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鐵十八局集團四公司承建的成都地鐵六號線土建4標興業北街站至犀浦站區間貫通(柴宏奎 伍振 攝)
中鐵十八局集團四公司助力成都最長地鐵建設
成都六號線梓潼宮站——興業北街站——犀浦站間盾構區間貫通
成都電 (伍振 劉書鋒 劉超 攝影報道)12月19日,由中鐵十八局集團四公司承建的成都最長地下軌道交通——地鐵六號線一、二期工程土建4標興業北街站至犀浦站區間在繼三次成功穿越沱江河、紅光大道隧道、成灌高鐵后,右線順利、精準完成接收,標志著梓潼宮站——興業北街站——犀浦站間2.23公里的盾構區間全部貫通。
成都地鐵6號線全長72.9公里,共設車站56座,換乘站28座,通過了郫都區、高新區、金牛區、成華區、錦江區5個行政區。一、二期工程為南北走向線路,北起望叢祠站,南至觀東路站,線路全長約為47.4公里共設38座車站,其中換乘站14座,全部采用地下敷設方式,全線共設置車輛段一座、停車場一座、主變電站三座。該線是成都地鐵開建以來第一條直接以8A標準設計、建設的線路,也是目前所有線路中最長的全地下線路。
中鐵十八局集團四公司成都地鐵6號線項目經理萬朝棟介紹,興業北街站至犀浦站盾構區間總長1.36公里,該區間先后穿越沱江河、大直徑管線、建筑物群、紅光大道下穿隧道、成灌高鐵等多項重大風險源。
特別是天宇路站-犀浦站盾構區間全長1.5955公里,含2座聯絡通道,最大坡度28‰,其中在富水砂卵石區域需穿越52棟房屋建筑,房屋多為上世紀九十年代2-6層磚混結構,其中6棟房屋距隧道頂部最小埋深僅為9.2米,屬于特別重大危險源,施工難度極大。
在面臨地質條件惡劣,掘進過程中房屋安全隱患大等情況下,中鐵十八局集團四公司迎難而上,召開專家會等制定詳細的應急處置方案,充分協調各方關系,以“控制欠壓、充分注漿、深層量測、主動防護”十六字盾構施工方針,采取基礎注漿加固、區間地質補勘等舉措,定期召開操作手、拼裝手、注漿手工作總結分析會,商討合理的解決方案,為盾構穿越施工創造良好的條件。
在隧道掘進過程中,四公司根據實際地質情況合理控制各項掘進參數,通過改良土倉內渣
由中鐵十八局集團四公司承建的成都地鐵六號線土建4標興業北街站至犀浦站區間貫通(柴宏奎 伍振 攝)
土,調節螺旋機轉速來控制出渣量,保證土倉壓力,控制欠壓,對出渣進行體積與質量雙重控制,避免超挖。加強同步注漿量、注漿壓力、漿液初凝時間、稠度的控制,確保注漿效果。每班配備專人管理的二次注漿班組,對脫出盾尾5-8環的管片上部進行二次注雙液漿,及時填充穩固地層和管片,有效控制了建筑物沉降。同時現場嚴格執行24小時值領導值班制度、加強設備的日常維保、物資每班盤點補充、應急處置及時有效、全程監測巡視,及時解決出現的問題及突發情況,保證工序銜接緊密,盾構掘進連續,有效控制了建筑物沉降,展示了“鐵建品質”。
項目部還加強同產權方、地方管理單位和周邊居民的溝通,在安全、平穩、順利穿越一系列重大風險源后,順利完成梓潼宮站——興業北街站——犀浦站間施工,不僅為成都地鐵6號線按期完工奠定了基礎,而且隧道施工樹立了安全生產典范。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