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從男孩到男人,18年從小演員到如今熱播的《特種兵之深入敵后》編劇、主演、導演身兼三職,這一路并不輕松,他就是演員羿坤,編劇羿坤,導演羿坤。
自2002年入行拍攝了第一部電視劇《孝莊秘史》,到現如今編劇、主演并導演的第一部電視劇《特種兵之深入敵后》已經18個年頭了,這18年也是電視劇行業高速發展的十八年。
猶記得當年《孝莊秘史》掀起了一股“秘史”熱,那之后整整七八年的時間,羿坤一直在拍攝一些古裝題材,幾乎橫店成了他的第二故鄉,從開始的小太監到皇帝,從土匪到將軍,從俠客到書生……在這七八年中,他懵懵懂懂的飾演了20多個大大小小的角色。
但之后很快古裝風發生了變化,古裝劇已經演變成古裝偶像劇,此時的羿坤卻還在努力勸說制片方,商量能不能讓自己親自來配音人物會更好,但這個時候的劇組已經開始了提詞式的表演,那個時候羿坤才知道,這類劇已經不再適合他了。
從古裝到年代戲開始并不輕松,當時羿坤已經習慣了望著明月說話,對著窗欞說詞。突然的同期收音拍攝也讓他知道了自己臺詞方面的不足,但那時他卻非常興奮,他知道自己在進步,雖然很慢、很難,但它確實發生著。
羿坤堅信入行時那些前輩告訴他的“男演員千萬別著急,30歲才叫演員,40歲才能明白什么是戲”。所以剛入行的時候,他從來不敢說自己的實際年齡,總要多說幾歲,更怕的是問起畢業院校,對于一個沒有專業學過表演的年輕演員來說開始格外困難,甚至有些自卑。
2016年,觀眾在抗戰劇《獵刃》中認識了羿坤扮演的黑子,他身世隱秘但癡心絕對,羿坤以極其細膩的演技演活了霸道卻專一的深情男兒“黑子”一角。
之后在《最后的戰士》里,羿坤將文武雙全的冉志高呈現在觀眾面前,他英俊瀟灑、軍風颯颯,一心為國。羿坤將癡情硬漢冉志高形象刻畫的栩栩如生,冉志高讓觀眾開始熟悉這個已經人到中年,卻叫不出名字的男演員。
今年,羿坤第一次在一個作品中擔任、編劇、導演、演員三個職務,由他自編自導自演的《特種兵之深入敵后》登陸浙江衛視,PP視頻網臺同播,這部滿載著羿坤心血的主旋律抗戰大劇一經播出便斬獲超高收視和播放量,也讓觀眾開始熟悉了這位有些靦腆略帶憂郁的男演員。
《特種兵之深入敵后》對羿坤意義非凡,對于羿坤來說這不僅是一部作品,更是飽含了他對這個行業的理解,對人生的理解。羿坤說“演員最好的表達就是作品”,他用這部作品完成了與觀眾的對話。也讓觀眾認識了他,一個努力、敬業執著的好演員——羿坤。但這還并不是他的全部,編劇、導演的身份更讓業內看見了他初露光芒的才華。
每個演員都在等那個屬于自己的角色,如果沒人給你這個機會除了等還有什么?
羿坤給了一個完美的答案,那就是自己站出來,自己動手給自己贏得機會,用實力、才華說話。可很少有人知道他五年中僅僅拍了四部作品,面對被觀眾遺忘的風險,面對生活的壓力,他選擇了堅持,可這份堅持背后誰又知道他失去了什么、付出了多少?
轉眼間,羿坤早已過了30而立之年,即將迎來前輩們說的40歲男演員的開始,但他再看身邊同齡的朋友、哥們,發現很多人已經改行,或者粘著胡子演一個有著20多歲兒子的爹,小鮮肉的時代不知不覺的來臨了,流量成為了衡量演員價值的唯一標準。那些他曾經視為偶像、楷模的前輩們不知不覺淡出了觀眾的視野。
從《孝莊秘史》到《特種兵之深入敵后》,從萌芽的大清帝國到激烈的中緬邊境戰爭,他如同這漫長的歷史,從稚嫩到蓬勃,從前的他,是手持紅棍的衙差,現在的他,是手握劇本的編演導。
人到中年,可和他入行要做一個好演員的夢想依然還很遠很遠,羿坤說“也許一輩子也沒有機會站在那里了”,但他選擇了堅持,用劇中的一句話“他選擇了一條無比艱辛,但正確的路”,這應該就是羿坤口中對生活對行業的理解吧。
我們等著這名樸實、執著的演員再次出發帶來更多更好的作品,他是演員羿坤,他更是編劇羿坤、導演羿坤。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