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人物 > 訪談 > 正文

    著名演播藝術家李野墨先生游龍城天水:真實的自我才能陪伴我們一生

     

    nEO_IMG_DSC_0070

     


    真實的自我才能陪伴我們一生

    ——著名演播藝術家李野墨先生游龍城天水

    趙安生

    臨近中秋的這一天,陽光明媚、天氣格外晴朗。上午8點半的天水伏羲廟廣場熱鬧非凡,遛鳥的、晨練的、跳舞的、匆匆上班的......在這里我初次見到李野墨老師,他正在好友著名音樂人劉瑞明先生的陪同下來到伏羲廟北邊一個小攤上吃早點。李老師身材魁梧高大,走起路來腰板筆直,一頭濃密微卷的灰白色頭發更顯得藝術氣質與眾不同。一開口說話,嗓音低沉渾厚、富有磁性,語速不急不慢、語調不高不低,不愧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著名表演藝術家,不得不說聽這樣有魅力的聲音說話是一種享受。

     

    nEO_IMG_DSC_0012

     

    小小的攤點上,已經坐滿了吃早點的人,李老師一邊吃著我們天水特色美食呱呱、一邊喝著杏茶,他說很合胃口。要知道呱呱、杏茶、豬油盒子可是我們天水早點的“標配”。這時一些市民認出了李老師,紛紛上前來看看這位名人,李老師非常和藹,親切地和他們逐個打招呼。吃完早點,李老師一行走進伏羲廟。

    nEO_IMG_DSC_0040

     

    李老師說他久聞“羲皇故里”盛名,一直也沒有機會來,這次他是特地從北京趕來助陣好友劉瑞明先生當晚的“迎國慶·頌盛世”劉瑞明作品音樂會。劉瑞明先生是中國金融音樂家協會會員。甘肅金融音樂家協會理事、甘肅省音樂家協會會員、天水市音樂家協會理事、秦州區音樂家協會主席。他創作的《太忙》、《知恩》、《一路夫妻》、《楚河漢界任縱橫》等音樂作品分別由潘長江、雷佳、呂繼宏等著名演員演唱。兩位老師也是多年好友,劉瑞明先生一直把李老師作為標桿榜樣,在藝術之路上始終低調誠懇、不忘初心!從文祖殿到先天殿再到太極殿工作人員一路講解,從石器時代到一畫開天再到八卦的演變,李老師聽的津津有味,不時還與大家一同探討。在大殿內李老師面對“人宗爺”三鞠躬,他感嘆人文始祖伏羲不愧被尊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他的智慧對我們后人影響太深太遠。

     

    nEO_IMG_DSC_0111

     

    李老師為人和藹,一路說說笑笑,有人求教,李老師便現場說教。他說:好的播音員講話,聲音不應該從嗓子發出,而是從身體發出, 吸氣要迅速,呼氣要緩慢、均勻,吸入的氣量要適中。無論是站姿和還是坐姿,都要抬頭舒肩展背,胸部要稍向前傾,小腹自然內收,雙腳并立平放。這樣發音的關鍵部位?胸、腹、喉、舌等才能處于良好的呼吸準備和行進狀態之中,呼吸順暢,方可語流順暢。受一代著名演播大師親自指點迷津,大家直乎受益匪淺。眾所周知作為中央電視臺中國電視劇制作中心導演、央視央廣主持人專職培訓導師、著名演播藝術家。李老師曾播講過多部名作,被中國廣播電視學會評選為“全國聽眾喜愛的演播藝術家”,他為各類影視作品配音,在多家電臺播講文學作品、錄制有聲讀物,迄今為止的作品(部、集)數以千計,深受廣大聽眾歡迎和喜愛。聽說當年(1988年),他在人民廣播電臺連播了路遙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一時聽眾過億,來信過萬,以至于收到的來信創造了人民廣播電臺自有長篇小說連播節目以來的最高記錄。

    nEO_IMG_DSC_0093

     

    從伏羲廟出來已經將近中午,劉瑞明先生害怕李老師勞累,建議將接下來上“玉泉觀”的行程挪到下午,不料李老師說:不用了,現在就去,正在興頭上,我一點也不累!從有山門開始一路臺階,遇仙橋,通仙橋,青龍殿,白虎殿,人間天上坊,玉泉閣,直到三清殿,李老師真是好體力。在六角亭下玉泉井旁李老師小歇了片刻,他喝了杯玉泉水贊不絕口,說這泉水清涼甘美,果然是名不虛傳。我們告訴李老師每年農歷正月初九,天水市民都要扶老攜幼來玉泉觀“朝觀”。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誕辰,每年這天,登上玉泉觀進香,是天水人覽勝迎春的第一要事。

     

    nEO_IMG_DSC_0034

     

    從玉泉觀下來已經不早了,雖有點小累,但是李老師和大家都意猶未盡、非常開心。最后李老師還說我們天之水網名字起的不錯:天之水,天之生水、水象征著生命、生機、象征著源源不斷,天之水一定會更加蓬勃旺盛,并祝福天之水網越來越好。

     

    nEO_IMG_DSC_0099

     

    言有盡而意無窮,在龍城天水這樣一個古老美麗的城市認識李老師,是我們這些正在路上的晚輩莫大的榮幸。李老師其人就像他的作品一樣沉穩中不乏激情,娓娓如暖陽,他的言、行、舉、止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身邊的每一個人。正如他說的:不管是形式的還是內在的東西,都離不開個人情感,學習知識、技巧、規則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發掘自我,因為只有真實的自我才能陪伴我們自己走完人生之路。

     

    nEO_IMG_DSC_0123

     

    nEO_IMG_DSC_0160

     

    nEO_IMG_DSC_0125

    nEO_IMG_DSC_0073

     

     

    專欄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趙安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