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老齡化問題日趨嚴重,為積極應對老齡化時代的挑戰,民政部將新設立養老服務司,承擔老年人福利工作和中國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等重任。
2018年3月,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公布,民政部等國務院組成部門迎來大規模整合和重組。此后在2018年9月和11月,中國機構編織網先后公布了多個部委的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三定”方案)。不過,民政部的“三定”方案卻一直未曾出爐。
而最近的種種跡象顯示,民政部“三定”方案已正式獲得中央批準。
2019年全國民政工作視頻會議已于1月初在北京召開。據中國社會報1月15日報道,民政部部長黃樹賢在會議上介紹新的民政部“三定”方案時表示,在黨和國家總體上不增加機構編制的情況下,中央批準民政部單獨設立養老服務司、兒童福利司、慈善事業促進和社會工作司。
民政部主管的中國社會報還透露,民政部人事司負責人在學習2019年全國民政工作視頻會議精神時表示,近期將重點組織做好《民政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落實。澎湃新聞日前也報道稱,民政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高曉兵1月14日在一個公開場合透露,在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中職責調整的民政部新的“三定”規定已出爐。
在中國社會報1月22日的報道中,甘肅省民政廳表示,將參照中辦國辦印發民政部新的“三定”方案,認真研究甘肅省民政廳的職能定位,提出了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調整優化建議,積極向省委省政府領導匯報,并銜接省編辦等部門盡快出臺甘肅省民政廳新的“三定”方案。
截至目前,民政部“三定”方案尚未正式在官網上公布。民政部新聞辦在回應界面新聞問詢時表示,民政部“三定”方案文件目前還未官宣,希望外界以官宣為準,至于什么時候公布目前還沒有接到通知。
而界面新聞從行業內相關機構獲悉,民政部“三定”方案已下發至地方和部分機構,相關部門也已在學習。
據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中國社會保障學會等機構在其官網發布的《民政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下稱《規定》)顯示,中央批準民政部設立養老服務司等13個內設機構。
在中國社會報1月15日的報道中,民政部社會事務司負責人表示,老年人、未成年人這兩個群體單獨設立司局負責推動落實相關工作,說明黨中央、國務院對“一老一小”這兩個群體將更加重視和關注,是順應社會主要矛盾變化、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滿足新時代人民群眾美好生活期待所采取的重大舉措。
民政部單獨設立養老服務司的消息也受到業內關注。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杰華表示,過去我國在養老方面的職能主要集中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這次民政部“三定方案”專門為養老服務成立一個司局,反映了國家對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視。
“未來,我國社會老齡化速度會加快,養老服務體系需要適應老年人的需求,成立養老服務司是一個重要的制度安排。”陸杰華對界面新聞說。
中國老齡化日益加劇已成為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根據國家統計局今年1月21日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24949萬人,比2007年增加了接近1億人,占總人口的17.9%,比上一年增加了0.6個百分點,65周歲及以上人口16658萬人,占總人口的11.9%。
此前,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全國老齡辦常務副主任王建軍曾預測,到2050年前后,我國老年人口數將達到4.87億,占總人口的34.9%,老年人口數量和占總人口比例雙雙達到峰值。
不過,國家民政部養老服務業專家委員會委員烏丹星對界面新聞指出,從嚴格意義上看,目前我國老齡化程度并沒有到非常嚴重的程度,我們還有一段時間為未來老齡化做一些準備。
陸杰華指出,2000年前后我國進入了老齡化社會,也開始注重服務體系的建設,2013年后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進入了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
2013年,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功能完善、規模適度、覆蓋城鄉的養老服務體系。養老服務產品更加豐富,市場機制不斷完善,養老服務業持續健康發展。
“我國三級養老服務體系構建的目標、方向和邏輯是對的,”烏丹星分析,這個體系先提倡居家養老,同時社區給予支撐,居家養老照顧不了的時候可以進入機構養老,三級養老服務體系包括了從居家養老到社區養老再到機構養老,或從機構養老返回到社區養老、居家養老的往返過程。
但是陸杰華也指出,從各地養老服務業的發展情況來看,存在不平衡的問題,目前只是初步構建了一個適合中國國情的養老服務體系,但與滿足老年人需求和應對老齡化的整體要求還有著明顯的差距。
“這次機構改革后,民政部成立養老服務司,國家衛健委成立老齡健康司,分工上民政部重點做好養老服務體系,特別是老年福利工作,老齡健康司則重點做好老年人健康衛生服務工作。”陸杰華說。
2018年9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布的《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也提到和民政部在老齡工作上的分工。該規定指出,設立老齡健康司,“組織擬訂并協調落實應對老齡化的政策措施。組織擬訂醫養結合的政策、標準和規范,建立和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承擔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的具體工作。”
上述規定還明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負責擬訂應對人口老齡化、醫養結合政策措施,綜合協調、督促指導、組織推進老齡事業發展,承擔老年疾病防治、老年人醫療照護、老年人心理健康與關懷服務等老年健康工作。民政部負責統籌推進、督促指導、監督管理養老服務工作,擬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法規、政策、標準并組織實施,承擔老年人福利和特殊困難老年人救助工作。
烏丹星表示,此前民政部與衛健委的職責范圍都包括養老方面,兩個部門的分工不一樣,運作模式和支付體系等也不同,我國未來要構建兩個服務體系:一個是養老服務體系,另一個是老年健康服務體系。民政部與衛健委共同推進養老事業,既有各自的邊界,同時又能夠互相支撐,利于推進醫養結合和“醫護康養”四個鏈條的相互對接。
不過,陸杰華認為,雖然現在民政部和衛健委在養老工作方面各自有分工,但是他更關注兩個部門是如何通過協作推進應對老齡化的整個制度安排,“我們關注養老服務的同時也應關注老年健康,兩者不能割裂開來。對老年人而言,他們更多的是關注能否提高生活質量。”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