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首頁 > 健康 > 正文

    熬夜真的會致癌嗎 最新研究告訴你答案

    2017 年的諾貝爾生物學 / 醫(yī)學獎頒給了 3 位美國科學家,他們研究的是「控制晝夜節(jié)律的分子機制」。

    其實,本屆諾爾貝生物學 / 醫(yī)學獎研究成果,最接地氣的解釋就是——不要熬夜。

    確實有不少研究發(fā)現(xiàn),如果長期生物鐘紊亂,會帶來很多慢性病,甚至是癌癥,今天丁香醫(yī)生就來聊聊這個問題。

    熬夜是一種「致癌物」

    早在 2007 年,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已經(jīng)把「熬夜倒班」定義為2A 類致癌因素,和大家熟悉的紅肉、滾燙飲品等因素屬于同一個類別。

    當年有 8 個大規(guī)模研究生物鐘和患癌概率的研究,其中 6 個都發(fā)現(xiàn)不規(guī)律作息會增加患癌風險。

    比如有兩項大規(guī)模的獨立研究都發(fā)現(xiàn),經(jīng)常需要值夜班的護士,得乳腺癌的概率比普通人群更高。另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經(jīng)常需要倒時差的空姐,得乳腺癌概率也有所提高。除此之外,類似的研究還有很多。

    目前發(fā)現(xiàn),經(jīng)常熬夜能增加風險的癌癥類型包括乳腺癌,肺癌,結直腸癌,前列腺癌,胰腺癌,肝癌,白血病,淋巴瘤,卵巢癌……幾乎涵蓋了所有癌癥類型。

    不僅如此,還有研究發(fā)現(xiàn),生物鐘紊亂不僅增加患癌概率,還會讓癌癥變得更惡劣,耐藥性更強,患者壽命更短。

    接觸致癌物 ≠ 一定讓你得癌

    熬夜是 2A 級致癌因素,就是說「很可能致癌」。如果你較真(或者經(jīng)常熬夜想找借口),肯定會問:

    為什么不是 100% 致癌呢?

    因為流行病學研究,永遠只是說明相關性,不是因果性。

    要嚴格證明因果性,需要改變人的生物鐘基因,或者強行把一個人裝上飛機,每天都在中美之間往返,連續(xù)倒時差,看會不會得癌癥……

    這顯然不可能。

    因此,熬夜只能是 2A 類致癌因素,而很難升級成為 1A 類。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關燈后就不要玩手機了。

    生物鐘印證了排毒時間表?錯

    與此同時,網(wǎng)上出現(xiàn)了一種說法:

    看,諾貝爾醫(yī)學獎都說了要規(guī)律作息,看來晚上不睡覺影響器官排毒,還真有他的道理。

    這里我想強調的是:規(guī)律作息不等于簡單的早睡早起,所謂的「器官定時排毒說」還是瞎扯。

    原因很簡單,因為健康作息這四個字,對于每個人的含義是不同的。

    每個人的生物鐘受到先天基因和后天環(huán)境影響,有很大區(qū)別,身體不會一定在某個時間做某個固定的事。

    如果你習慣「晚睡晚起」,或者每天只睡 5~6 個小時但仍然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可能都是正常的。

    只要生活規(guī)律,睡眠質量高,每天精力充沛,就不用擔心。

    我們要避免的,是頻繁改變生活和睡眠節(jié)奏,導致生物鐘紊亂。

    如果一定要熬夜,是不是就很危險了?

    得癌癥,是個多種因素影響下的概率問題。

    幸運的是,從統(tǒng)計上看,生物鐘紊亂增加的癌癥風險并不是很大,顯著低于抽煙,喝酒,二手煙,肥胖等。

    如果某個影響因素增大了一些風險也不用恐慌,大家要做的就是——多做那些降低患癌風險的事。

    我們首先要避免的,是頻繁改變生活和睡眠節(jié)奏,導致生物鐘紊亂。

    其次,如果非熬夜不可,請盡量戒煙控酒、堅持運動、均衡飲食,這樣可以減少負面影響。

    很不幸,不少人是一邊熬著夜,一邊抽著煙,一邊喝著酒……如果你也是其中一員,該怎么辦,不用再說了吧?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紫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