報,于海明的行為屬于正當防衛(wèi),依法予以撤案。(北京青年報9月2日)

    江蘇省檢察院隨后就此案做出解讀,認為劉海龍?zhí)羝鹗露恕⑦^錯在先,于海明在面對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現(xiàn)實危險時,做出搶刀反擊的行為屬于正常反應,“合法沒有必要向不法讓步”,因此警方撤案符合規(guī)定。

    昆山“反殺男”不是黃飛鴻,我們不能苛求他們“點到為止”,但法律卻可以為其“撐腰”。應該說,此次“昆山反殺案”發(fā)生5天后就迎來處理結果,速度不可謂不快。而且,這樣的處理結果,還配上了及時且入情入理的解讀,尤其是“合法沒有必要向不法讓步”等鼓勵正義滿滿的說法,不但讓人信服也讓人感到十分提氣。然而,就事情的前因后果看,此次認定“反殺男”屬正當防衛(wèi),看點已然不僅僅是案件本身,已然被賦予了更多方面。

    首先,是法制進步的一次彰顯。縱觀此次“昆山反殺案”,之所以一開始就引發(fā)輿論的巨大關注和熱烈反響,原因眾多,如高度契合社會主流“惡有惡報”的認知外,無可否認的一點,就是長期以來,有關方面在認定受害人正當防衛(wèi)的問題上,似乎顯得的有些保守,起碼是在社會的觀感上有這樣的傾向,使得無限正當防衛(wèi)權的彰顯受到一定影響,此次事件是我國法制水平的一次進步。

    其次,凸顯輿論成熟。此次“昆山反殺案”發(fā)生后,雖然輿論高度重視,反應也強烈,但絕大多數(shù)都能夠從各個方面客觀而嚴謹?shù)姆治觯J為“反殺男”屬于正當防衛(wèi),不應該為此事負刑責,而此次江蘇昆山有關方面最終的處理結果,也證實了大部分輿論的正確。這一方面固然凸顯的是輿論的一次勝利,但另一方面,相比于以往的一些突發(fā)事件后輿論的雜亂無章,這也凸顯時下網(wǎng)絡輿論的日漸成熟和一定程度上的進步。

    第三,具有較好的案例示范意義。以往,有關方面在認定正當防衛(wèi)問題上顯得較“軟”,長期以來,在無限正當防衛(wèi)權的維護問題上,缺乏足夠有效和強力的案例示范遵循。而此次“昆山反殺案”,在在大眾媒體等的監(jiān)督下,“反殺男”被認定正當防衛(wèi),最大限度保障社會正義等同時,無疑也為各級司法機關以后再辦理此類案件,提供了一個有效的案例示范。

    第四,具有較強的社會警示意義。認定此次“反殺男”屬于正當防衛(wèi),是對正當防衛(wèi)法律規(guī)定盡可能的有效執(zhí)行,以及對社會正義的有力扶持,讓人們明白日后一旦面對類似事情完全可以依法反擊。反過來講,這就是對社會類似惡性事件中挑釁、作惡者囂張氣焰的最大打擊和警示,告訴他們作惡有代價,守法行善才是正道。

    期待此次“昆山反殺案”認定“反殺男”屬于正當防衛(wèi),能夠成為我國執(zhí)行和解釋正當防衛(wèi)、維護社會正義、打擊社會邪惡、擴充正當防衛(wèi)權使用的一個起點、契機和分水嶺,真正起到保護正義、打擊邪惡、切實維護社會秩序的示范作用。(責任編輯:王鑫)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胡晶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