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與文明記憶——絲綢之路對中華文明演進與傳播的影響”學術研討會即將在天水舉行
天天天水網訊(通訊員 閆鵬飛)由天水市博物館聯合蘭州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甘肅省隴文化研究會共同主辦的“絲綢之路與文明記憶”學術研討會,將于10月13—14日在天水市博物館召開。屆時,將有來自蘭州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中央民族大學、鄭州大學、西北大學等國內10余所高校的專家、教授和陜西歷史博物館、敦煌研究院、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省內外多家文博單位的專家共約100余人蒞臨會議,20位專家教授將作大會報告,交流最新研究成果,探討絲綢之路對中華文明演進和傳播的影響。
甘肅是古代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融合的大舞臺,也是絲綢之路未曾中斷的核心區段。近年來,隨著我國與中亞有關國家開展的絲綢之路跨國系列申報世界遺產的成功,相關考古新發現和研究成果不斷增多,為加強有關中西文化交流、文明傳播影響等學術課題的深入研討,提升絲綢之路甘肅黃金段的國際影響力,特舉辦此次研討會。本次研討會是蘭州大學“110周年校慶”的主題學術系列活動之一,也是天水市博物館作為國家一級博物館繼2017年“西戎文化的發現與研究學術研討會”之后召開的又一次全國性學術會議。旨在揭示絲綢之路的歷史文化淵源和豐富內涵,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全面發展。
天水市博物館為舉辦好這次會議做了大量準備工作。從今年5月初開始,歷史文化研究部向國內外有關專家學者發出邀請函,參會人員于7月20日前提交了參會回執、論文題目與摘要,9月10日前提交論文電子版,組委會對征集到的論文進行了審核,對符合會議要求的論文編印了論文討論稿。會議結束,待專家修訂確認后,將正式出版。
天水市博物館聯合蘭州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甘肅省隴文化研究會舉辦“絲綢之路與文明記憶——絲綢之路對中華文明演進與傳播的影響”學術研討會,多層次、多角度探討絲綢之路的歷史文化淵源和豐富內涵,將會全力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和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促進甘肅及天水的全面發展。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