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城市 > 幸福天水 > 正文

    清水:大棚蔬菜務出群眾好“錢”景

        大棚蔬菜務出群眾好“錢”景

    改革開放40年來,清水縣始終把農業和農村經濟建設放在國民經濟的重要地位,堅持以改革為動力,立足科學發展,以科技興農為突破口,改造落后的農業經營方式。

    自2008年以來,清水縣不斷優化農業結構,加快布局蔬菜產業,依靠科技創新不斷豐富群眾的“菜籃子”,鼓滿農民的“錢袋子”。

    一走進紅堡鎮安坪村蔬菜大棚,大棚內種植的西紅柿、辣椒、大白菜等季節性蔬菜正在拔節瘋長,菜農們正三五成群忙著采摘西紅柿、辣椒等蔬菜,園區內四處都是忙碌的身影。安景峰是紅堡鎮安坪村村民,他正在大棚里忙活著摘西紅柿。一說起蔬菜大棚的變遷他深有感觸的談了起來。

    張愛學是紅堡鎮安坪村農業科技園區的產業大戶,15歲時他就跟著老父親開始種植蔬菜大棚,從起初的竹板棚到現在的鋼管棚、從以前的5個棚到現在的30個棚,從以前的架子車出售到現在的批發商來地里收購,從以前的缺技術到如今的高技術,從以前的多勞力到現在的少勞力,從以前的人工種植到現在的機械種植,從十多歲的小伙子到如今的中年大叔,在將近40年的時間里蔬菜大棚讓他和鄉親們甩掉窮帽子發了家。

    2008年以來,清水縣以建設甘肅省高原夏菜重點縣和西部獨具特色的優質農產品基地為目標,緊緊圍繞“川區田園化、基地標準化、產品綠色化”的要求,以發展設施蔬菜和露地蔬菜、高原夏菜為重點,加大財政支農力度,積極調整結構,建龍頭、擴基地、增效益,蔬菜產業規模迅速擴張,效益不斷提升,成為推動該縣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

    為了使蔬菜產業取得長足發展,成為群眾增收的支柱產業,清水縣不斷學習新技術,引進新品種,解放群眾的思想觀念,創新干部的工作思路,提高菜農的專業技術。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采取“專業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模式,大力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精準扶貧“十百千萬”農民素質提升工程等培訓措施,增加農民增收渠道。

    清水縣通過建設農業園區,培育新品種、展示新技術,對全縣的設施蔬菜和特色產業起到示范引領作用,尤其是對草莓、半夏、食用菌等特色產業新品種的培育和推廣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走出了一條棚室增收的新路子。

    截至目前,全縣已建成設施蔬菜基地5000畝,發展高原夏菜5.8萬畝,建成22個蔬菜專業村,累計認證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21.2萬畝,綠色食品標準化生產基地0.88萬畝。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胡晶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