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滄桑巨變 四十載春華秋實
——改革開放40年來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綜述
記者 楊璟
四十年如歌歲月,四十年滄桑巨變;四十年青春勃發,四十年春華秋實。
40年改革開放的大潮,賦予了天水這片古老而厚重的神奇土地自內而外、由表及里的深刻改變,讓這1.43萬平方公里的每一方土地彰顯著實力的底蘊、活力的風姿、魅力的光華、潛力的煥發。
四十年,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進入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成為全國上下的共同追求,也是我市現階段發展的必然選擇。
那么對于天水而言,推進高質量發展,需要怎樣的主動作為?
市委、市政府在探索中找到了答案: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委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一系列決策部署,堅持不懈推進“一產調結構、二產擴總量、三產強基礎”。我市的經濟發展也呈現出總量持續擴張、質量效益同步提升的良好態勢。
據有關部門統計數字顯示:2017年實現生產總值614.96億元,是1978年的106倍,全省排名由2012年的第5位前移至第3位,今年前三季度增速分別高于全國、全省0.3、0.7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由1978年的38:32:30優化為2017年的16.7:30.8:52.5,三產占據全市經濟“半壁河山”,高新技術產業化水平達82.34%,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非公經濟占GDP比重均超過50%,旅游綜合收入占GDP的30%以上,我市獲批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同時,由30余位“兩院”院士牽頭,聯合發起成立了中國綠色催化專家智庫,成功舉辦三屆綠色及可持續發展麥積山論壇,形成了一批論壇成果,綠色產業發展取得重大突破。
四十年,全面小康建設邁出新步伐
小康夢,是現代中國最大的夢想。
確保天水與全國全省人民一道邁入小康社會,是當前全市最大的政治,也是380多萬秦州兒女的深情呼喚。
全面小康建設使命光榮,脫貧攻堅責任重大。
為此,在為群眾謀幸福、求發展的道路上,市委、市政府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一號工程”,緊盯“兩不愁、三保障”目標和“六個精準”要求,全力補齊產業發展和安全飲水、住房、醫療、教育等短板弱項,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探索推行“八大員”服務性崗位設置、“雙助貸”工程、“扶貧車間”就近就地就業等模式,走出了一條具有天水特色的精準脫貧路子。2013年以來,全市累計減貧66.39萬人,貧困人口由92.08萬減至25.69萬,貧困發生率由29.92%降至8.39%,今年預計減貧10.65萬人,貧困發生率將降至4.91%。人民生活持續改善,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4612元、7065元,實現全國雙擁模范城“五連冠”,入圍全國精神衛生綜合管理試點、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提名城市。
四十年,城鄉協調發展呈現新面貌
40年前,我市城鄉各項基礎設施處于非常落后狀態。滿大街的自行車,路面坑洼,晴時塵土飛揚,雨天積水嚴重,可謂“路不平、水不通,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
城鄉發展不平衡,二元結構矛盾突出,一直是困擾我市發展的突出問題。推進城鄉協調發展,迫在眉睫!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的戰略任務,十八屆五中全會再次把“推動城鄉協調發展”作為增強發展協調性的重要內容。
國家有政策、發展有基礎、推進有動力。因此,市委、市政府認真踐行協調發展理念,一手抓城市承載能力提升,一手抓農村基礎條件改善,城鄉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規劃并啟動建設成紀新城、三陽川新城等“八大新城”,建成區面積增加到68平方公里,建設范圍擴大到380平方公里,現代化大城市的框架初步形成。爭取實施了機場遷建、引洮供水等一大批各領域“歷史最大”項目,中心城區新建、在建跨河大橋和人行天橋28座,農村實現了鄉鎮中心幼兒園、標準化村衛生室、村文化圖書室等“十個全覆蓋”和動力用電、安全飲水、有線廣播電視、4G互聯網絡“四個村村通”,建制村公路通暢率達100%,建成“美麗鄉村”省級示范村20個、市級示范村25個、市級環境整潔村305個,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45.2%,躋身第三批全國智慧城市試點城市、“寬帶中國”示范城市。
四十年,美麗天水建設煥發新魅力
四十年來,廣大群眾在享受改革開放成果的時候,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天水的生態越來越好、環境越來越美……
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了天水發展的最大優勢。
自從生態文明建設上升至國家戰略,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為天水發展指明了方向。市委、市政府搶抓機遇,主動作為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下大力氣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戰役,常態化落實河長制和全域無垃圾治理,全市水土實現全面達標,國家園林城市創建通過省級初審,創建國家級生態鄉村6個,森林覆蓋率達36.45%,超出全國、全省平均水平14.79和25.12個百分點,近5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保持在300天以上,“天水藍”成為靚麗的城市名片,天水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隴上江南”。
四十年,全面從嚴治黨展現新氣象
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
這是永不停歇的趕考路上,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錚錚誓言;這是新的長征路上,天水實現與全國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偉大目標的堅強保證。
邁入新時代,我市全面從嚴治黨重整行裝再出發,以永遠在路上的執著把全面從嚴治黨引向深入。
全市上下認真落實好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持“嚴”字當頭、“實”字托底,全面落實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健全完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做到了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統籌推動各領域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創新開展每月第一周周五“黨員固定活動日”和“主題黨日”活動,培樹了一批全國先進典型。堅持新時期好干部標準,聚焦中心工作和脫貧攻堅一線培養、鍛煉、選拔干部,加強新型智庫建設,領導班子、干部和人才隊伍建設呈現新氣象。嚴格執行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始終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營造了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新時代,新征程,新氣象。如今,古老而又年輕的天水正站在改革開放40年的新起點上,展示自己無窮的活力與魅力,奮力書寫新時代追趕超越的嶄新篇章。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