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腔】
編者按:
對話熱門人物,了解新聞背后的故事。一人一面,還是一人千面?開腔,不只是語言的交流,更是靈魂的觸碰。在這里,新聞主角變得更加立體。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14日電 題:對話周杰:別人以為我是憤青,其實我不是
作者:袁秀月
周杰一直有個習慣,堅持寫微博。內容五花八門,有時談演藝圈,有時曬自己的生活,有時懟標題黨。今年春節,他特意發了一條微博,提到了曾經的各種傳聞。
周杰微博截圖從1998年《還珠格格》以來,他不止收獲了名聲,還有很多黑粉。但在輿論場中趟過這么多回,周杰似乎也沒學會怎么成為一個“討喜”的演員。
有人說他耿直,有人說他是個憤青。很長一段時間,他都不愿意接受媒體采訪,因為覺得說來說去都是一樣的內容。
在見到他之前,記者也心存疑慮,他會好采訪嗎?當天,周杰剛結束話劇《北京法源寺》的演出,有點累,但意外地很健談,說起角色來滔滔不絕,會經常反問:“是不是?對不對?”
《北京法源寺》中,他飾演光緒皇帝。他說自己跟光緒有一點很像,就是都能隱忍。所以之前很多事他都不愿意解釋,也不愿意公開。
直到后來,他才發現這是錯的,講出來也沒什么,信就信,不信拉倒。
他認為,演員這一行并沒什么特別,就像吹的泡泡一樣,再絢爛也會破滅。所以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生活中,收藏旅行讀書,干點更精彩的事。
以下是記者整理的口述:
《北京法源寺》劇照,周杰飾演光緒皇帝光緒的性格很隱忍,這個跟我有點像
在工作上,我是個沒有計劃的人。我沒有想過一年一定要拍多少戲,遇到了就拍,沒遇到就不拍,話劇也是一樣。我本身演舞臺劇就很少,嚴格意義上來說,我只演過兩個舞臺劇。
作為一個從業30年的人來說,演兩個舞臺劇實際上非常少。《北京法源寺》這個劇本非常精彩,它需要大量的相關材料。把戊戌變法寫進一個三個小時的舞臺劇中,是非常困難的。
我們大大小小人物有30個,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光彩,而且臺詞不好背。因為它不是情節戲,都是跳進跳出、時空穿插的,所以詞也沒有什么連貫性。
演這個角色對我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鍛煉,也是重新回爐的體驗,給我的感受是挺好的。
我也蠻喜歡歷史,當然演這部戲之前,我沒有系統地去研究過這段歷史。除了讀原著,我也看了一些史料。我覺得歷史在改革的關鍵節點上,一定是不尋常的,出的人物也不尋常,發生的事件也是驚天動地。
《北京法源寺》劇照,周杰飾演光緒皇帝光緒第一場戲接見了康有為,其實光緒內心非常希望變革,但他沒有辦法實現自己的理想主張。光緒多委屈,是不是?
他的性格很隱忍,這個跟我有點像。因為我也是一個前半生很隱忍的人,不希望解釋,不愿意公開,總想貓起來躲起來,性格所致。其實后來覺得這是錯的,當然性格無對錯。
走到今天覺得其實也沒什么,講出來有什么不好呢?他信就信,不信拉倒,反正要講出來。
所以我演一個角色是希望能夠有作用的,所謂的使命感,其實這個使命感有多了不起呢,也未必。可能就是投了一個小石子,沒有用,但它還是會有波紋。
視頻截圖:《還珠格格》爾康明星就是大家吹的泡泡
再看《還珠格格》,我覺得挺好啊。那天在劇組我還跟他們探討這個問題,我說你看今天看那個時候的表演,肯定會覺得那個時候好生澀,但是不可以這么想。如果我那時候演得老氣橫秋的樣子,是成熟了,但不對啊。
我們不可以站在這個角度去評判過去。你現在還能演出當年的狀態嗎,演不出來了,已經過去了。少年說少年的話,中年說中年的話,老年說老年的話。
生命都有時效,明星這個行業也一樣,就像我們小時候玩吹泡泡,吹了一群泡泡飄向空中,群星燦爛。但不管大中小泡泡都是要破滅的,有的先爆有的后爆,一瞬間大家都爆了。然后再出新泡泡,再破滅,再出新泡泡。
我20年前就明白了這個道理,只是他們不相信而已。不就是泡泡嗎,你都知道這個答案,知道人是要死的,還去講什么?
周杰。受訪者供圖我留了十個形象跟留一百個形象是一樣的,只是量的問題。只要留了,觀眾能記住我一個階段就好了。我也會被淘汰的,我這個泡沫不破,人家的泡沫怎么吹起來。我留點時間,干點別的精彩的,也挺好的。
我十年前就不吃垃圾食品、作息規律,對我來說很容易。就像戒煙一樣,我戒煙20年,沒有什么難的。
別人可能覺得我不像個演員,但我希望大家都不要像演員。無論你做什么都是工作,對吧?謀生的職業而已。演戲的時候我是演員,不演戲的時候,我就馬上變成老百姓的身份。
我一直追求這么做,我希望我在上班的時候,我以角色的身份來跟任何人去接觸。演的不對,你隨便評論。不工作的時候,互不干擾。
周杰。受訪者供圖網絡暴力不就總想管好別人嗎?
十年二十年前,我就接觸一些出家人。我并不是一個佛教徒,在我看來,儒釋道也好,西方的宗教也好,都應該被看做一個學科,解決的是人的精神問題。什么是佛?我認為佛就是管好自己,而不是管好別人。
網絡暴力不就總想管好別人嗎?他可能就是聽了一個所謂的自媒體,都不能判定是不是正確和來龍去脈,就去評判。只為了發泄一下,然后過了一段時間,突然發現事情完全不是這樣,他也不用承擔任何責任。像細菌一樣,一群細菌產生了病變,毀了人家,也沒有讓自己強大。
我們真正有影視這個行業,才短短幾十年。由于一個行業爆發式的增長,有各種利益在里面。只要有利益就有矛盾沖突,沒有得到利益的人,一定會攻擊得到利益的人。只是看什么時候爆發。不滿的人,利用網絡開始攻擊你,泄憤,找回一點心理的平衡。
無論從事哪個行業,不能說你賺的錢比我多,拿到的利益比我大,你就要符合佛的標準。反過來說,你為什么不能站在佛的角度上去評判這些事情。這是個偽命題,如果明星都是越有名越窮,還有人在文章上指責他嗎?
周杰。受訪者供圖我過好我的生活,我憤怒什么
我認為胡說八道的人有兩種,一種是故意的,還有一些人是真糊涂。對于這兩類都沒必要回答。
很多網友說,你干嘛生他的氣,不用理他們就好了。其實(在微博上)我根本不是為了回復這些人,是為了以正視聽,給那些明事理的人看的。
我怎么會生氣呢?他們那么幼稚還生氣,你對幼稚的人怎么生氣。他們還以為我是憤青呢,其實根本不是。
我寫微博,跟我憤不憤青沒關系。我過好我的生活,我憤怒什么。我不寫微博把它關了不就好了,也不影響我的生活。但是我總覺得,既然明白了一個道理,是不是應該講給別人聽,應該分享給別人。
就像我演戲一樣,一個人在一生中總希望找到自己的作用,這個作用可能在整個人群中,只是一滴水的作用。 但是不重要,這是自我的要求。我希望我能像一朵花,一棵草,能夠有一點點綠化的作用,帶給別人香氣。
這就是我還寫微博的原因。我從來沒推銷過做過廣告,我才多少粉絲,人家讓我發一個微博我都很痛苦。賺錢無可厚非,但我寫微博完全是為了共享一種思考。
沒有什么清不清流,自身要求是最重要的。你愿意吃路邊攤,還是去吃不健康的食品,這個是自選的。
我喜歡美的事物,美的地方。收藏就是一種個人愛好,器物也是一種美。我時時刻刻都在旅行,我現在也不去追求奢華。
生活中有很多偽概念,我認為對世界的認知,對生命的認知才是真命題。我也一直在思考、前進、生活。(完)