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記者暗訪抓娃娃機背后的套路:這些“貓膩”騙錢、騙感情……
花錢無上限 機器無底線
近年來,“抓娃娃”已成為一種熱潮:商場、電影院、餐館等各種抓娃娃機無處不在,很多年輕人對此趨之若鶩。每幣一元錢左右,玩一次只要兩三個幣,理論上便可抓到自己心儀的娃娃,而實際上,抓一次很難成功。為了抓到一個娃娃,少則幾十元,多則要上百元。日前,記者對本市一些設有娃娃機的場所進行走訪調查,發現這里面有不少 “貓膩”。
吃頓飯200元 等位抓娃娃又花200
日前,市民王女士向本報反映,前幾天她和女兒到梅江附近一家大型商超內吃飯,排隊等號期間女兒發現店鋪附近有好幾臺娃娃機,心血來潮打算試一下,“先是花了50元錢買幣,沒幾分鐘就花完了,一無所獲。”王女士說。有幾次眼看“鐵爪”已經抓住了娃娃,但最后時刻,娃娃又掉了下去。王女士和女兒不甘心,繼續買幣嘗試。歷經多次失敗后,王女士的女兒終于夾到一個娃娃,可事后一算賬,這個娃娃竟然“值”200多元錢。
“我們一家人在商場里吃頓簡餐才花了不到200塊錢,夾個娃娃也200塊,這也太貴了。”王女士坦言,雖然其中有技術的原因,但是她發現這些機器有的‘爪子’很松,有的‘爪子’看上去很緊,但是不等進洞,娃娃就掉下來了。“所以我覺得這娃娃機套路太深了。”
娃娃機成“寵兒” 玩家欲罷不能
根據王女士所反映的情況,記者對本市一些設置娃娃機的商鋪進行了走訪調查。
前天上午,記者來到位于友誼路延長線上的一家商超,記者發現,商場四樓基本都是餐飲店鋪,而店鋪外圍則每隔十幾米就擺放著幾臺抓娃娃機,不時有人過來掃碼抓娃娃,其中不乏少年兒童。
“我們剛才轉飯館的時候,孩子們鬧著要玩,50個幣,一個娃娃也沒抓到。”兩個女孩說,這里的機器一幣一次,比別處便宜。“我們和孩子一起抓,便宜是便宜,就是沒收獲。”
隨后記者又來到本市和平區一家大型游戲廳內,各種電子游戲設備應有盡有,其中最多的就是娃娃機。“上癮,抓到了還想再抓,抓不到總不甘心,不知不覺就能花上幾百元。”一位經常抓娃娃的男孩說,該游戲廳內的娃娃機他都玩遍了,但依然“玩不膩”。
“抓娃娃機都是有概率的,你必須照著一個機器抓,肯定能抓到。”該游戲廳的工作人員透露。根據這個“竅門”,記者也進行嘗試。根據記者統計,娃娃機平均抓8到10次就能成功,抓不夠次數,娃娃會因各種原因掉下來:機器爪子不停晃動、過松或過緊,甚至在提起的一瞬間會用力顛一下。如果“半途而廢”,那么后來投幣的人會延續這種次數,有可能抓一兩次,就能很“幸運”的抓到娃娃了。
“出獎概率”可調節 局數無上限
“抓娃娃”之所以很“火”,一方面是因為其娃娃種類多,另一方面是因為單次花費的成本低,通常來說2元就能玩一次,大娃娃可能會貴一些。但據調查發現,抓走一個小娃娃至少在20元以上。“有的娃娃市面買不到,所以我女朋友看中哪個娃娃,我就要抓到它為止。”市民趙先生說,最少一次他只玩了3次花了6元,最多一次用了近100元。
花費幾十元甚至上百元得到一個娃娃,究竟值不值?趙先生說,單從成本來說,一個小娃娃要至少花費二三十元肯定不值,但是從游戲角度來說,勝利的感覺是無法言說的。
在淘寶網上搜娃娃機,發現不少商家直接在其網頁上注明“抓取成功率可調節”。記者聯系到一位售賣娃娃機的廠家,據客服人員透露,娃娃機可以自動調整爪子力道,爪子力道大小決定了能不能抓起娃娃,以此限制玩家的成功次數。這名客服人員還向記者發送一段設置娃娃機的“教程”視頻。記者發現,娃娃機不僅可以對“抓力”松緊進行設置,對于“出獎概率”也可設置,可以隨意設置成任意局數,“局數無上限,10局、15局隨你調。但是成功率太低就沒人玩了,太簡單則會賺不到錢。”客服人員表示。
“娃娃機”屬于游藝娛樂 需獲文化部門審批
采訪中,有不少消費者提出質疑,隨處可見的娃娃機是否允許任意擺設?針對這個問題,記者來到和平區行政許可大廳,在二樓的“幫辦”窗口,工作人員表示,如果飯店或其他場所想要設置娃娃機,需在營業執照上進行“增項”,否則屬于超范圍經營。同時,該大廳一樓文化部門的負責人也表示,“娃娃機”屬于游藝娛樂范疇,其設置擺放必須不僅應取得工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還需要獲得文化部門審批,取得娛樂經營許可證后才可以開展此項目。此外,餐飲場所是禁止擺放類似娃娃機的游藝設施。“如果是飯店要擺放,我們是不會批準的。”該部門負責人表示。也就是說,即便取得營業執照,也不一定能夠經營擺放娃娃機。
新報記者 信華 白穎文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