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娛樂 > 娛評 > 正文

    《流浪地球》背后的視效團隊:中國視效行業還是“小朋友”

    “大火”科幻電影背后“清醒”的視效團隊:中國視效行業還是“小朋友”

    中新社成都3月6日電 (岳依桐)“中國視效行業現在還是一個‘小朋友’。”作為中國科幻電影《流浪地球》視覺特效的制作公司之一,中國本土企業MORE VFX創始人兼CEO徐建6日在四川成都接受采訪時如是說。

    截至3月5日,“大火”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累計票房已突破45億元(人民幣,下同),升至中國電影票房總榜第二名。影片中恢弘壯麗又真實細膩的特效震撼了無數觀眾。全片共2003個特效鏡頭,MORE VFX承接了800余個。

      電影的火爆改變了中國觀眾對本國特效水準的認識,不少觀眾甚至給出了“和世界頂級科幻巨制無甚差異”的評價。

    對此,在視效行業打拼了10年的徐建說,盡管收獲肯定值得高興,但其實中國各大視效公司都很清醒。

    “視效在西方已有40余年的發展歷史,而中國視效行業開始集中發力不過短短十年?!毙旖ū硎?,中國在硬表面環境類和自然天氣類視效制作方面,“好像稍微摸到一點好萊塢的邊了”,但在生物特效等方面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教授游飛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認為,《流浪地球》第一次讓視效成為中國科幻電影中最具看點的特征之一?!皬倪@部電影本身和觀眾的反饋,我們看到了某種希望?!?/p>

    但游飛也表示,不能因為一部作品的成功而自滿,實際上目前中國視效還處于非常初級的階段,大部分東西基于模仿?!半m然與西方存在差距,但也給了中國視效行業更強勁的發展動力?!彼J為,中國視效行業不缺市場和人才,最大的問題是人文精神的欠缺。如何將文化、精神、創造能力與作品進行融合,是中國視效國際化進程中的關鍵。

    繼2018年在成都市高新區成立首家分公司后,MORE VFX正計劃在成都建立千人制作基地,并將其打造為培養視效人才以及承接各類視效業務的“陣地”。徐建告訴記者,視效行業集創意密集型、藝術密集型、科技密集型等特質于一身,是一個正飛速成長的行業,需要時間和耐心繼續沉淀。

    承認差距存在的同時,徐建也很樂觀。他說,近年來中國本土視效企業的發展速度不可小覷。幾年前,中國視效行業超過80%的市場份額都被外資企業拿下,如今本土企業已逐漸占據半壁江山。

      除了電影視效以外,中國本土視效企業還在不斷拓寬發展路徑。徐建表示,電視劇、游戲、會展、動畫等有視效需求的領域都是可進入、可發展的?!?018年中國電影總票房突破600億元,其中分到視效的部分并不多,而中國視效產業的價值遠不止于此?!?完)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趙安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