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聚焦】
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
——我省出席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熱議脫貧攻堅
馬天龍:以黨建引領助推脫貧攻堅
馬天龍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陳多
“重點解決實現‘兩不愁三保障’面臨的突出問題,加大‘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力度。”3月5日上午,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段表述,讓馬天龍代表充滿信心。
臨夏州是全國深度貧困“三區三州”之一,貧困程度深,脫貧難度大。作為臨夏州廣河縣莊窠集鎮西坪村的黨支部書記,在脫貧攻堅工作中,馬天龍最大的心得是堅持黨建引領。
如何做好黨建引領這篇大文章,是馬天龍履職以來思考的大問題。
“黨建引領,就是要讓基層黨組織成為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的‘主心骨’,讓黨員干部成為帶動群眾脫貧致富的‘領頭羊’。”馬天龍告訴記者。
在馬天龍看來,沒有團結和諧的領導班子和勤于奉獻的基層黨員隊伍,黨在農村的各項惠農惠民政策就難以落實。因此,去年以來,西坪村把黨支部建設作為全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黨建引領下,西坪村脫貧工作成效顯著。2018年,西坪村落實產業扶持資金111萬元,并修建了一所扶貧車間。“扶貧車間建好后,群眾特別高興。閑坐在家的婦女不僅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也能更好地照顧好孩子和老人。”馬天龍介紹道。
長期以來,全國人大代表馬天龍一直奔走在脫貧攻堅一線。馬天龍表示,2019年,西坪村將繼續抓實黨支部標準化建設,努力把兩委班子思想統一到為民辦實事上來。為此,西坪村列出了今年的任務清單——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大力扶持貧困地區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我們將把扶貧車間作為我村發展經濟、脫貧致富增收的支柱產業,帶動全村精準扶貧戶積極投入到生產線,實現共同富裕。” 馬天龍說。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要開展貧困地區控輟保學專項行動、明顯降低輟學率。“我們將把控輟保學作為一項為民服務的頭等大事,常抓不懈,保障每一個學齡兒童有學上,能夠接受義務教育。”馬天龍說。
馬東平:脫貧不返貧 吃下“定心丸”
馬東平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沈麗莉
“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是助力貧困地區打贏脫貧攻堅硬仗、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舉措’,政策性、原則性、時限性都很強,是一項‘惠民工程’。”全國政協委員、甘肅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馬東平說。
聆聽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后,馬東平在這樣一行字下畫了標記——“對摘帽縣和脫貧人口的扶持政策要保持一段時間,鞏固脫貧成果……確保脫貧有實效、可持續、經得起歷史檢驗。”
“貧困群眾經濟實力薄弱,如果脫貧攻堅缺乏科學精準的配套幫扶措施,脫貧質量不高不穩定,就可能會因為疾病、上學、殘疾、自然災害等因素,使已脫貧群眾返貧。”馬東平一直關注著甘肅的脫貧攻堅工作,特別針對東西部扶貧協作進行了多次調研。“今天的政府工作報告,給我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我省是國家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建設的重點省份之一。近年來,以天津市、廈門市、福州市、青島市為主的東部城市,通過簽署協作規劃等頂層設計推動東西部協作和對口幫扶,通過互派掛職干部、企業幫扶資金、擴大職業培訓等方式開展對口支援,援甘成果顯著。
“我在調研中發現,扶貧協作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實質性的市場主體參與度不強。”馬東平若有所思地說,“我完全同意政府工作報告中要大力扶持貧困地區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的工作安排。希望可以通過東西部加強合作,各自利用自身資源優勢和勞動力優勢,讓市場主體積極投入到西部的產業轉移,讓貧困老百姓在家門口就實現就業,實現脫貧,最重要的是這種脫貧成果才真正具有可持續性。”
馬銀萍:“我們村一定能如期整村脫貧”
馬銀萍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陳多
對于全國人大代表、慶陽市鎮原縣臨涇鎮席溝圈村黨支部書記馬銀萍來說,時刻讓她惦記的,還是村里的65戶貧困戶。
脫貧攻堅是我省基礎性底線性任務之一。身為一名來自農村的全國人大代表,馬銀萍在此次全國兩會期間關注最多的就是國家對于脫貧攻堅的新要求。
馬銀萍介紹說,精準脫貧工作開展以來,席溝圈村黨支部帶領村“兩委”班子在摸準戶情、吃透政策的基礎上,為貧困戶量身定制了精準脫貧“一戶一策”方案,有了專屬的“致富套餐”,貧困群眾脫貧在望。介紹村里情況時,馬銀萍面露微笑,眼神堅定,她說:“現在國家的政策一年比一年好,這些貧困群眾一定能在2020年如期脫貧。”
政府工作報告里提到,脫貧致富離不開產業支撐。事實上,以“致富帶頭人”身份進入村“兩委”班子后,馬銀萍一方面積極落實中央、省市縣各級扶持政策,將黨的溫暖及時送到群眾手中;一方面,帶領引導群眾發展以種植、草畜、勞務為主的三大富民產業。特別是村黨支部按照每戶的勞力狀況和收入來源,采取產業提升、就業增收+產業托底、互助合作、兜底保障等措施,科學使用產業發展獎補資金,這些做法極大提高了脫貧攻堅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確保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農民生活達到全面小康水平。
馬銀萍說:“政府工作報告對脫貧攻堅工作高度重視,作為一名基層干部我有信心做好這項工作。同時,我還要把兩會精神帶回去宣傳好、落實好,讓貧困戶真正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
從當上村黨支部書記那一天起,馬銀萍最大的心愿就是全村早日實現脫貧。脫貧攻堅現在已經進入到最后的沖刺階段,馬銀萍表示,要擼起袖子、甩開膀子,為全村脫貧攻堅、振興鄉村繼續奮斗!
尚勛武:為脫貧攻堅貢獻政協力量
尚勛武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沈麗莉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之年,而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務,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則是重中之重。”3月5日,住甘全國政協委員、省政協副主席、民進甘肅省委會主委尚勛武在聽取了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后,倍感振奮的同時又覺重擔在肩。
對于甘肅而言,2018年的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穩定減貧的階段成效——減少貧困人口77.6萬人,貧困發生率由9.6%降到5.6%。18個縣區退出貧困序列,貧困縣從75個減少到57個,這是國家設定貧困縣以來我省第一次實現貧困縣數量凈減少。
眾人拾柴火焰高。尚勛武告訴記者,過去一年,甘肅省政協成立了由省政協主席擔任組長的脫貧攻堅幫扶工作協調領導小組和脫貧攻堅幫扶工作專項監督領導小組,選派8名同志到西和縣,形成駐村幫扶工作力量的“6+2”模式。深入臨夏州、甘南州、定西市的6個深度貧困縣的7個貧困村開展綜合監督調研,12個廳級部門深入“兩州一縣”和18個深度貧困縣開展專項監督。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脫貧致富離不開產業支撐,要大力扶持貧困地區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在這一點上,我們正在不斷努力。”尚勛武說,去年甘肅省政協積極聯系協調省直有關部門和北京德青源公司,幫助西和縣落實金雞扶貧項目、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等富民產業項目。通過提供技術服務、打造“半夏貸”“電商貸”等金融產品、大力推廣農業保險、注入村集體經濟發展啟動資金等一系列舉措,為西和縣發展特色產業“保駕護航”。特別是注重研究和探索產業扶貧新業態,鼓勵企業在西和縣建立“扶貧車間”。
“成績已經屬于過去,相信新的一年,甘肅省政協會一如既往地發揮優勢,凝聚各級力量,堅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他信心滿滿地說。
本文圖片攝影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高檣 陳多 郁婕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